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犯了错误,应该受到批评。通过批评,让员工看清楚自己的错误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批评的目的。但是在企业里,很多管理者一旦批评起员工,就会忘记批评的真正目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导致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这就是典型的为了批评而批评。王经理走进办公室,满脸怒容,他重重地把手中的文件摔在桌子上,声音很大,几乎惊动了每一个办公室里的员工。“小杨,这就是你交给我的工作成果吗?你看看,这份流量表里面有多少错误!我简直都不敢相信,你过去不是这样的!”
小杨很紧张地站了起来,唯唯诺诺地说:“对不起,王经理,我想一定出了什么问题,我拿回去再看看吧!”
“你当然要拿回去看看了,还想让我帮你看呀!真不明白,拿那么多工资却只做出这样的工作!再仔细看看,今天下午我要一份没有任何错误的流量表!”看着小杨尴尬委屈的样子,王经理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他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而仅仅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过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王经理的批评可能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因为王经理是在为了批评而批评,这样做是批评下属时最忌讳的。
或许,王经理在狠狠地批评过小杨后,可能自己心中的不满会慢慢减弱,但是小杨呢?王经理并没有顾及小杨的感受。有什么必要发那么大的火气呢?如果真的有必要,为什么不在私下里批评呢?在批评过后为什么不再给小杨一些安慰呢?或许你有太多的问题要问王经理,但是,这些问题你问过你自己吗?或许你就犯过同样的错误。
每个员工都有自尊心和责任心,所以在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斥责的艺术。补救的方法就是让被批评的员工能找回失去的自尊,获得心理的平衡。所以,现在王经理可以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去安慰一下被批评者。
王经理可以让他的秘书去请小杨喝杯咖啡,告诉小杨:这样批评也是为了整个团队的考虑,如果每个人犯了错都不受到惩罚,团队就会乱成一锅粥。严厉的批评也是王经理不得已的办法,实际上王经理心里面也不想这样。
然后,王经理察看一下公司的员工数据,看看今天是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如果是小杨的结婚纪念日或其他节日的话,那就更好了。王经理可以向小杨的家中送一束花,再附上亲自写的贺词卡片。这样,小杨的情绪会平复得多。
但是,这样做仅仅是解决了小杨的问题,如果要避免类似的错误以后再发生,王经理就应当从现在开始,改变一下批评和斥责的方式,三思而后行,在说出斥责的话语之前,提醒自己:批评是为了让员工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且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斥责而斥责。
批评仅仅是促进犯错者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被批评者在得到了这个教训之后,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就可以说批评目的达到了。所以批评的同时最好能对其以后的行动加以指导。对犯错者提供指导也能使他更加容易接受批评意见,所以,最好是双管齐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很有道理,当你的员工把完成的工作交给你的时候,可以肯定地说,他此时并没意识到错误的存在,否则,他就会努力去改正。
所以,在你批评你的员工的时候,你一定要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如果不能让他了解错误的所在而是一味斥责的话,那么,这样的批评只会增加他心中的不满,永远不会达到批评的目的,下次他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很正常了。所以,在批评之前告诉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很重要。
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认为,员工身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他们的羞耻心和责任心。所以,在管理中,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批评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员工自尊心的保护,不能让批评过了头。相反,要注意利用这种自尊心和羞耻心,在斥责员工的时候小心把握分寸,掌握艺术。利用了员工的这种心理,可以让斥责和批评达到目的,使员工能在批评下奋力一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