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编印的同时,由我负责监修、慈怡法师担任主编的《佛光大辞典》也同步进行,这套大辞典斥资千余万元,邀集佛、文、史、哲各家学者,以及梵、巴、韩、日各国语文专家三十多人,历时十年编纂完成。一共收录二万二千六百零八条目,七百万字,分十五开本八册,以及十六开本上、中、下及索引四册,两种版本印制装订,便于检读,易于识解。内容、编排的系统条例,被誉为是现代人的“佛教百科全书”。出版后,在一九八九年荣获“台湾优良图书金鼎奖”。
《佛光大辞典》的特点有:晓畅易解、搜集广博、现代佛教名词、旁征博引、文献资料,参阅条例、引而有证、无征不信、图文并茂、索引完备。这是世界的佛教学者所公认最周全,也最精密的辞典,不只受到学术界,也受到一般佛弟子在阅读及研究佛经上的重视。
举例来说,《佛光大辞典》在类别上,收录:佛教术语、人名、地名、书名、寺院、宗派、器物、仪轨、古德公案、文学、艺术、历史变革等;于地域上,收录印度、韩国、日本,以及斯里兰卡、缅甸、东南亚、欧美等各国家地区有关佛教研究或活动资料,乃至其他各大宗派发展、社会现象等,凡具有与佛教文化对照研究价值者,都在本书搜集编纂之列。
佛光大藏经,已出版《阿含藏》、《禅藏》、《般若藏》、《净土藏》、《法华藏》,共五大藏一百九十八册(慧延法师摄)
佛光大藏经
为方便现代人阅读佛教藏经,我于一九五九年起即倡印“每月一经”,将经文标点、分段、分行后,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发行;一九七七年再发起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进行大藏经的分段、标点、校勘、考订、注释、题解和索引等工作。《佛光大藏经》十六部藏由佛光山比丘尼承担编务工作,历经三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已先后完成了《阿含藏》、《禅藏》、《般若藏》、《净土藏》、《法华藏》五部藏。尤其为了因应电脑科技的发展,一九九五年佛光山相继成立“佛光山电子大藏经”单位,投入佛经电子化的工作,二〇一二年还出版了五部藏合一的随身碟,方便佛学研究者往来携带。
《佛光大辞典》光碟版。为令读者更方便阅读佛典,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将近700多万字的《佛光大辞典》制作成光碟,成为佛光山第一本“电子佛典”(一九九七年五月)
此外,也大量搜集近百年以来佛教重要事件、海内外知名佛学学者,具有代表性之论著、学说,以及教界重要人物、寺院道场等。一者表示佛教一切活动并未停留在百年以前,再者也可以彰显当代佛教、佛学具有薪尽火传、承先启后的积极意义。
因此,出版后引起的回响可谓盛况空前,许多学者专家一致评论,辞典中不论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基础工夫,都达到极致,这部辞典的实用性、通俗性与学术性都照顾到了。南华大学蔡瑞霖教授说:“目前汉语佛教辞典,体例最完备、卷帙最庞大、解说最丰富的,以《佛光大辞典》为代表。”
由于《佛光大辞典》出版后风评很好,一九八九年我到大陆访问,时任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赵朴老要求我,希望也能让大陆出版。有感赵朴老对佛教的贡献,他提出这个愿望,我也希望大陆佛教重光,就把八册的《佛光大辞典》交由中国佛教协会在大陆发行,不收版权费。但我说明只限大陆出版,后来在韩国、日本也有版本印行,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