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概指一个人的意态、气度和情绪。除了呼吸的空气外,每一个人体内都有血气或元气;一个人的才华,称为才气;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魄称勇气;刚毅不屈的气概,是骨气;对人有礼是客气,骄矜傲慢是骄气;脾气不佳,遇事容易动怒是火气。
俗谚说:“人争一口气。”可见“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气调不调,对健康、人格也有关系。所以,佛教参禅打坐修行,除了调身、调息,也注重调气。人最好保持平和之气,随便动气,将有五种缺陷:
第一,害愁则气结
一个人有喜欢忧愁、生闲气与闷气的忧郁性格,就好像心腹中打了结。面常带愁容,不仅旁人瞧之不喜,就中医的看法,他终久也会生病的,因为气血不通,郁积不开,就如阻塞的水沟,将会蚊蝇丛生,臭气冲天。
第二,愤怒则气逆
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生气、骂人,人在发脾气时,都是面红耳赤,就表示这时候气不调和,逆其道而行。就如火车不是顺着轨道走,又如汽车逆向行驶,这是相当危险的。常听到有人一气之下,血压急遽升高,而赔掉一命,真是不值得!
第三,恐惧则气陷
大家都知道,狗害怕时,尾巴就垂下。人也一样,一旦恐惧害怕,气就陷落下去,心就不安了。恐惧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会障碍学习效果;会让人自觉气短,没有足够的信心完成目标;万一生病,恐惧心也会阻碍康复能力。切莫让恐惧主导你的心灵。
第四,拘迫则气郁
拘迫犹如坐牢,被拘禁的人,活动空间只有六尺见方,失去自由,不得自在。心里拘迫,气就郁结,大有志不得伸之叹,郁郁寡欢。如果觉得自己常有拘迫感,不妨学习布袋和尚,以“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游戏三昧来看待人生。久之,就懂得如何海阔天空、悠游自在地过生活。
第五,急遽则气耗
处于现代社会,凡事求快,说话连珠炮,吃饭找快餐,处理事情风风火火,走路三步并作两步。太着急、快速,会消耗太多的气,如果又不重视养气,消耗的元气不补充,体力就会急速耗损。其实“事缓则圆”,将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列,再按部就班地处理,反而能够圆满完成,也不会造成身体太大的负担。
气的运行顺畅与否,与身体健康关系甚为密切。气行不畅有五大缺陷,应慎防随便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