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澳洲本土及不丹、巴西、加拿大、中国、刚果、法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荷兰、斯里兰卡、坦尚尼亚、泰国、英国、美国、孟加拉、瑞典、越南等国家的僧伽及佛教团体代表,共计五十人,今起一连三天,在南天寺参加由佛光山国际佛教促进委员会所主办的“国际僧伽讲习会”。
在我出家的五十五年岁月中,一再挂念的就是如何让佛教普及世界各地,以获得信仰上的共识。虽然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教主——佛陀,共同的教义——三法印、四圣谛等真理,但除此之外,在服装上、制度上、戒律上,仍有很多不同,因为不同,各地区形成不少宗派,在各自发展下,自然就不会团结。
如何在各个不同的宗派中,取得相同点,是举办僧伽会的主要目的。现在的佛教徒都各自执著自己的所行是最高、最好、最标准、最合乎佛法,但若得不到大众认同,也没有用。
佛教过去重在出世及隐居山林,所以与社会大众有距离,如何将佛教统一、团结,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我一再想把艰深的佛法大众化、通俗化、文艺化,让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皆拥有佛法。明白说,要让佛教适应时代,必须要有一番革新,才能适合大众的需要。
佛法的真理是不会变的,但弘扬的方法,可以依大众的需要而有所不同。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地球村”的时代,已经不是站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眼光思考的时代,是以整个地球为舞台的时代,举办“国际僧伽讲习会”的目的,就是将全世界佛教各教派集合在一起,彼此融和交流、交换意见。
几年下来,参加的国家及人数年年都在增加,我的理想是回到佛陀时代四姓出家同为释姓的时代,如此才能以地球为舞台。希望在这几天的讲习会,共同结合大家的智慧,遍布到地球每个角落。
我有一个理想,希望集合南北传的僧众领导人,一起到印度鹿野苑传一次比丘尼戒法,重新树立在南传佛教失传已久的比丘尼戒法,也让世界各地的比丘认同,就如同佛在世时的七众弟子。而这个共识则有待参与此讲习会的僧众,回到原居住国家去宣导。
为感念服务的义工,对这次南天寺佛像开光典礼的尽心,晚特备简单茶点,慰劳大家。
做义工外表看起来是在帮别人做事,但内在所得到的欢喜、安乐和功德是无限的。如何做好一个义工?
1.要有表情、音声、动作、笑容,并懂得赞美人,在辛勤的工作中,能加上这些“色彩”,缘自然越结越广。
2.佛法讲究的是应机说法,所以在服务中,要能不忘对方的需要,解决对方的困难。
3.肯将时间、力量布施出来,才能将欢喜布施给人,不能舍者,如何给人?在佛门布施的等级分为出钱、出力、出口讲好话,更上一层便是将心给了南天寺。
4.身为义工,不仅要时常不忘给对方利益,还要做义工的义工,因为义工非客人,是南天寺的主人,要主动接引更多的义工,在给人方便中,自己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