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分割成小单元,用小目标激励自己行动
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只要我们对自己稍微有一些松懈,就可能永远不会有实际行动。但只要我们把握住时机,对自己进行适当的激励,就能够战胜种种不利的因素,迅速行动起来,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对环境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如果没有,就对目标的不同阶段和步骤进行细分,然后把全部的精力都调动起来,以最积极的姿态投入进去,克服内心对于行动的抗拒。
几年前,我们准备启动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全球50座城市同时开展一堂视频联动的“行动拓展”课程。为了将这个计划做成功,我们投入了1000多人,邀请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由70多所大学共同参与,分别到这些城市展开工作。
但是,当计划摆在面前时,我顿时感觉到压力重如山,也没有任何头绪,颇有些手足无措。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大了,该从哪个地方做起呢?我们4月份定下了目标,结果到了5月底还没有采取实质的行动。厚厚的计划书放在桌子上,几乎动也没动。后来我就想,这么下去可不行,必须想一个办法,把这个项目真正启动起来。我们的办法就是分割工作:
第一,同时在50座城市做好准备工作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先做好两到3座城市的准备工作,例如找好开会的地点;
第二,把大目标分割成20到30个小目标,第一个小目标就是逐步在每座城市找好开会的地点,并且落实好负责人;
第三,先在每所大学寻找活动的合作方,最好是当地的社团,由他们牵头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把工作分割成小单元以后,这份计划就变成了一个清晰可见的路线图。我从上面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步骤,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等到7月底时,我们已经在所有的城市做好了开会的准备。
一个宏伟的目标可以激励我们坚定地行动,强大的压力能产生无坚不摧的动力,让我们向着目标奋勇前行,不死不休。用洛克菲勒的话说:“直到化为灰尘,我也要完成自己的誓愿。”有了这样的决心,我们就能逼迫自己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为了增强“目标激励”的效用,在制订目标时必须考虑到现实环境的特点,既有强大的激励能力,又不能超出我们能力的上限。
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增强行动的动力
设定整体的目标以后,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能够激发自己工作的动机:“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而做!”有了这种强烈的动机,就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但在设定目标时,一定要具体、详细,不能只是笼统地指明一个方向。因为只有具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才能产生足够有效的激励。
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制订可以完成的目标
在设定一个目标前,你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既考虑到能力的下限,也要考虑到能力的上限——这个目标我们能不能达到,是不是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及?我们当然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但它也一定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设定的目标过低,很轻易地就完成了,会使我们养成不思进取的习惯。设定的目标过高,可能会因难度太大而让自己早早地放弃,打击士气,最后干脆停止努力,放弃了目标。
设定的目标和计划要有阶段性,利于逐步实现
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使其产生“目标激励”的作用,这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有方向感,让行动有足够的推动力。但开始执行后,你会发现实现目标的过程很复杂。做成一件事不是说说而已,就算盖一栋简单的房子,也要有一张最基本的设计图。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整个目标分成若干个小步骤来执行,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对这些阶段性的任务要有规划,就像一个个小单元一样。
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并划分“单元目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工作的本质——阶段性与合理性,这是工作的两个核心。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让我们有成就感;每完成一项阶段性任务,就会增强我们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就算是很难完成的目标,当有了成熟的分步计划时,也会令人信心倍增。这么做,就是为了减少实现整体目标的难度,对行动产生有效的激励。
