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教育方法(1 / 1)

由于商业化的冲击,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常常被人忽略,或被人故意扭曲。

例如目前不同版本的胎教图书、画册、磁带和光盘充斥市场,一些音乐冠以胎教的名义后身价百倍。人们把人生竞争的起跑线都划到娘肚子里去了。

2013年3月11日《重庆商报》,报道了一起怀孕妈妈因轻信网上的拍肚子胎教法,差点导致孩子流产的新闻。

原来这位妈妈之前听朋友说可以通过拍打和按摩腹部进行胎教,可以让孩子以后变得更加健康和聪明。于是她根据网上搜索出来的方法拍打肚子,还没来得及按摩,就隐约传来阵痛,于是赶紧让家人送她到了医院。

经过检查,这位妈妈出现了流产先兆,经过保胎后,她最终保住了孩子。“吓死我了,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轻信网上流传的胎教方法了”,这位妈妈心有余悸地说。

美国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针对广为流传的胎教音乐,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孩子清静一点吧,他们不喜欢被打扰。”他指出,子宫里面黑暗、湿润、温暖,对怀孕前期的胎儿来说像防空洞一样坚固,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各种刺激。所以把耳机贴在肚子上给胎儿听,对他们可能是一种伤害,音量过大,甚至会造成孩子先天性耳聋。

针对网上流传的许多胎教方法和胎教产品,父母都要慎重选择,最好与专业医生确认后实施,而不要轻易相信。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京市妇联等单位共同召开的“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专题报告会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指出,一些家长被产品广告误导,以为在孕妇肚皮上放音乐,孩子就会增长音乐天赋,其实这是一种欺骗性的商业炒作,因为胎儿只有出生后才有听觉功能,才能听见音乐。他说,从听觉发育的规律来看,传入子宫的任何噪声对胎儿的刺激都会被母体组织吸收、消除,任何噪声都会对胎儿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丁教授呼吁:不要再烦扰胎儿,让他们有一个安静愉快的胎儿期。

与叶澜教授的观点一致,丁教授也认为,现在父母们对孩子存在“三过思想”:即过度赋予对生理成熟度以外的期望值;过早在生理成熟度达到之前给予负荷;超过生理成熟度承受能力的负荷。他提出顺其自然、遵循规律才是育人之道。

教育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一位当大学老师的法学博士来找我:“孙老师,你快帮帮我的忙,我的孩子乱套了。”他说,“我的儿子的小黄帽丢了八个。”北京的小学生为了安全,上学要戴小黄帽。我说:“你是不是丢一个买一个?”“是啊,他没有小黄帽,上学会被批评啊!”我说:“那你就接着买吧,买一百个也治不好你孩子的毛病。”“那你说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小黄帽丢了不是吗,让孩子自己找去。”“他找不着啊!”“他找不着也要让他找去。真找不着了,就用你儿子的零花钱去买,或者取消你儿子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动画片不看或不吃肯德基或麦当劳。”

熟悉中国教育史的人,都知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次,一个孩子把妈妈刚买的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开来,结果弄坏了。妈妈就把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告诉了陶先生。陶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被你打没了。”陶先生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这妈妈后悔了,陶先生就教给她补救的办法:“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老师,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但是今天的父母会这样做吗?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法就是,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许多父母都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乐器,发展各种特长,造就了一批批学琴儿童。

根据《青岛早报》2010年8月的报道,有“琴岛”和“音乐之岛”美誉之称的青岛,学琴儿童有10万之众,其中学钢琴的达到5万人。2012年8月2日《新闻晚报》报道,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报名人数就有12000人,比2011年增加了近3000人。按照父母们的理解,学琴学专长有益于提升孩子的审美和智能及习惯养成,实际上的结果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儿童学琴,有两大问题。第一,学琴不是孩子的愿望,是大人的愿望,大人喜欢;第二,绝大多数的孩子不适合专业化学琴,但是父母们要的就是专业化的老师,老师就是专业化地训练孩子,而绝大多数的孩子受不了专业的训练。其中最为典型和失败的案例,莫过于药家鑫。

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最后被执行死刑。药家鑫在2011年3月23日央视节目中说:“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妈妈陪我练琴,小的时候每周练琴,妈妈为了练琴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妈妈为了不让我以学习压力作业多为借口,就回到家先弹琴,弹完琴才能写作业,我害怕作业写不完,小学课间除了上厕所都不会离开座位,我就一直在赶着写家庭作业。”

所以很多孩子在学琴当中,得到的不是美感不是成功,而是折磨和失败,而大人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