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活动
(1)陪孩子一起上台表演
活动目标:让孩子敢于表现自己;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孩子的自信。
活动准备:视情况而定。
活动过程:
●利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等组织的亲子活动或公开演出等机会,陪孩子一起上台当众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如唱歌、跳舞等。
●正式表演的前几天,父母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几次演练,让自己和孩子对即将表演的节目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熟悉,做到心中有底。
●在家演练的过程中,最好让家里其他人一起观看,表演之前和结束后都要有掌声。
●正式表演的当天,父母不要太紧张,并尽可能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孩子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当轮到孩子上场时,陪同孩子一起表演的父母一方,牵着孩子的手轻松地走向舞台中央。
●大人和孩子首先向观众鞠个躬,让孩子学会舞台礼仪。
●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忘记歌词或者做错动作等情况,大人也不要惊慌,更不要停顿或冷场,而应该沉着冷静地继续领着孩子表演。
●表演结束后,同样需要跟孩子一起向观众鞠躬致谢,然后快步走下舞台。
●无论当天的表演效果如何,只要孩子能够大胆地走上舞台,父母就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他敢于上台表演和积极表现自己的勇气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和孩子一起模拟课堂
活动目标:让孩子熟悉课堂教学的形式;鼓励孩子主动举手发言;锻炼孩子的胆量,提升孩子的自信。
活动准备:小黑板,粉笔或可擦水笔等。
活动过程:
●列举我们在家跟女儿一起模拟课堂的具体案例[1]:
在一年级的老师中,伊伊最害怕数学老师。这位老师资历比较深,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经常会在班上大声批评学生。比较严厉的老师,自然就会让胆子不够大的孩子产生恐惧。所以,在数学课上,她主动举手的次数就更少。而英语老师比较年轻,对学生不是很严厉,相对来说,伊伊就更喜欢在英语课上举手发言。
为了减轻她对数学老师的害怕,有一天,我和伊伊妈妈想到一个办法,我们三个人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平时在家,我对伊伊的要求更严一些,所以就先由我扮演数学老师,妈妈和她当学生。我拿出她的数学课本,有板有眼地教她们算术,过程中不时提问。每一次提问,妈妈总是第一个举手,伊伊对自己知道答案的才会主动举手,并且举手之前会犹豫不决,不像妈妈那样迅速。我们很清楚,她是害怕回答错误,所以才不敢大胆举手。
后来,伊伊妈妈在回答一个简单问题的时候,故意说错答案。伊伊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立即举手要求回答。这个时候,我没有叫她回答,而是开始表扬起妈妈来:“妈妈虽然说错了答案,但举手的时候却很主动。不管是否答对,她都是最棒的。”听到这里,伊伊不乐意了,开始抗议:“凭什么呀?她明明答错了,还得到老师的表扬。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同学们请安静!否则就要站起来听课啦!”看我很严肃地大声维持课堂纪律,她就不再闹腾。
“她确实答错了。不过,她可是最先举手的。老师当然希望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正确,但更喜欢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举手回答。这样,老师就可以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公平。你们说是吗?”
“是的!”伊伊妈妈赶紧装作学生样大声回答。伊伊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明显感觉伊伊主动举手的次数逐渐增多。对于她的回答,无论对错,我一视同仁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从那以后,我们家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这样的游戏,轮流扮演老师的角色,模拟课堂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伊伊在主动发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不能做到每次都举手,但跟以前相比,举手的频率增加了不少。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5岁以上。
(3)让孩子搞一场家庭音乐会
活动目标: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勇于表现自己;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孩子的成就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父母选择一些跟孩子有关的重大节日,如儿童节、圣诞节、春节等,在节日来临之前,告诉孩子在节日当天会为全家人搞一场家庭音乐会,具体节目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
●当把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要鼓励孩子提前进行每一个节目的排练,引起孩子对这场家庭音乐会的足够重视。
●节日当天,爸爸或妈妈可以作为家庭音乐会的主持人,为孩子进行报幕。
●在家庭音乐会期间,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认真观看孩子的每一个节目,当孩子表演完毕后,立即鼓掌为孩子加油。
●如果孩子在表演过程中出现怯场,大人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或者跟孩子一起表演部分节目。
●整个表演过程,可以安排一个人进行全程录像,将这场家庭音乐会的视频保存好。
●家庭音乐会结束后,全家人都要表达对孩子的表演的赞美和肯定,并感谢孩子的精彩演出。
●表演结束,大家一起陪孩子回看视频,让孩子感受自己的表演过程,增强他自身的成就感。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4)教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活动目标:让孩子克服害羞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孩子的自信。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教孩子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2]:
第一步,让孩子从1到10之间,把所有他害怕的东西列举出来并量化。例如,怕黑是10,最高;怕狗是3,比较低。这样能帮助我们了解他害怕的东西有哪些,又分别有多高的惧怕程度,好据此想出克服的方法。
第二步,让孩子把什么时候感到害怕,引起害怕感觉的关联事物都记录下来。内容可以写:什么让他害怕,害怕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害怕。然后再写出他自己认为怎么做,或得到什么帮助,才能让他克服这种害怕。我们再根据他的记录,和他一起讨论克服害怕的方法。
