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真是滋养了我一生的成长,
启发我做人要有情有义、
要有正义感、要正派。
我们看古今中外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
就看他们读书的风气。
日本全国上下,
不但在学校里读书、
在家庭里读书,
甚至在火车上、电车里,
都是人手一册。
乃至于到欧美有些国家,
他们的青少年也宁可把买汉堡的钱,
拿来买一本书阅读。
我出生在扬州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因为家里贫穷,从小没有见过学校,也没有进过学校念书,至今连一张小学毕业证书都没有,到了有书真正可以读的时候,已经超过学龄;直到十二岁那年,我在栖霞山剃度后进入栖霞律学院就读,读书成了我生命中的重要资粮。假如说我不读书,现在的情况实在很难想象。
因为对读书的渴望,我向常住争取管理图书馆的工作,借由整理书籍的机会,可以阅览群书;甚至夜晚熄灯后,我还躲在棉被里点着线香偷偷看书。少年的我,也可以说借由这些中国古典小说,如《精忠岳传》、《荆轲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及历代高僧传记、历史典籍等,培养了我许多的观念。历代多少的英雄好汉,经历艰难困苦,无形中都激励我要立志、要奋发向上。读书,真是滋养了我一生的成长,启发我做人要有情有义、要有正义感、要正派。因此,我非常鼓励每个人都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三十多年前,我到日本立正佼成会参观,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说法殿,我看到三个一组、五个一群,大概有好几百人围成一桌一桌地在谈话。带我们参观的人说:“我们立正佼成会就靠这个法座,大家坐在一起谈论佛法。”
他接着又说:“他们有的从很远地方来,他们来了,就是由寺院里资历比较久的长老主持,十个、八个围在一起,有什么困难、不得解决的事情,大家提出来讨论、商量。在这个读书会里,我们不谈金钱、不谈爱情,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谈,因为金钱、爱情容易造成是非,谈佛法、谈困难的解决,必定对自己有所帮助。”
所以,我就想到寺院里,假如有信徒来了,那我们也可以跟他们分享一篇好的文章,彼此作心得交流,或许刚好可以解决他们心中的苦闷,相信信徒也会很欢喜。
我一生就希望成全别人读书,甚至经常想着要如何推动读书。也因此,我从小学校长做起,后来办幼稚园、佛教学院、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在澳大利亚、美国及台湾创办四所大学,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让大家来读书;即使集合百万人心血创办学校,也是想号召大家多读书。也由于自己爱好阅读,体会到文字的影响力很大,因此从青少年起,我就欢喜写作,多年来一直持续不断。
在弘法过程中,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样在全世界各地,建起那么多个寺庙,办那么多所学校?”简单地说,都是因为书把佛光山建起来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像佛光山这么大一块地,我怎么买下来的呢?其实,不是我买的,是玉琳国师买的。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玉琳国师是清朝顺治皇帝时候的人,他怎么会在现代买地呢?实际上,是我写《玉琳国师》这本书的版税买的。六十年来,这本书翻印了不只五十版以上。
“二〇一二年全民阅读博览会”读书会家庭在佛陀纪念馆室外共读,心内的世界如同心外一样开阔(二〇一二年七月八日)
“那么,大悲殿是怎么建的?”我也告诉大家,那是观世音菩萨建的。因为我曾学了三个月的日文,尝试翻译一本日文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取名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也不晓得印了几十版,我就把所得版税拿来建大悲殿了。
也有人说:“你的大雄宝殿建得不错呀!”连圆山饭店过去的负责人蒋宋美龄女士都曾经看过大雄宝殿,感到非常雄伟高大,她问我:“你是怎么建的呢?”我说那不是我建的,那是释迦牟尼佛建的呀!”人家大概会觉得很奇怪,怎么释迦牟尼佛会建佛殿呢?
这是因为我写了一本《释迦牟尼佛传》,这本书出版也有五六十年了,至少有一百版以上了,我就把版税拿来建大雄宝殿。因此我常常告诉大家,不要把佛光山看成钢筋水泥,要当作是书本,从书的价值来建立一座佛光山。
此外,佛光山早期有一群青年跟随我出家,像慈庄、慈惠、慈容、心平等人,他们是怎么来的呢?也是因为我教他们国文、跟我一起读书,受我的影响,而成为佛教徒。
我们看古今中外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就看他们读书的风气。日本全国上下,不但在学校里读书、在家庭里读书,甚至在火车上、电车里,都是人手一册。乃至于到欧美有些国家,他们的青少年也宁可把买汉堡的钱,拿来买一本书阅读。
中国古代自从文武、周公、孔子提倡学术、诗书、礼乐以后,改变了社会的风气;甚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都为中国社会提倡文化建国的伟大力量。
“二〇一二全民阅读博览会”举办好书见面礼活动,一千六百位爱书人拿出好书跟伙伴交换,书香弥漫佛陀纪念馆大觉堂
我们举看历史上的朝代,从唐宋以后,出版物兴起,尤以清朝乾隆敕编的《四库全书》为最,佛教多种的藏经,特别是康熙年间刊刻的《龙藏》,浩浩****涌现到社会民间,成为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历代宫廷御刻的藏文大藏经。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流行着“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书多不读”的习惯;甚至过去还有一些不喜欢读书的懒惰人,常挂在口边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过新年。”像这样一年一年反复浪费时光,就没有成就。
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可以树立形象,借由读书可以认识自己,也能扩大自己的世界,增广知识与见解,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读书,不仅肤浅无知,全身充满俗气,活着像行尸走肉一般,又好像吃饭没有菜肴一样无味。
读书就像是在阅读人生,天下远见杂志创办人高希均教授说:“要把家庭的酒柜变成书柜。”这个理想很好,酒会伤害人的身体,让人迷失自己,就是做事情,也是做了以后就没有。唯有读书,知识永远是智慧,读过了,知识永远会存在你的心里,即佛教所说的八识田中。读书的种子,会埋在我们心里,因缘聚会时,它会成长、开花,也就是所谓“开般若花,结般若果”。
二〇〇一年我在澳大利亚弘法,繁忙之余,不曾忘记必须推动读书会。尤其佛教徒没有读书的习惯,整个华人阅读的风气也不盛,虽然自己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怎样推动读书会也不是很有经验。不过,总有很多榜样让我依样学样,过去有私塾、书院、补习班、义学等,我想推动读书会只要有人,应该就不难了。
于是在澳大利亚我就提议起草读书会的章程办法,从填表、报名、审核通过后,就可开始运作。其相关章程办法,在此一并提供如下,若有心人看到,有意依此办法成立读书会,我们也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