这就像爬山一样,如果你总盯着遥远的山顶,那么爬起来就会非常累,但如果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比如第一阶段先爬200米,第二阶段再爬300米,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就休息10分钟,执行起来就感到很轻松。
这叫作“箍桶理论”: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先给自己制订一个整体目标,然后根据客观条件或自身的情况,制订出阶段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将非常困难的事情,分为几个部分来做,这么分摊以后,难度就会明显下降或者完全没有困难。用这个方法,便拆分了行动的阻碍。
日本马拉松赛选手山田本一的故事经常被全球各地的人们提起。刚开始他的实力并不被人看好,但在1984年的东京马拉松赛中却意外地获得了冠军。这不仅让全世界的马拉松爱好者感到惊讶,连日本人也觉得纳闷。媒体采访他:“为什么是你夺得了冠军呢?”山田本一只说了一句话:“我赢,是因为我有智慧,是我的智慧赢得了比赛。”
山田本一的这个回答被很多人认为是作秀,他们觉得他故弄玄机,并大胆地预言他将是昙花一现。不过,在1987年的意大利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一次夺得了冠军奖杯。媒体再次问他原因,山田本一还是用那句话回答:“我用智慧战胜了对手。”
人们仍然十分困惑,直到他在自传中揭晓了答案。他坦诚地说,每次比赛前,他都要把比赛的路线反复走上几遍,并熟记于心。他把比赛的路段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节段,每一个节段就是一个小目标。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每完成一个小目标,他就会收获一份成就感,增强了挑战下一个目标的动力,接着他便突破更多的小目标,直至到达终点。
试想一下,如果不把这么长的一条线路划分为十几个单元目标,一口气跑完如此长的距离,势必给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他即便能坚持到底,也未必能夺冠。正因为用这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不停地激励自己,强迫自己挨个挑战和完成它们,山田本一方能完成这一壮举,在世界级的马拉松比赛中一鸣惊人,并夺得冠军。
这和我们做工作是一样的。有宏大的目标固然是好事,但是很多人也会在努力的过程中半途而废,因为他们没有制订阶段性的步骤。虽然他们有强大的意志力对自己形成了极大的激励,不断地逼迫自我迸发潜能,但一想到距离终点还很遥远,还是败下阵来,难以成功。如果像切豆腐一样把目标切成小块呢?一口接一口地吃,过程就相当简单了。
为自己要做的事情设定一个“最后的期限”
有些人做事情常常是拖了再拖,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去解决问题。在“最后一刻”到来前,他极尽全力地逃避工作或问题,并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到实在不做不行时,我相信自己能迸发出全部的潜能,很快就做完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你永远看不到他们高效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因为他们眼中的“最后一刻”其实没有一个期限。既然没有时间的截止点,也就谈不上强制性的行动。
要激励自己从一开始便拿出有力的行动,就必须设置一个“最后期限”。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这件事情定一个期限,在这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既定的工作。
麻省理工学院的三组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时间的实验。在一周之内,他们必须分别完成三项小任务。
第一组:在老师的要求下,为这三项小任务制订了最后期限,第一项任务为第二天完成,第二项为第四天,最后一项为第六天,最后一天老师来检查任务完成的状况。
第二组:老师没有做任何要求,只是让学生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第三组:老师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个最后期限。
实验结束后,老师过来检查任务完成的结果,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同学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二组同学表现得就稍微差一些。
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执行任务的截止日期规定越明确,任务完成得就越好。这表明,我们一定要确保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个最后期限——即在“不迟于某天某日某时之前”完成计划,用一个具体的时间截止点要求自己马上投入工作,规划好这段规定的时间。最后期限是对我们的一个明确的约束,它不仅能保证任务按时完成,还能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打高尔夫球,不巧把球打进了旁边的杂草区。一直站在身后的那位球童就和我一起过去找球,他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等我转身要走时,他有些怯怯地开口了:“我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没问题,请说。”
“其实我特别想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就是和现在不同的工作,我不想一直当个球童,站在那里替别人服务一辈子,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他对未来感到困惑。
“那么,你想什么时候去开始你那个‘与众不同’的工作计划呢?”我问,“不管做什么,总得有个行动的时间吧?”
