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做跟“成果”不相关的思考(1 / 1)

纳西姆在硅谷从事科研工作有十几年了,他有丰富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干劲,但这些年下来取得的成果很少。研究机构给他的经费有上千万美元,最后向他要结果时,纳西姆几乎是两手空空,只做了些基础研究,没有拿出像样的应用技术。他在具体的研究中走了很多弯路,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发论文,虽然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大堆学术文章,但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很少。

这里说的“意义”是:科研的目的是现实应用,而纳西姆的研究都停留在了理论分析上。

从研究机构离职后,纳西姆躲到家中过了几个月的糟糕生活。有一天,他终于想通了,自己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科研工作,原来一直没有思考科研的本质。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将思考和成果结合呢?如何改变思考脱离正轨的弱点呢?

必须把“偏离目标的思考”干掉

一个建筑大师,不可能天天砌砖头,因为砌砖头是工人做的工作,建筑大师要做的是设计一栋房子的框架和风格,而非某个局部的细节是不是完美、某个拐角是否需要多加一块砖。所以,要先定位自己的角色:

你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工人呢?

承担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你的思考方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忙于思考那些无用的理论——除非你的任务就是研究理论。就像纳西姆一样,当他每天来到科研机构上班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呢?他有没有想过自己日复一日地工作是否和目标吻合呢?如果他早早地思考这个问题,就不会在十几年的时间中做了一大堆对目标毫无帮助的“成绩”。

认清高效思考的本质

去硅谷参观时,我认识了一个德国籍的科学家格拉菲特,他是一个“牛人”,许多公司出重金争抢他。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已经有20年的丰富研究经验。格拉菲特的工作方法特别简单——不是钻到复杂的理论中碰运气,而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功能开发实际的应用程序,看看运行中有什么毛病。如果没毛病,就继续优化提升;如果有毛病,就找出问题解决掉。

他说:“应用才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根据这个方向,再提出一些具体的本质的提高方法,去思考如何解决应用问题。创造有意义的算法,提高机器的性能,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这是我工作的全部。”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把“实用问题”作为思考的重点,把“现实意义”作为行动的指导;

·第二,不要进行无用的思考,而是以结果为目标。

遵循这两项原则,思考就不再是花哨和散漫的工具,而是真正具有创新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认真思考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我们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浪费,提高思考的效率,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