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浙江的天童咸杰禅师,是福建福州人,从小聪明颖悟,长大后出家为僧。他不畏旅途艰辛,到处寻师访道,后来去参礼天童应庵禅师,屡次遭到禅师无理的棒打喝斥,他都忍耐下来,精进向道。
一日,应庵禅师问咸杰禅师:“什么是正法眼?”他回答道:“破沙盆。”应庵禅师听了非常高兴,知道他心里有悟,便以一首诗偈印可了他。偈云:“彻悟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随已四载,诘问洞无痕;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却把正法眼,叫作破沙盆。”
悟道后的咸杰禅师经常随缘说法,点拨学人。
有一天,他上堂对众僧说:“金峰和尚曾说,二十年前,他有老婆心;二十年后,他无老婆心。当时就有人问金峰和尚,什么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金峰和尚说,问凡答凡,问圣答圣。那什么又是二十年后无老婆心?金峰和尚说,问凡不答凡,问圣不答圣。各位在座且道一句吧!”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咸杰禅师环视大众后,说:“要是我,就和金峰和尚不一样,如果是我听到这样的问答,就冷笑两声。金峰这个老汉要是听见,就不会落入圣凡窠臼了。”说完,咸杰禅师就下座了。
养心法语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正说反答,反说正答,你说有,他答空;你说空,他答有,此话在《金刚经》里,发挥得最为淋漓。如佛说波罗蜜,即非波罗蜜,是名波罗蜜;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他不但正说、反说,并且合说;如马克思也有“正反合”的说法。其实,千说万说,不如禅家不说,那又更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