“我真的还不知道。”他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那好,这样,你花一个月的时间去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想一想你到底适合做什么。这30天内,你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把想到的写在纸上,然后想一想自己要做的事情在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以及这个计划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等你得出结论以后,你再给我打个电话。”说完,我把电话号码留给了球童。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那位球童的手机短信。他告诉我:他已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职业发展目标——做这个高尔夫球场的经理。因为现在的经理几年之后就要退休了,他把目标达成的时间定在了五年内。他要求自己必须在五年内实现这个计划。
三年后,等我再去那家球场打球时,再也没有看到那个球童的影子。问起身边的球童,他说现在球场的人事变动很大,他也是刚来的,不过听说现在的经理以前也是一位球童。他说:“我要向他学习。”
所以,我们常说,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当然,仅仅找到了正确的事,还不代表你就走向了成功,要给它加上一个“期限”,限定自己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它,否则你很可能拖延起来没完没了,那么这件事情做不做也就毫无意义了。
有了“最后期限”,还要制造紧迫感
当你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且给这个目标定下一个期限时,你就离成功非常近了。因此,不要只把目标贴在墙上,然后天天对着它叹气,要在后面写上一个时间:某年,某月,某日。在这之前完成它。有了时间的紧急感,你就能明白什么时候该启动它,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分配自己的精力。如果你制订目标后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到什么时候,你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在天津上班的小尹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但是最近他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效率。当然,有了紧急感后,他成功地在自己定下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了工作。
小尹感慨地说:“本来需要两小时结束的工作,我四十分钟就结束了。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以前我不知道逼一下自己,总认为可以慢慢来,别让自己受委屈。这让我的效率很低,明明五天可以做好的事,我要花一周时间。但现在,我写下时间,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能延误,集中精力完成这项工作,省出来的时间就可用于做其他事情。”
“最后期限”法在应付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上是完全可行的,它收效甚大,同时也能拿来处理新的课题。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激发创造力,把新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依靠“最后期限”压迫自己,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但是也有意外,当你在“最后期限”来临前,不得不放下现在的工作去做别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应对呢?
这会让你感觉难受,就好像一次强制性的努力要失败了一样,不是吗?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在计划中照顾到所有的意外,并为此制订预案。比如,你知道意外可能发生,概率有40%或70%,那么就做好“意外100%会发生”的准备,将“最后期限”的时间向后推迟。本来计划3天做好的事情,你可以规定7天或8天。这能让你从容地应对意外,避免违反计划后让自己产生失败感。
设定“最后期限”,也需要量力而行
我有15年的实践“最后期限”法的经验,大部分事情都会用这一原则进行进度管理,督促自己在合适的时机立刻启动并在执行中不拖延。但时间久了我发现,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设定的期限本身,而是我们该怎样去设定它、管理它,以至于不在最后期限手忙脚乱,把事情搞砸。
设定期限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你和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时间过于紧张,可能造成我们处理事情的效率下降。因为日程被排得太满,导致我们的思维无法放松,出错的几率也会增大很多。因此,你需要量力而行,结合自身的能力、事情的难度和所需时间来制订最恰当的“最后期限”。
问题一:时间和能力的平衡点,你找到了没有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时间、能力和工作的性质,你至少需要在一分钟内考虑清楚,再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规划。
例如,公司交给你一项统计客户信息的工作,要求你将公司成立一年来的全部新客户的信息统一整理到一个文件中,录入电脑系统,同时打印出来装订好,让全公司共享。上司问你多长时间能做完,你该怎么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公司的客户信息平时在什么地方进行管理?是在电脑系统中,还是在纸上?是一半在电脑中,一半在纸上?第二,公司的电脑系统有没有自动归类程序?如果没有,所有的工作就得手工完成。
第三,公司这一年来新增的客户有很多吗?是十几个,还是成百上千个?人员数量也决定了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
对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研究和判断,你才能得知自己的工作量。如果全部都在电脑系统中,人数很少,并且有自动归类程序,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如果全部都在纸上,人数众多,那么你可能至少需要48小时。
这就是平衡点。严格的时间限制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面临的工作难度并不大,它需要的只是你集中注意力。轻松的工作不存在紧迫感,没有压力,你能从容地胜任。反之,必须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把截止时间定得晚一些,避免无法完成工作,将自己逼入绝境。
问题二:你会把“最后期限”当作拖延的借口吗
对于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的事情,设立一个最后期限是非常重要的。这毋庸置疑,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意性的和对周期有严格规定的工作,设定完成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最后期限”也往往会成为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拖延”的借口。
有一次,我给下属布置工作,要求市场部的人在15天内拿出一项关于城市广告的市场推广方案。“15天。”我说,“你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查市场,收集信息,方案做出来后我们跟客户碰面。”市场部的几个负责人满口答应,把工作分配下去,又将我的原话做了传达。但是10天后我突然去检查工作,结果是——
计划一动未动,他们还没开始。
“工作为何还没做?”
