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明先生,一九三五年出生于宜兰罗东。据他自己陈述,从小具有叛逆性格,青少年时期读书,经常被他就读的学校退学,一路从台北念到南部,最后才从屏东师专毕业。他的这些诸多不顺利的过程,让我感觉到,一个学生的成长,应该依个性发展给予适合的学习环境,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用啊!
后来,我知道他也住在宜兰,并发行《九弯十八拐》双月刊,从事文学教育,散播文学的种子,关照一般人所没有注意的课题。黄春明先生说,他受民初梁启超的影响很深,希望透过文学和小说,对社会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一次,我读到他在报上发表的《吃斋念佛的老奶奶》,印象深刻,后来就建议佛光大学校长翁政义博士,邀请他到我们的大学教书。二〇〇八年六月,翁校长以黄春明热爱乡土、从事创意小说文学、儿童戏剧和社会关怀等贡献,要我在佛光大学怀恩馆颁赠学校的第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给他。性格爽朗的黄春明笑说,以他自己的年龄和出身,不敢想会获得博士,倒是可以称他“博土”了,幽默的话惹得大众抚掌一笑。
于佛光大学怀恩馆颁赠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给作家黄春明先生(周俊雄摄,二〇〇八年六月十四日)
他成长过程虽然不顺利,却没有影响他乐观、率真的性格。他说,他自己不适合传统的教育体系,所以走入社会。长期以来,他对老人、儿童、基层人士特别关怀,除了写作,还成立“黄大鱼儿童剧团”,把自己对教育的理念传达给世人。最特殊的是,这些演员来自普罗大众,不分老幼胖瘦、各行各业,甚至家庭主夫、主妇,只要愿意带给大家欢喜,都可以来参与表演。从演员与观众互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经营一个儿童剧团是很艰难的,经费的来源也很辛苦,我看他从未放弃对文教的坚持,依然全心投入。因此,我们的公益信托基金也曾给予赞助。据了解,远流出版公司也协助他印过几期的刊物。其实,像他这样私人发心创办的期刊、剧团文化工作者,政府有关单位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尤其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提倡儿童文学教育,必定对社会的进步有所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