有研究发现,我国从事自闭症教育和康复职业的人员以女性为主,一半以上年龄小于30岁,从事特教工作的时间大部分都少于3年。从学历层次上看,高学历的教师比较缺乏,北京的特教专业教师只占1/3,还有1/3的从业人员所学专业与特教没有直接关系。虽然大部分的从业人员都参加过职前培训或在职培训,但培训内容仅围绕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和言语治疗几个方面[37]。

目前,我国自闭症机构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专业能力和职业满意度都处于较低水平。一是现阶段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特教、幼教、康复等相关专业老师比例偏低;二是自闭症教师的总体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压力偏大;三是掌握和应用的干预方法主要以行为干预技术为主,如果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多以自助解决为主,缺乏专家的及时指导[38]。

(一)专业人员的培训

近年来,我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最主要、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影响机构和自闭症康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因,而目前国内对自闭症机构教师研究和关注不足,教师的准入机制、职业名称、社会地位、待遇条件、培训发展等都不明确,差异甚大[39]。

目前机构教师有一大部分是经过短期培训上岗,没有接受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方法、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高校专业学习。有的教育训练人员甚至缺乏基本教育素养,难以与自闭症儿童教学相适应[40]。虽然有一部分从业教师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职业基础较好,但自闭症教育训练是近年才开始在我国兴起的,其教育理念及方法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特殊教育课程中介绍得不多。因此,这些特教老师在面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训练时,其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都严重欠缺,反映出对教师进行系统专业培训的紧迫性[41]。

调查显示,对自闭症核心症状清楚了解的教师只有18.3%;有10.4%的教师认为自闭症症状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出现;只有19.3%的老师认为自闭症的出现与父母的关爱程度无因果联系。这种现状说明,自闭症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知识更新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42]。

自闭症儿童大部分同时伴随有发育迟缓及沟通障碍等缺陷,而国内机构缺乏言语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和职能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远远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特殊矫治方面的需求。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我国自闭症教育领域教师结构不合理,男性教师、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偏低;学历层次以大专为主,本科和研究生比例偏低;在职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由于自闭症领域还存在许多未知问题,研究成果和新技术新方法更新快,而这些知识和信息与教师的工作成效关系很大,所以加强专业培训、增强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非常重要,这是自闭症康复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43]。培养高水平的自闭症教育人才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专业人才难求的背后,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忽视。由于我国对自闭症领域的研究起步晚,特殊教育类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盲、聋、哑、智障等残疾人教育方向,缺乏自闭症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44]。高校缺乏自闭症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目前极少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2004年开办了自闭症教育专业),为自闭症教育提供的人才资源极其有限。此外,社会缺乏对特殊教育职业的接纳与认可,大学生无法接受特殊教育专业,导致部分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专业难以完成招生计划[45]。

我国在自闭症教育领域处于亟须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无论是对自闭症儿童的保障体制,还是教师体系,都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阶段才能得到改善。鉴于我国当前自闭症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自闭症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46]。

(二)专业人员资格证书

目前我国自闭症教师学历以大专(66.2%)层次群体为主,本科层次偏少,高学历教师缺乏,整体素质偏低[47]。

特殊教育是一门涉及教育、医疗、康复等多学科的特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要求比同等级普通教育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普遍采取“教师资格证书加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资格制度[48]。在欧美等国家,对自闭症领域的研究开始早,已经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建立较为完善的师资团队。美国特殊教育法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获得学士或以上学位,并且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高级特殊教育老师必须有硕士学位和5年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儿童自闭症康复老师每年至少要参加25小时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必须持有与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从业相应的证书[49]。

我国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1996年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年—2000年)》相配套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班)教师资格标准,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2001年1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人事部等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条件有关规定”。

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残联已经开始尝试自闭症干预教师上岗培训,并颁发相应资格证书。然而,时至今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尚未出台。

[1] 邹小兵(2013).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兰继军,吕春苗(2013).论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毕节学院学报,34(6).71—7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残疾人权利公约》执行情况的首次报告.联合国人权高专办.http://tbinternet.ohchr.org/_layouts/treatybodyexternal/TBSearch.aspx?Lang=zh&TreatyID=4&DocTypeID=29

[4] 陆振华(2005).随班就读的有关规定.http://www.lesun.org/edu/article/2005-02/13688.htm.