市场部总监一脸惶然,怯怯地说:“我们认为这个工作只用4天就可以完成,因此大家决定明天开始。”
“如果我明天过来检查,你会不会说这个工作只用3天就能完成,后天才开始?”
事实上,这是我的一次测试。我要看看下属在处理一项并不复杂的工作时,会采取何种态度——即便有最后期限的约束。对于某些人来说,“最后期限”在这时反而成了拖延的工具。他们心想:反正离截止时间还早,在截止日之前,领导应该不会过来催促,因此快到时间时临时加班赶做也来得及。于是,截止日之前的这段时间成了“没有压力的快乐时光”。
我们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围绕“最后期限”之前的有限时间去工作。“最后期限”的作用不应该是“在那之前完成”,而是“我们只有这些时间,应该马上开始”。对“最后期限”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模式。
不要太心急,先去摘“够得着的苹果”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这句话,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人,当然,也成就了很多人。很多人为了成功,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快速成功在今天并不具有普遍性。
我相信很多人都梦想成为比尔·盖茨。做将军还是做士兵?做这个选择一点儿都不难,没有人不想快点成为一个风光无限的将军。但是,IT行业的从业者想成为比尔·盖茨并不等于一定能够成为他。我们大多数人即使穷尽一生地努力也无法突破自身所处的阶层,所不同的是,努力总会让我们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一次会议上,我的机构的特聘顾问、加利福尼亚州立学院的心理学教授麦哲伦先生说:“很多人把实现梦想与欲望膨胀联系在了一起,尤其在这个充满机会的世界里,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想,就可以无所不能,因此这是‘压力病’的最大根源。”麦哲伦举了摘苹果的例子,“遍地苹果树,上面结满香甜的苹果,人人都想跃跃欲试,把果实收入囊中。不过,走出果园的人都不会如意,因为多数人摘到的都是长在果树下部的苹果。”
对雄心勃勃的人来说,事实往往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有的人制订了非常高的目标,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我要实现它!”他们的想法丰富,学识渊博,态度积极,工作认真,也没有拖延症,几乎全是优点,但能力还是差那么一点,所以结果令人失望。“为何我做不成这件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
你要记住一句话:在一开始,你必须只去摘自己够得着的苹果。
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我组织了一场“摘苹果比赛”。比赛地点是大兴区的一个果园,里面有苹果树。当时正好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参加比赛的有30个人。比赛规则只有一条:谁摘到的苹果最多,谁就是赢家,奖励是两张加利福尼亚州迪斯尼乐园的套票。这是相当不错的奖品。但我们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对过程的观察。
比赛中,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爬到树上去摘高处的那些又大又红的苹果,对下面伸手可及的反而漠不关心。有的参与者提醒他,比赛的结果是不看个头和成色,只看数量。但是他丝毫听不进去,结果树枝被折断,他从树上掉下来了。他只想摘到那些最大的,不仅摘到的数量很少,还付出了受伤的代价。
但是,也有个人默默地摘着最下面的苹果,把每棵树上位置靠下的苹果尽可能多地摘进了篮子。一个人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拎着椅子,在每棵树下只摘3分钟,对位置靠上、站在椅子上仍然够不着的苹果不做尝试,既节省了时间,也摘到了最多的苹果。他是这场比赛的冠军。
我们的理想就像是树上的苹果。最远大的那个理想就像是长在树梢上最高、最红、最大的那个苹果——它自然也是最为诱人的,每个人都对实现这样的理想梦寐以求。谁不想仅用两年时间就创造任正非、马云、扎克伯格那样的事业呢?退一万步讲,每个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都做过一年内便升任部门经理、成为老板的红人、拿到百万年薪的美梦。可是,这样的梦想距离我们太遥远,难以实现。即便你知道如何实现这样的梦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因此,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我在对自己的管理中,始终遵守的一个原则便是“理性压迫”:
·我会制订一个大目标,而且是远景规划,但不要求短期内实现;
·我每天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停止行动,但我只对自己施加适度的压力;
·我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那个“最容易实现的目标”,而不是盯着遥远的终点。
近在咫尺的苹果很容易摘到,这也是我们比较现实的理想,虽然它没有长在最高处的苹果那么诱人,但它唾手可得,摘到它代表着我们进步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先做好眼前比较轻松的工作,一步步积累,最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能力不足时,暂时放弃大目标
