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莫发火(1 / 1)

孙子劝告君主、将帅要压制自己的怒火,因为这火过之后,伤人又伤己,是故他认为,聪明的领导者一定会将自己的“火”控制在合理范围。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一些管理者总喜欢不分场合地对手下的部门负责人指手画脚,当众呵斥,动辄发脾气,把下属人员置于难堪的境地。他以为这样做会激发员工发挥更大的能动性,通过羞辱行为教育下属人员,以为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这样做虽然对下属人员一时会奏效,但却不能长久下去,因为它会造成人为的心理紧张,对人的自尊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即使下属人员当时被迫接受了管理者的责备,但内心深处却留下了一个阴影。不断地被斥责,阴影会越来越大,终于会有一天爆发出来,使管理者与下属人员矛盾激化。更有可能的是,下属人员产生的自卑心理会越来越强,意志会日益消沉,尤其是年轻人,还会自暴自弃。这对用人、激励人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有一个经理到车间检查产品质量,发现次品超过了规定比例,便对一名主管大声斥责:“喂,你是怎么搞的?竟然弄出这么多劣质产品!你不知道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严把产品质量关吗?抓紧把质量搞上去。你再这样不负责的话,下个月别干了。”除了他以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气愤。

这样当众训斥人不但会使被斥责者十分气愤,而且还会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十分尴尬,感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有同样的下场,于是人人自危。同时,这样做还有可能导致员工怀疑其上级的能力。这样,他作为一名管理者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小了,其自尊心也会受挫伤,致使他从此疑虑重重。经理这样愚蠢地处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经理不应该当众批评下级人员,而应私下同他研究质量问题,这样既能使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正当的解决,又能保护下属员工旺盛的士气,对各方面都有好处。

【案情陈列】

陶行知先生担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行走,偶然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王友已经等在办公室里好一会儿了。王友做好了挨训的准备。可陶行知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掏出一块糖给王友,和颜悦色地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准时,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地接过糖。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的手上:“这第二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停止打人时,你立即照做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所以应该奖你。”王友瞪大了眼睛。很快陶行知又递过来第三块糖果:“我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打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打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所以还应该奖励你。”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我错了,你惩罚我吧!他是我的同学,不是坏人,我不应该打他。”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了第四块糖递过来:“不用我指出,你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要再奖励你一次。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他让王友离开了校长室。

【妙语新悟】

很显然,正是因为陶行知先生对王友进行了私下批评,才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氛围,从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试想,倘若他当时若是怒火中烧地直接进行严厉批评,还会收到这种教育效果吗?

所以说,管理者在下属犯错时,应注意多运用间接批评,它至少会给你的管理工作带来以下三大好处。

1.一般不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心。有些人自尊心较强,性格敏感,尤其受不了当众丢面子。间接批评注意了这一点,能避免伤及下属的面子,不至于使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引发顶撞事件。

2.能使下属通过自我意识认识到错误,促进其自动自觉地改正缺点。

3.使下属改有标准。批评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下属认识到错误,更重要的是使下属改正错误,所以,给下属确立一个正确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间接批评并不是要管理者放弃批评。事实上,一些管理者由于过度地评估了批评的弊端,于是就尽可能多地采用表扬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须知,称赞固然能够鼓舞士气,但当下属的确犯了错误,该责备的仍要责备。如果责备有方,犹如快马加鞭,下属会将此作为鞭策、作为动力,从而干劲十足。倘若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上司要斥责他、批评他时,一定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因为如果当众斥责他,会使他觉得脸面无光,无地自容,会使他觉得上司太不赏识他、不尊重他。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当他的下属犯了错误时,他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如私下里面对面对下属提出批评。这样,下属会感激万分,因为他清楚,上司不仅给了他面子,而且还给了他机会。知恩必报,以心换心,下属会更加努力,做出好成绩来报答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