第三步,把他的害怕拆解成几个层次,对应几个可以处理的步骤。很多时候,孩子的恐惧感是在脑子里酝酿激化出来的。例如,一个在电视里看见大狼狗把人咬伤的孩子,会突然害怕起任何小狗来。如果我们知道了他害怕的原因,就可以先让他看小狗的图片,然后进一步到玩小狗毛绒玩具,最后再进一步到和真实的小狗在一起待一会。不过要留意的是,处理的过程不要太激进,方法不要太过。例如,我们不要期望最终能把孩子和大狼狗放在一起,那样会有危险,也一定会吓坏他的。
第四步,和孩子分享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你曾经也害怕过什么,有多害怕,后来又是怎么克服的,并且让他知道你克服了这种害怕之后,又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五步,多留心孩子看的书或电视节目的内容。不要让孩子看一些超出其年龄段心理承受能力之外的恐怖的书或影视节目。当孩子接触到一些恐怖场景时,需要及时告诉孩子那些都是虚构的,让孩子分清现实和虚拟。
第六步,如果这个害怕确实存在,也确实强烈到影响他的情绪和生活,就给他一个足以安慰他并鼓励勇气的“护身符”。例如,一个他喜欢的毛绒玩具,一方小小的毯子,一本书,一张偶像或父母的照片,一首勇敢的小诗等,让他随身带着,陪伴在他身边,帮助他面对恐惧,然后再慢慢地引导他。如此才能避免恐惧给他带来更多的伤害。
活动频次:一次或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亲子游戏
(1)我会介绍自己啦
游戏目标: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锻炼孩子的胆量,提升孩子的自信。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父母和孩子在家模拟演练自我介绍,让孩子学会大胆地在公共场合介绍自己。
●首先,父母给孩子进行示范,当着孩子和家里其他大人的面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做什么工作、住在哪个城市、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最好多示范几次。
●接下来,父母鼓励孩子当着家人的面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住在哪个城市、就读哪个学校、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如果孩子在自我介绍时比较紧张,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放松自己,如介绍之前进行深呼吸、语速放慢、眼睛看着前方、面带微笑等。
●每次进行游戏时,让孩子多模拟几次,不断改进,同时也可以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的进步以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父母在游戏结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适用年龄:2岁以上。
(2)滚球回答问题
游戏目标: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孩子的自信。
游戏准备:一个皮球。
游戏过程:
●父母先找5到10个小朋友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
●找到小朋友后,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坐着,大人拿着皮球站在圆圈中央,告诉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
●接下来,大人将手中的皮球交给其中的一个孩子,当大人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后,这个孩子马上把皮球滚出去,皮球停的地方离谁最近,谁就要回答这个问题,其他人不能抢答。
●大人每一次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后,手中拿着皮球的孩子就要立即将皮球滚出去,当皮球停稳后,离皮球最近的那个人再回答。
●当孩子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时,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来代替回答问题。
●游戏结束后,大人可以当着孩子们的面表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那些孩子。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和大胆,父母可以等其他小朋友离开后,告诉孩子下一次怎么做可以更好。
适用年龄:4岁以上。
(3)看谁举手更快
游戏目标:让孩子积极主动地争取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胆量,提升孩子的自信。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如果家里还有其他成员,也可以一起参与这个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父母中的一方扮演学校老师的角色,其他大人和孩子扮演学生。
●“老师”可以跟“学生”上一节课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上课或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回答时先举手。
●每一次提问时,“老师”看谁举手最快,就让这个“学生”回答问题,不管回答是否准确,只要勇于举手,“老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
●游戏结束后,针对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父母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够好,也鼓励孩子今后要主动地争取表现自己的机会。
适用年龄:4岁以上。
3.亲子对话
最好这样说:
(1)“宝贝,过几天我们就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迎新年活动了,这一次能被老师选中上台表演节目,真是我们的荣幸啊!虽然你以前还没有上台表演过节目,但是你不用害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我小时候经常被老师选中登台表演呢。而且,这一次的演出,爸爸还会坐在下面为我们加油的。”
(2)“孩子,上课的时候,不管是你想问老师问题,还是老师向大家提问时你想回答,都要主动举手哦。即使你回答得不准确,老师也会很高兴的,所以你不用担心自己回答得不好。”
(3)“宝贝,虽然有些老师看上去很凶,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学生都很好的。就像爸爸一样,有时候会对你发脾气,但平时其实非常喜欢你的,是不是啊?老师们都很可爱的,他们并不可怕。”
(4)“宝贝,刚才你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做得很好哟。不过,如果下一次再把语速放慢一点,就会显得更好。爸爸相信你今后到了人多的地方,一样会表现得很棒。”
(5)“孩子,很多机会都是需要每个人主动去争取的。只有当我们勇于表达自己,积极表现自己,别人才会知道我们的能力和水平。爸爸妈妈在工作中也跟你在学校一样,需要经常去主动争取机会来表现自己。”
……
不要那样说:
(1)“你的胆子咋就这么小呢?人家女孩都比你大胆很多,你有点用,好不好。”
(2)“让你举个手,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些问题,你不是都会回答的吗?难道举手会要了你的命啊!”