德国爱乐乐团是一个“足够香甜的苹果”,它享有“世界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能指挥这样的乐团到世界各地演奏,是每一个指挥家的梦想。然而,1992年,当爱乐乐团邀请西蒙·拉特尔担任乐团的指挥时,却遭到了西蒙·拉特尔的拒绝。
西蒙·拉特尔说:“能接到邀请,是我的荣幸。爱乐乐团因演奏古典音乐而闻名海内外,但我对古典音乐知之甚少。担任这个乐团的指挥确实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可我如果接受邀请,非但不能为乐团创造荣誉,还可能因我而耽误乐团的发展。对我来说,机会是很不错,但是我真的没有能力胜任,所以只能拒绝。”
作为音乐家,成为世界知名乐团的指挥者是难得的机会。在常人看来,拒绝这样的机会是傻瓜才有的行为。难道你以为西蒙·拉特尔真的放弃了吗?不,他比以前更勤奋、努力,他着重加强了对古典音乐的研究和学习,直到最后把重心全部放在了古典音乐的指挥上。他对音乐的理解超乎常人,精湛的指挥也令听者倾倒。
2002年,西蒙·拉特尔再次收到爱乐乐团的邀请。这一次,他立即表示接受,并且带领爱乐乐团又一次创造了演奏史上的奇迹。为什么他这次没有拒绝而是接受邀请了呢?因为西蒙·拉特尔认为自己经过学习,已经有实力带领这个乐团走向辉煌。
他的理由是:我能力不足时,就不能去追求过高的目标,必须暂时放弃,以求有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未来成功地抓住这样的机会打下基础。
为了提高行动效率,须采取务实和明智的做法
其实,西蒙·拉特尔第一次放弃这次机会,不是失败,不是怯弱,而是一种务实的做法,也是很明智的选择。在能力不足时放弃过高的目标,反而体现了一种更聪明、更有前瞻性的行动力。这种放弃也在向人们诠释着成功的至理——现在的放弃是为了迎接更好的将来。
有时候,你会发现,暂时的放弃并不是什么损失,而是对自己的一种长远的激励,给自己学习和准备的空间,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不放弃力所不及的目标,就像“摘苹果比赛”中那位爬到树顶又掉下来的参与者,苹果摘不到,还损失巨大。
简而言之,在我们没有实力的时候,就不要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虽然它又红又大,摘到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成功,是无数人的梦想,但要务实和明智地看一看自己的选择能不能带来收益。无论你多么渴望拥有和实现它,只要客观条件不允许,就请你立即放弃。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努力,吸收更多和更丰富的营养——等你长得足够高、力量足够强时,才是收获最高处的苹果的时候。
懂得变通,适时调整和修正前进的方向
潜能开发专家托尼·罗宾斯在演讲中问台下的听众:“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他满意。因为在罗宾斯看来,“做选择”和“行动”有时会交叉出现在人的思考中。成功之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胜利者擅长走曲线,失败者只知道走直线。这就是区别。
人生在不断的选择、肯定和否定中前进。选择不同,人生就会不同。我们人类是一种不断积极寻找目标的动物,这有别于生物链中其他的很多物种。我们生存的意义不只在于吃穿住行,还在于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激励我们去努力奋斗和实现梦想。
但是我们知道,人生的目标不是唯一的,也非永恒不变。有了目标,就需要去做规划,为达到目标、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要走一条正确的路线。人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人士,人人都想自己有上进心,这是人的本性,但实际行动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你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积极地发挥自己的特长,集中释放自身的能量。最主要的是,你要适时调整和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走出一条正确的曲线。
面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要具备“动态思维”
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因素(包含大量意外因素),每一个发挥影响的因素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不变的。这导致我们做计划时无法完全掌握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因素,你今天了解的情况,明天可能就发生了变化。各种动态因素掺杂在一起,也就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做好计划之后便想一劳永逸的做法更是不切实际。
那么,体现在行动中,就必须适应这些多变且注定不停变化的因素。你要适应它们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和修正原来的行为,使计划更符合当下的实际。依靠已经变化的客观因素,快速地应变,在事情变化的动态中寻找最可靠的解决方法。
拥有这种“计划的可变性”思维,你就开发出了自己的“动态思维”。也就是说,要考虑达到目标的要素和现实发展趋势的相互联系,以便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变通。
