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人格至清,往往易污,为人处世还是中庸一些比较好。祢衡少年时,已然才气过人,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精通辞赋,善于辩论。但是,他身上同样具有古代文人固有的清高与傲慢,常开口羞辱权贵,因而得罪了不少人。
建安初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此地遂逐渐成为文人名士汇集之所。祢衡为求发展,亦来到此地,并写好一份自荐信,做毛遂自荐用,但由于目中无人,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当时,有人劝他拜会司空掾陈群和司马朗,然他却极尽刻薄地讽刺道:“我怎可与屠猪沽酒之辈为伍?”又有人劝他与尚书令荀彧和**寇将军赵稚长联络感情,他不屑:“荀彧徒有一副好皮囊,吊丧时可令其做司仪;赵稚长饭桶一个,做厨子正合适!”
后来,他结交了北海太守孔融及曹操帐下主簿杨修,三人气味相投,往来甚密。于是在孔融的推介下,祢衡得以入见曹操。谁知他旧态复萌,不但将曹操手下骂了个遍,还当众羞辱曹操。
一日,曹操大宴宾客,命祢衡击鼓助兴,想借此打压一下他的气焰。没想到祢衡竟当众换衣,将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大败宾主的兴致。其实对曹操而言,杀死祢衡犹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但当时他正在招贤纳士,不想使自己落下个心胸狭隘、妄杀名士之名,遂将祢衡送到荆州刘表处,意欲借刀杀人。
那刘表也是老谋深算,已知曹操用意何在,怎可轻易就范?于是又将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黄祖是个大老粗,怎能容一个穷酸文人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有一次黄祖会客,祢衡在席间出言不逊。黄祖颜面扫地,遂呵斥祢衡,谁知祢衡不知收敛,反而辱骂黄祖:“你个大老粗,休要多言!”黄祖戎马一生,岂可容一个书生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便下令杖责祢衡,祢衡依然骂不绝口,惹得黄祖性起,令手下一刀结果了祢衡的性命。黄祖的儿子黄射顾不得穿鞋,光脚来救,但已来不及。祢衡死时,年仅26岁。
做人还是含蓄、低调一点儿好,切不要锋芒毕露。要知道,锋芒在彰显你个人才华的同时,很容易刺伤身边的人,燃起他们的嫉妒心理,这岂不是自找苦吃?会为人者,应懂得锋芒内敛,韬光养晦,以免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