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称赞一定要有激励效果(1 / 1)

管理人员都很清楚,适当的称赞不但令下属获得“尊重的需要”,而且能够提高下属的工作意愿。但是,什么样的称赞不适当?什么样的称赞才算是适当?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称赞才能形成激励的效果呢?

首先我们来看那些激励效果不好的称赞,看看这些称赞都有什么漏洞。

1.空泛而不着边际的称赞。例如:“老张,你的工作表现好极了!”这类抽象式的称赞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所以很难产生激励的效果。

2.不附加理由之称赞。上一实例中管理者只称赞下属工作表现极好,而不进一步说明它之所以值得称赞的原因,这一类称赞可能令下属觉得管理者言不由衷。

3.对人而不对事的称赞。例如:“你真是一位天才演说家。”这种对人的本身所加的称赞,往往因其夸张,而容易让被称赞者感到恶心或肉麻。

4.针对期望中的工作表现或工作绩效而加以的称赞。倘若管理者只对期望中的工作表现或工作绩效加以称赞,则可能令下属误以为管理者真正要求的工作水平,较期望中的工作水平为低。

5.“三明治”式的称赞,即“称赞—批评—称赞”,通常不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为了让下属较容易接受批评,许多管理者在批评之前往往先对下属施以称赞。而且为了避免因批评而产生不良情绪,他们在批评之后又对下属施以称赞。这种方式之称赞,可能令下属怀疑管理者称赞的居心不良。

6.当下属觉得称赞只不过是为促使他们加倍努力的一种手段时,这种称赞将大大地丧失激励作用,因为在下属心目中,这种称赞只不过是一种“软性的鞭策”,而非真心的表扬。

7.只当自己的上司在场时,才对下属加以称赞。这种称赞很容易被下属视为别有用意。

8.值得称赞事迹的发生时间与称赞时间,其间的差距越大,则称赞的激励效果越小。

下面我们来看看激励效果较好的称赞。

1.具体的与特定的称赞。例如:“老张,今天上午你对前来投诉的顾客,处理方式实在极为得体。”这类具体兼特定式的称赞,使被称赞者极易接受。

2.附加理由之称赞。上一实例中管理者若能继续以:“我之所以认为你的处理方式极为得体,是因为你极具耐性地接纳投诉、委婉地解释补救措施,以及征询顾客的意见。”以这类的话语作为称赞的理由,则下属将因此而体会管理者的诚意。

3.对事而不对人的称赞。例如:“你今天所选择的演说题目,正是听众所感兴趣的。”或是:“你在今天的演说中,对维护工业安全的主张颇为中肯。”这种对事所加的称赞较具客观性,因此也较易令被称赞者欣然接纳。

4.只针对杰出的工作表现或绩效才施以称赞。这种杰出的工作表现或工作绩效,显然要较期望中的工作表现或工作绩效优越,因此针对杰出的表现或绩效施以称赞,将令被称赞者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5.不夹杂批评的称赞较为可信,且较具激励效果。

6.纯粹因为值得称赞而施以的称赞,被称赞者最乐于接受,因为这种称赞是不附带条件的。

7.在值得称赞的时间即施以称赞,而不处心积虑地选择场合,这样的称赞较得人心。

8.实时称赞的效果较佳,这与“趁热打铁”的道理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的对比,管理者应该了解了不同称赞所带来的不同激励效果。在日常的管理中,称赞不能随意,一定要以产生效果为目的,切实让员工感受到来自管理层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