一个懂得变通的人,也一定是聪明人,他在遇到任何事情时不会钻牛角尖。所以,变通可以保证你不会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不会钻进死胡同。变则通,通则活。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做人和做事难道不应该因时而变吗?变通是自然的规律,当然也是人生的定则。
在实际的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条毫无波动的直线,而是呈曲线运行的。一个能够随时变通的人,可以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中总结出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且依照事物的规律来进行应变。不会变通的人,面对变化的形势,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做事风格和行动计划,他们碰壁的概率很大。
有一种鱼叫作马嘉鱼,它平时生活在大海中。不过,每年到产卵期,它们便游到河流入海口产卵。这种鱼的行为有点“傻”,就是总是直着游,基本不会转弯。不管前方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呈直线游到底,绝不会想想自己是不是要变个方向,躲避天敌。所以,当地的渔民便将渔网横在入海口,马嘉鱼就自投罗网了。鱼被网住,就会使劲往前游,可这种网是专门为抓这种鱼而设计的,鱼越往前游,渔网收得越紧,收得越紧,鱼就越愤怒,它们就游得越起劲。它们想不到应该后退一下来摆脱渔网的束缚。
这表明,即便是面对重大的问题,在行动中也不能毫无大脑地固执行事,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依照形势灵活变通,同时改变策略。行动应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要能解决问题,随时可以换一个方向。
用变通与合作克服环境的不完美
我见过一家公司的部门副主管罗先生,他是一个富有理想并非常执着的人。这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但如果过分执着于某些原则,也会带来问题。罗先生在公司有一个绰号:“独行侠。”人们觉得他既固执又喜欢独来独往,同时还是个工作狂。一般而言,这样的人在公司中的人缘比较差,他近两年的业绩也很平庸。
我问他:“你想改变这种情况吗?”
他回答:“当然想,我做梦都想!”
“方法很简单,别再觉得你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改变的,听一听下属和同事怎么说,必要时变通一下。你要成为一个能和人们合作的好同事,主动融入集体。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原则。”
我希望罗先生从此变得善于沟通、能够变通和增强合作能力,这是一个优秀的行动家应该具备的品质。
有时候我们必须执着,但执着并不等同于“宁死不屈”和固执。有时候善于变通,也能使对手变为朋友,使同事更加支持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多开辟一条道路。不管做什么,总抱着一成不变的态度对抗环境是行不通的。
没有了变通的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交际。不会变通,抱着一条道走到黑的态度,就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合作关系。因为工作不像是交朋友,我们无法像交朋友那样“择优弃劣”,而是要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工作关系要的就是一种共同获利的合作氛围,你不懂变通,其他人的利益便会受损,合作的氛围就会变得不和睦,人们便会冷落你。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但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们还要和他打交道。这时,在交际中我们就需要变通——修改一下交际的方向和原则,调整一下细节上的策略。很多人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心情肯定不愉快,面对一个处处与自己对着干、合不来的人,肯定想远离他。但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你一走了之,你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消除偏见,适当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放下架子,打开自己的心胸,主动消除对别人的偏见,并且尽可能找出这个人身上的优点。
然而,硬着头皮、强颜欢笑与他接触也不行,你必须真诚地面对,听取对方的心声,看看对方有什么可取之处,这才是具有正能量的处事方法。我们要在思维上做一些巧妙的变通,将思维上的对峙转化为见解上的融合,共同为完成一件事、一个项目出谋划策,实现正收益。
其次,改变思维,调整一下行动的方向。
做人做事要学会“变”,更要鼓励自己始终采取符合实际的办法。当你遇到阻碍或者其他一些困难时,就要适时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为什么这样做不行了,如何做才能行?”别固执地抱着错误的思路不放,换一个方向去攻坚,也许就能将这种环境带来的阻力转化为一种寻求突破的动力。我们要通过变通抓住机会,通过行动获得成果,同时也要学会灵活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专注于眼前的目标,落实每个既定的步骤
努力给自己制造压力,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
强迫自己采取行动,就一定能一劳永逸吗?
