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思维总是很奇特。
在小妞的幼儿园不远处,有一个公共厕所,我们只要是去商场买东西,总要经过那里。远远地就能看到公共厕所竖起的牌子,上面画着一个穿裙子的和一个穿裤子的男女画像。每次路过这个牌子,三岁的小妞都要对照检查一下,“妈妈,我是穿裙子的,是女孩儿。”
“对的,小妞说的对极了。妈妈和小妞都是穿裙子的女孩儿。”我肯定。
有一天,小妞忽然对这个牌子的作用产生了疑问:“妈妈,这个牌子上干吗要画男孩儿和女孩儿呢?”
“是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是公共厕所。”我解释。
小妞恍然大悟:“噢,是公公的厕所呀。公公到这里来上厕所,别人就不能上了。”
我赶紧纠正,“不对,公共的意思是大家的意思,和咱家的公公发音一样,意思不一样。公共厕所就是大家谁都可以上的厕所;不是咱家公公的厕所,是大家的公共厕所。再说,外公住得那么远,不可能在这里有一个他自己的厕所。”
小妞看着我,没有点头。她还在思考公共厕所和公公厕所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的确,同音不同字,孩子很难理解。
她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的牌子真是很多,学习认识这些牌子就成了我们的功课。
在三岔马路口的一个废弃了的汽车维修站边上,挂着一个醒目的“摩托维修”的牌子。抱着小妞走到这里,小妞总要问:“那里写的是什么?”
我说:“写着:摩托维修。”
“摩托没羞。”她听错了,但是念完,就用小手搬过我的脸说:“妈妈,摩托没羞,就要打屁股!打!打!这里是打摩托屁股的地方。”
我笑得都要没劲儿了。
但是,还是认真地告诉她说:“不是打摩托的屁股,是摩托车坏了,在这里看病,就叫维护修养,也就是维修啦。不是没羞。”
“哦,是给摩托看病。那要打针对不对?”
小孩子对看病印象最深的就是打针,我琢磨着,打针也对,摩托车还不是要加油,或许就用小油壶,油壶的嘴尖尖的,和针很近似,那么叫打针是可以的。孩子认为是给摩托车看病就好理解。于是,我点头:“差不多啊,就是给车看病。”
对这种回答,小妞满意极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给她满意的解释。
一天,我和她的爸爸在说买鸡蛋的事情。现在鸡场的鸡蛋里含有太多的抗生素和一些生长素之类的化学物质,小孩子吃了不是早熟,就是身体里聚集了太多的抗生素,我们总是买农民家中自养的溜达鸡生出的鸡蛋。可是听说,就是这样的鸡蛋也有假冒伪劣的,这真是城市人的悲哀。
我无奈地看着自己从农贸市场上买的鸡蛋对小妞爸爸说:“我今天在商场买的,是所谓的柴鸡蛋。”
小妞立刻插嘴:“对,我和妈妈一起去买的。是所谓家生的鸡蛋。”
“哪个所谓家?”爸爸一脸狐疑。
我赶紧说:“哎呀,不是所谓家的。我是说,所谓的柴鸡蛋。明白了吗?”我又转头对小妞说:“小妞,所谓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那所谓是谁呀?”
“它不是一个人。所谓是一个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表示是别人说的,含有不承认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不承认那是真的柴鸡蛋。”
哎哟,这种解释,三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明白呢?
“好啦。所谓这个词,你上学以后才能明白呢。现在你太小,不要管它了。”
“好吧。”小妞懵里懵懂地走了。
其实,对于词汇,小妞的理解程度已经比一般的同岁孩子掌握、运用得要好多了。每天晚上她睡觉前,总缠着我要念三本故事书。睡前故事讲完了,一关上灯,我们就说上一会儿反义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上。”
“下。”
“冷。”
“热。”
“黑暗。”
“光明。”
我们一口气可以说上几十个反义词。名词更是不在话下。
一天,我和小妞的爸爸晚上有事,都不能去幼儿园接小妞。小姨只好把小妞接到自己的办公室去玩。小姨的办公室里有个萝卜叔叔,还有个胖叔叔。萝卜叔叔有一个小女儿,比小妞大一点,叫董念慈。胖叔叔对小妞说:
“你认识董念慈吗?”
小妞回答说:“我不认识董念慈,我认识反义词。董念慈是什么词?”
大家听了先是惊讶,然后,哈哈大笑。
当然,董念慈是个名词。但是,当时,没有人这样告诉她,大家都惊异这个三岁的小孩竟然知道反义词。
回家,小妞对我说:“妈妈,小姨办公室有个董念慈,我不知道。董念慈的反义词是什么?”
“董念慈?”我想了半天,忽然想到了那个姓董的萝卜叔叔,我对小妞说:
“董念慈是个小朋友的名字,是名词。名词就是人或者东西的名称,名词一般来说没有反义词。”
“噢。”小妞若有所思地走了。
宝宝对于语言的学习就是这样从错误开始的,就像我们学外语,说错了没有关系,多说几次经过纠正,学到的正确语法就会越来越多。现在小妞说话运用的词汇越来越多,她经常语出惊人了。
我要在妈妈的大**睡。
——浇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