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安天下,先正其身(1 / 1)

《吕氏春秋·孙子传》有云:“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在此,孙子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军队的纪律涣散,首先应归罪于为将者,因为将者自身约束不明、申令不熟,才会导致下属依葫芦画瓢,最终沦为一盘散沙。孔夫子曾对鲁哀公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唐太宗李世民则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老百姓的俗语说得更直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确,员工素质的高低与管理者有着直接关系,只有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下属员工才有榜样可以遵照,才能心悦诚服地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事。所以说,律人之前先律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管好别人,首先就要管好自己。

然而,现在很多的管理者,总是一味地去要求员工,却不知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些主管或经理新上任,尤其是那些越级提拔的,难免自命不凡,在下属面前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们不知道,能快速升迁,除了他们自身具备一定能力外,还由于他们运气好。况且一山更比一山高,永远会有比你更厉害的人出现。同时,人各有才,你在管理方面才能出色,下属们说不定在其他方面优胜于你呢。所以稍得势就狂妄自大的心理要不得。

事实是,一个没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是绝对没有能力管好别人的。如果管理者做不到律己,就会使员工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在这方面,那些没有摆正自身位置的领导者应该多向日本著名企业家井植薰老先生学习学习。

【案情陈列】

井植薰是日本三洋电机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三洋之魂”。他主管产品研发,曾经在我们国家风靡的三洋收录机、洗衣机都是在他的主持下研发生产的。

身为一名管理者,井植薰常说:“自己不做出优秀的典范,怎么谈得上培养优秀的人才?优秀的管理者带领出优秀的员工,再由优秀的员工去制造优秀的商品,成就更优秀的自己和更优秀的他人,这就是三洋的经营哲学。”

井植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这种严于自律的精神,感染了三洋公司的全体员工。1969年,井植薰荣升为三洋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然而他从来不享受什么特权,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他一样极力遵守,从不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越轨。

要求员工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例如,当时三洋公司推出的戒“去向不明”政策,井植薰就带头遵守。当时还没有手机等先进的通信设备,一旦遇上紧急情况需要通知相关人员,而那人不在公司也不在家,没人知道他的去向时,往往会误大事。针对这一情况,井植薰要求:公司任何员工外出时,都必须告知自己行踪。井植薰每次外出,必定让公司的至少一个人知道他的去处,即使是私事也不例外。就这样,这项制度在当时的三洋公司顺利推行开来,全体员工没有任何怨言。

井植薰要求员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在这一点上,井植薰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认为,如果一个职工下班后一跨出公司就只过自己喜欢的生活,那他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多大发展。就他自己来说,一天中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用于工作上面。

井植薰在教导员工如何做时,总是自己率先做到。他在一次跟员工谈话中说:“管理者如果认为公司的规则只是为普通员工而制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公司制定的规矩应该全部的人都必须遵守,从基层员工,到部门经理,再到总经理、公司总裁、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如果因为自己是高层领导,下面的事有人代替去做,就以为迟到几十分钟无关紧要,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大家都听过上行下效吧?前面有榜样,后面就有跟随者。如果领导懒散,员工模仿,长久如此便会造成公司上下的懒散作风,这足以让一个前景大好的公司面临失败的深渊。”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您现在年事已高,还以身作则,会不会太累?”

井植薰回答道:“再累也得坚持啊。我不以身作则,对部属就不可能有号召力和感染作用。我作为三洋的董事长、总经理,在国内有7万双眼睛注视着我的作为,我必须谨言慎行,不能有半点失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井植薰这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精神,让三洋公司的员工都对工作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从而使每一个提升的人都成为大家的榜样;榜样又严于自律,努力影响着别的员工,使大家都成为优秀的人;优秀的三洋人,又生产出优秀的三洋产品,三洋企业才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

【妙语新悟】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管理者必须注意自身修养,在行动上要以身作则,先正自身再去影响他人,进而率领员工去开拓进取。任何一家企业想要成功,都必须有一个严于自律的管理者。他们就是自己最严格的监督者,无论提出什么要求,都先从自己做起。这种自律,最能让员工受到感染,最能帮助管理者建立威信。这也正是三洋公司的总裁井植薰“欲善人,先善己”的精髓所在。

一般来说,面对复杂的管理工作,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8种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

1.凝聚力。优秀的管理者都懂得依靠自身的感染力来号召、影响和团结员工,为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热情,使所有人能够为共同愿景而努力。

2.亲和力。管理者需要威严,但同时更要懂得理解、信任、体贴下属,要为人师表、平易近人,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融化下属。即原则性和人情味一样都不能少,只有如此善待下属,企业才能上下一心。

3.说服力。在与下属的交往中,说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说服是管理者自身影响力的保证。当然,管理者本身必须做到以德为本、身先士卒,说服才能产生足够的影响。

4.意志力。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其自身必须具备顽强、果断、忍耐的精神,在挑战与压力面前,必须为下属做出一个“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榜样。须知,管理者的个人心态,会直接影响下属的士气,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以带动整个团队不断进取。

5.学习力。人生有限,学海无涯,人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日趋完善自我。尤其是企业管理者,更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取,精通各项业务。试想,倘若领导者都在以懒散的态度工作,那下属员工又将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6.创新力。事实上,在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找到创新的契机。管理者应善于发扬创新性思想,带动下属员工挖掘创新性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决策力。当企业面对风险、危机及其他未知因素时,管理者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审时度势,“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如此方能令下属员工从内心之中产生出浓重的佩服感。

8.执行力。企业管理者即是战略制定的参与者,又是后期施行的推进者,在企业策略的运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下属员工认真贯彻企业决策,才能保证可行性方案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毋庸置疑,由山羊领导的狮子永远也打不过由狮子领导的羊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满足于分派任务,一定要身体力行、严于自律,才能带领公司突破困境,实现公司的目标。所以,管理者一定要知道律人之前先律己。己不正,焉能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