以下情况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深夜,在办公室、图书馆、教室,人们拿着一份计划拼命地努力,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做什么事情都不彻底,而且他们还缺乏方向感。人们为了学习、考试、工作付出了许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收获却非常少。
理想的做法是,我们既要给自己压力,也要防止压力过大而分散精力,无法专注于当前的工作。我们既要充满热情,又要知道怎么划分主次,分配自己有限的注意力资源。
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很健谈的年轻人。他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并向我介绍他的情况。经过简单的了解,我得知他要去苏州的一家公司面试。当我问及他有没有工作经验之类的问题时,他满脸不在乎:“我在很多家公司都干过,有丰富的经验。”
他年纪轻轻就在国内很多优秀的公司干过,这让我大吃一惊。他提及的企业有一些还是闻名海内外的大公司。我问他:“你对于自己以前的工作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定有什么心得吧?”
“说真的,没有,工作没有意思,都是一看就能做的工作,太简单。我觉得适合我的平台很难找。”年轻人一脸轻松。
我没有再说什么,因为这是他的活法,我能对他讲什么呢?这个年轻人不到30岁,已经换了6家公司,并且都是知名的企业。他在任何一家公司的工作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说明他自己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不可能专注地做事情,有的只是眼高手低的心态。他也没有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设计可以坚持的成熟的步骤,对当下、对眼前他并不关注,只关心未来的梦想。那么,即便他是在跑步前进,又有何意义?
一个人成长的前提是什么?不是有多么美好的梦想,制订了多么宏大的目标,而是学到了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情,直到这件事情被解决,再去开始做另一件事情;要让迈出去的每一步都成为自己人生的资产,而不是在后来感觉“毫无意义”,这样才算是为自己的成长添砖加瓦。
我以前在化妆品公司工作时,也遇到过这样一位同事,他非常聪明,爱好很广泛,不光动手能力特别强,而且性格也非常好,颇得同事们的喜欢。但是他却有个缺点:做事漫无目的,容易走神,不管多重要的工作他都无法彻底做好。有时候许多人都在等他提供某方面的数据,早上承诺给的拖到下午给,下午承诺给的拖到明天给。
对于这样的人,你必须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不停地督促才可以。因为你追得不紧,这件事情他肯定做不成,因为他的理由永远都是“我还有别的工作要做”。他的确忙得不亦乐乎,时间吃紧,但他永远不能迅速地完成当下最要紧的工作,他的专注力很差,总是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注意力。
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应该是随处可见,但是他们往往特别招某些上司喜欢——因为他们什么都能做,接受任务时从来不会推诿。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很少能专心地将一件事情做好。
没有专注力,人们在做事时就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思绪游离,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去做那个。他的精力总是在计划之外,没有办法专注于当下的步骤。做着A的时候,他思考的是B;等需要做B了,他又开始琢磨A的事情。他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想把工作做好,但从结果来说,却是十分糟糕的。
做任何事一定要分清主次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主次分明的人,具体来说应该做到:明白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知道并且擅长划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让自己始终在当下做最重要、最紧急的工作,而不是既无目标,又无方向,还不知道对工作进行分类。一个无法分清楚主次的人,他的行动效果和做事的效率会惨不忍睹,他一直在行动,但是永远没有好的结果。
一定要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许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虽然有梦想、有**,但没有正确的工作观念;有学问、有思想,但是没有实用高效的工作能力。不少处在这个阶段的学员都向我请教经验,我认为只用两个字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专注。
不要想得太多,只需要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把当下的工作做好,推着自己一步步地向前走,就会有光明的前途。如果你不专注于眼前,这山望着那山高,脑海中无数次有跳槽的念头,那你真的很难拥有比较好的未来——在我的咨询经历中,多数有类似想法的人都没有如愿以偿,那些一步一个脚印、对未来没有太多妄想的人,反而总能因为自己强大的专注力而收获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