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愿望:“长裙当垆笑,洗手做羹汤”,在她们看来,即使站在世界顶端俯视着整个宇宙,也不如和相爱的人每天依偎在一起来得更加实在,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间的不同吧。
很快,胡兰成就和张爱玲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一起耳鬓厮磨、情意绵绵,也十分让人歆羡。相爱的时候,两个人分开一天都觉得恍如隔年,更何况是很多天呢。虽然胡兰成只是在南京伪政府挂了个闲差,可是还是要长时间待在工作岗位上的,这样胡兰成就过起了双城的生活,上海、南京两地不停地奔波。
还好张爱玲也十分的理解,两个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对爱情的长久性有百利而无一害。看着懂事的张爱玲,胡兰成尽量在安排工作之余,第一时间赶到她的住处,去看望她。张爱玲最喜欢胡兰成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回来了”,看似稀松平常的话的背后,却蕴含着浓浓的爱意,让人为之心动。
不过他们忘了,彼此的幸福是建立在第三个人痛苦的基础之上的,胡兰成的妻子本以为丈夫是因为工作的忙碌,不得不离开家人到外地述职,谁知道竟在离自己小区不远处的公园里见到了丈夫和另外一个女子的卿卿我我……
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胡兰成的妻子简直要气炸了,当她看到张爱玲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时,更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指着张爱玲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看着眼前那个怒火中烧的女子,再看看眼前这个丝毫没有打算解释和劝告的男子,张爱玲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开了。
没过多久,胡兰成再次来到了张爱玲的家,对于只字未提的他,张爱玲什么都没问,两个人依旧在一起谈天论地,只不过从那以后,两个人几乎不怎么出门,只在那个四四方方的小天地里相互厮守着。
你不说,我不问,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一种逃避,害怕你说的结局不是我想要听到的结果,害怕你开始对我说不。
在张爱玲的家里,胡兰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理上,他已经不愿意再去提笔写一些东西了,反而是看着那个文思泉涌的小女人每天在不停地刷刷地记录着,每每这时,胡兰成都觉得自己挖了一块瑰宝,越是探索越是觉得有意思。
在胡兰成心里,张爱玲淡漠得有些让人心寒。两个人一起生活后,不可避免的会谈起原来的很多事情,家中的事情是张爱玲心中一块结了痂的疤,虽然愈合了,但是不小心碰到还是会疼。面对着胡兰成的再三追问,张爱玲没有办法,只能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一一说来,她仿佛是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整个人看起来冰冷不好接近,只有说起自己弟弟的时候还会有一些温暖。
没有参与过别人的人生,我们就不能对着别人指手画脚,因为故事不是我们的。在胡兰成的心中,张爱玲仿佛是个百变的人,有时她会调皮得像个从未长大的孩子,有时她会像个经历了沧桑看破了红尘的老者,在这些面孔的切换间,胡兰成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新奇。
张爱玲也从来不会刻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爱钱,可能真的是和抓阄时的命运有关联,长大后的张爱玲真的十分爱钱,她计算着每一笔流水账,甚至一盒火柴的费用也不会落下,她更喜欢拼命地写书后,一大笔稿费入账时的快感。对钱的喜爱,已经超越了很多东西。
自从张爱玲挣了稿费以后,除了必须支付的家庭费用外,张爱玲和姑姑之间也记账,张茂渊经常取笑她是个小财迷。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两个人经常在相聚时感受着离别的感伤,在一次次的见面、分离中,张爱玲也有些难过“你说没有离愁,我想我也是的,可是上回你去南京,我竟要感伤了。”甚至在书信中,她也曾给胡兰成写过这样的话,道:“我想过,你将来就只是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女子,却低到了尘埃。
对于眼前这个“宝藏”,胡兰成越想越觉得喜欢,她和结发妻子唐玉凤截然不同,她是自己灵魂的伴侣;与现在的填房妻子也不同,她是自己苦苦追求的梦,胡兰成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眼前的美好。
对于婚姻的问题,两个人也深入地探讨过。在遇到张爱玲前,胡兰成结了两次婚,不论是在谁看来,张爱玲都把自己放置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为此,胡兰成曾专门询问过她的意见,张爱玲的回答让胡兰成心里松了一口气,她说,她对婚姻并不强求,强制来的婚姻,不如两个人珍惜当下的情感,彼此相互扶持,远远比那一张婚簿来得更加真实。
在两个人已经达成婚姻共识的时候,一件跌破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胡兰成不用给名分,张爱玲不要名分,胡兰成的妻子依然决定要和他离婚。胡兰成有些错愕,对于妻子,他深知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对于孩子,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可是他并没有想过要和妻子离婚。胡兰成觉得,自己与张爱玲之间的种种都和妻子无关,她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家中。
看着妻子决绝离开的表情,胡兰成心里十分难过,他甚至还跑到了张爱玲的面前,想要求得她的安慰。张爱玲本来就是一个对感情很淡漠的人,而且最终的结果终究是要胡兰成自己决定的,看着张爱玲冷淡的样子,胡兰成也立刻看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