[5] 张静霞(2013).论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权益保障.学理论,29.92—93.

[6] 孙国根,傅丽丽(2013).我国“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与防治技术研究”在儿科医院启动,3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网络.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s/2013/1112/34883.html.

[7]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8] Su,X.Y.,Long,T.,Chen,L.J.,& Fang,J.M.(2013).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SD in China: A Family Perspective,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Vol 26(2):111—125.

[9] 孙国根,傅丽丽(2013).我国“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与防治技术研究”在儿科医院启动,3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网络.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http://www.fudan.edu.cn/fudannews/2013/1112/34883.html.

[10] 徐苑(2009).对我国自闭症儿童的现状分析.理论界,4.94—95.

[11] 王辉,李晓庆,李晓娟(2009).国内孤独症儿童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中国特殊教育,7.55—59.

[12] 第369次香山科学会议综述(2011).孤独症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科学时报.http://news.sciencenet. cn/sbhtmlnews/2011/3/242102.html.

[13] 王辉,李晓庆,李晓娟(2009).国内孤独症儿童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中国特殊教,7.55—59.

[14] 第369次香山科学会议综述(2011).孤独症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科学时报.http://news.sciencenet. cn/sbhtmlnews/2011/3/242102.html.

[15] 徐琴美,丁晓攀,傅根跃(2005).孤独症儿童及其矫治方法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6.59—64.

[16]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17]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18]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19]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20] 邹小兵(2013).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苏雪云,吴择效,方俊明(2014).家长对于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和需求调查.中国特殊教育,3.38—43.

[22] 赵志疆(2013).融合教育离不开政策配套支持.大河报.C10版.

[23] 邹小兵(2013).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

[24] 中华心理教育网(2011).国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发展现状.

[25]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26] 中华心理教育网(2011).国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发展现状.

[27] 底东娜,孙纯霞(2012).12岁以上自闭症儿童安置难.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04/03/191925. html.

[28] 徐琴美,丁晓攀,傅根跃(2005).孤独症儿童及其矫治方法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6.59—64.

[29] 广东省残联文宣部(2009).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关注—2009年“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康复教育研讨会在穗召开.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gddpf.org.cn/scl/show. aspx?menuId=231&itemid=21858.

[30] 邓猛,黄伟,颜廷睿,关文军(2014).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与思考.残疾人研究,2.37—42.

[31] 温洪(2012).中国孤独症服务的现状与思考.http://www.jas.org.cn/info/2012-12-27-310.html.

[32] 张稚(2009).自闭症:解答一道“无解”的题.中国残疾人,5.40—43.

[33] 张稚(2009).自闭症:解答一道“无解”的题.中国残疾人,5.40—43.

[34] 底东娜,孙纯霞(2012).12岁以上自闭症儿童安置难.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04/03/191925.html.

[35] 中国公益研究院(2012).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新京报.

[36] 温洪(2012).中国孤独症服务的现状与思考.http://www.jas.org.cn/info/2012-12-27-310.html.

[37]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2013).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华夏出版社.

[38] 杨广学,郭德华,钱旭强(2011).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11.66—71.

[39] 杨广学,郭德华,钱旭强(2011).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11.66—71.

[40] 邓猛,黄伟,颜廷睿,关文军(2014).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与思考.残疾人研究,2.37—42.

[41] 魏轶兵(2007).特殊教育院校自闭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中国特殊教育,4.52—55.

[42] 杨广学,郭德华,钱旭强(2011).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11.66—71.

[43] 杨广学,郭德华,钱旭强(2011).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11.66—71.

[44] 陈喜凤(2014).宁德市自闭症教育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语文学刊,4.115—116.

[45] 陈喜凤(2014).宁德市自闭症教育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语文学刊,4.115—116.

[46] 陈喜凤(2014).宁德市自闭症教育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语文学刊,4.115—116.

[47] 杨广学,郭德华,钱旭强(2011).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11.66—71.

[48] 苏雪云,吴择效,方俊明(2014).家长对于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和需求调查.中国特殊教育,3.38—43.

[49] 吴广霞,陈雪萍(2011).儿童自闭症康复及康复人员现状与对策.健康研究,3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