(3)“不就是上台表演一个节目嘛,有啥好紧张的。你要是再这样缩手缩脚的,我就不陪你一起上台了,让你一个人去,免得到时让我丢脸。”
(4)“你怎么每次见到老师就浑身发抖呢?老师又不会吃人,你有什么好怕的啊!你还是个男子汉吗?”
(5)“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会喜欢的。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所有老师都会不喜欢你的。”
……
4.亲子阅读
(1)《鸭子骑车记》
主题:大胆尝试的勇气。
简介:鸭子骑车?这可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鸭子还真的做到了。农场里的其他动物,如马、牛、羊、鸡、狗、老鼠等,对鸭子骑车这件事又会有什么看法呢?
这本书通过一个让人兴奋又愉悦的故事,抓住了孩子勇于探险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读后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书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和表情都十分传神,和孩子一起朗读,会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融入其中。
读完这本书,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很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果大胆地尝试,都有实现的可能。
(2)《我会表达自己(第一辑)》
主题: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简介:这套书共分为4本,针对幼儿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的一些表达和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以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的形式,带给孩子很多的启发。当然,孩子们也能从这些小主人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①《不要生气好好说》
这本书通过小刺猬和脏话云朵的故事,告诉那些喜欢说脏话,容易生气,脾气比较急躁的孩子,要好好地跟周围的人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随便发脾气。
②《不要走神认真地听》
这本书通过长耳朵兔子和嗡嗡话虫的故事,告诉那些别人说话不好好听的孩子,如果别人讲话你走神的话,嗡嗡话虫说不定就会把这些话全部吃掉。
③《清楚愉快地打招呼》
这本书通过小狐狸和蚂蚱机器人的故事,教给孩子在各种场合中应该怎样跟别人打招呼。
④《不要害羞勇敢地说》
这本书通过小象和勇气口袋的故事,告诉那些特别容易害羞、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孩子,勇气就在自己的心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生活得更加快乐,也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3)《害羞的米米》
主题:克服害羞的心理。
简介: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米米是一只小浣熊,她内心非常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大英雄、大力士。但是,米米天生就比较害羞,胆子也很小,她甚至没有朋友,每天只能自己和自己玩“假装游戏”。
有一天,米米看见新邻居在搬家,她想去帮忙,和新邻居做朋友。但她很害羞、胆小,只能一个人悄悄地站在墙边观望……有一天,米米突然听到“哗啦、哗啦”的水声,还有“救命!救命”的喊声,原来是新邻居海狸掉进大海里了,鲨鱼在拼命追海狸。这一次,害羞的米米能鼓起勇气,大胆地去营救海狸吗?
看完这个故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很多人天生就是容易害羞的,需要接纳自己的这个特点,但不管是否天生容易害羞,我们都要勇于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大胆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我要更勇敢:克服害羞的故事》
主题:克服害羞,变得更勇敢。
简介:萨米·山姆森很害羞,他不敢和慈祥的米勒先生说话,尽管他们曾经是一起看鸟的朋友;他不敢和卖冰激凌的丹尼尔先生说话,尽管他很友好。但是有一天,当萨米最喜欢的狗——斯巴克跑丢了,萨米居然忘记了他所有的害羞,而他想的一切就是要找到他丢失的这只小狗。很快,他就变得能够和每个人说话了。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都会有比较害羞的时刻: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陌生的地方。读读这本书,或许会对孩子有所帮助。同时,通过这个有趣的、鼓舞人心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很多害羞其实源于自己对想象出来的问题的恐惧。
这本书的后面还有一项专门写给父母的内容,解释害羞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并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技巧,从而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自信。
(5)《我不害羞》
主题:克服害羞,变得有礼貌。
简介: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对双胞胎鸭子。在双胞胎大鸭子和小鸭子中,大鸭子总是向周边人很自信地打招呼,很受人们的欢迎,可小鸭子却很害羞,不喜欢与人打招呼。有一天,这对双胞胎兄弟经过商量后,决定玩一个游戏,各自扮成对方的角色。从此以后,小鸭子慢慢开始愿意跟别人打招呼,从而体验到了不再害羞、大胆打招呼的乐趣。
对于那些不愿意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孩子来说,读读这本书,内心会有些触动,父母可以在今后遇到孩子需要跟别人打招呼的情况下,用小鸭子的故事提升孩子的勇气。
(6)《托马斯和朋友表达力培养互动读本》
主题:让孩子学做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自己。
简介:这是一套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故事书,精选了五个小火车的精彩故事。
在书中,托马斯心急说话没条理,托比害羞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詹姆士说话爱耍坏脾气,培西犹犹豫豫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艾蜜莉不懂也不敢主动提问……这可给小火车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可以在这些小火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阅读这些书,可以帮助孩子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①《不急,不急,清楚说话》
小火车高登和培西撞车了,托马斯目睹了这一切,他要帮助好朋友去向胖总管请求救援。可是,心急的托马斯见到胖总管却连话也说不清楚了。这可怎么办呢?问题最终解决了吗?
②《不羞,不羞,大方说话》
胖总管派小火车托比去码头给柴油小火车沙弟帮忙。没了好朋友们的陪伴,托比觉得孤零零的。最终,托比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③《别怕,别怕,勇敢提问》
小火车艾蜜莉把胖总管交给她的任务忘记了,可她怕别人说她是没用的小火车,于是她没有向朋友求助,只凭自己的想象,把乘客送去了马龙火车站。艾蜜莉这样做正确吗?最后她顺利完成任务了吗?
④《不气,不气,好好说话》
胖总管派詹姆士去学校送急需的煤,詹姆士觉得自己的任务很重要。一路上,只要其他小火车挡住了路,詹姆士就气呼呼地向他们鸣笛。可是,詹姆士开得太快了,冲到了雪堆里。最终,是谁帮助了詹姆士?詹姆士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⑤《是或不是,积极表达》
今天,小火车培西要去送邮件。可是,他的好朋友托马斯需要他的帮助。培西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答应了。可他自己的任务却因此被耽误。两辆小火车的最终结局会怎样呢?
读完这些故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这些小火车的故事里学会如何勇敢地提问、积极地表达、清楚大方地跟别人沟通。
(7)《别说我是胆小鬼》
主题: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
简介:胆小的小恐龙塞缪尔害怕很多东西。他怕蜘蛛,怕奇怪的声音,怕黑黑的影子,还害怕独自一个人待着。他最终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吗?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恐惧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很多我们害怕的东西,在弄清原委之后,其实一点也不可怕,从而帮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
(8)《胆小鬼威利》
主题:变得勇敢和强壮。
简介:在这本书里,威利是一只善良的小猩猩,什么东西都不忍心伤害。一次,他出去散步,被一群小混混边打边叫“胆小鬼威利”,威利讨厌这个外号。于是他下决心要变强变壮……晚上,威利在报纸广告上发现了一本能使自己变得强壮的书,于是他买来这本书,最终让自己变得勇敢和强壮。
(9)《宝贝,别害羞》
主题:克服害羞,勇于表达。
简介:在这本书中,苏菲是一只非常害羞的小恐龙。苏菲参加聚会时,一看到那些她从没见过的恐龙,就会变得十分害羞;在学校里,当她不得不上台演讲的时候,她也同样如此。她到底能不能不再害羞呢?
苏菲碰到的这些场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如何在公共场合克服自己的害羞,如何勇敢而大方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这本书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启发。
5.亲子观影
(1)《勇敢的心》
(2)《勇敢传说》(动画片)
(3)《国王的演讲》
附:成长记录
[1] 引自付小平:《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2] 引自金韵蓉:《爱在左,管教在右》,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