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六日 星期六(1 / 1)

清晨三时不到就醒了,时差尚未调适过来,往往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作息。记得这一次到西来寺,在飞机上服务的空中小姐都很热诚地招呼我,邀请她们抵洛杉矶时,到西来寺参观,但她们表示长途飞行很累,一旦飞机着地,就困得只想睡觉,没有兴致出去玩。

我忍不住问道:“白天睡觉,半夜醒来没地方去做什么?”空中小姐的回答是,看看书或听听音乐……爱迪生曾说:“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与宗教观念的享受”,怪不得有很多人依此为忠诚的伴侣。可惜我一生不好音乐,不过在这夜半时分,闭目打坐,让性灵遨游于法界之中,是平时难得有的享受。

中午,会见由基隆来的张凤美及台南、台北等多批信徒。

依馨已获硕士学位,由日本回山销假。

今为在家戒子们开示“观念”的问题——

观念如照相机的焦距,焦距不正拍出来的影像就模糊不清,故最能代表佛教实践法门的八正道中,“排名”第一的“正见”,教导我们观念要正。如:

一、对修行的看法:修行非要离开社会,跑到深山、寺庙闭关才有修行,也非衣着破旧、不要家庭和财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哪一样东西不跟国家、社会、家庭、朋友有关系,故修行要在众生身上求。修行要从佛心去修,与佛接心,与佛共愿,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要将自我的修行意义放大。

二、对神通的看法:修行千万不要存有神通的观念,神通之道非人人可行,除非具足大慈悲、具足清净戒、具足大忍者,才可以有神通。而懂得神通的人,到处皆是,如水可止渴,饭可止饥。神通敌不过业力,也非究竟之法,为佛所不允,故学佛不要迷信神通,平常心是佛法。

三、对慈善的看法:佛教之不同于一般慈善机构,乃在于可以净化人心,解决人的生死烦恼。而慈善只是佛教事业的一部分,佛教徒不关心文教事业则易沦为世间的人天福报而无法提升,因财宝布施使人用之有尽,而法财则受用不尽。

四、对跑道场的看法:跑道场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将是非搬来搬去,功德没有修好,反而造了许多口业。故不要将修行当成是应酬,护持道场要专一,不要盲目的跟在别人后面跑。

正确的观念对修道者很重要,人的迷悟只在一念之间,圣凡、善恶、苦乐也都是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有天堂与地狱、有善有恶,所以修行要珍惜观念,观照这一念很重要。

当然,真正的佛法没有所谓男女、老少、善恶、苦乐等差别相,只要心好,世界无所谓不好。

晚,七时,为出家戒子们上课。

在家人过的是人世的红尘生活,一切都从“有”去需求;出了家则要过清净的出世生活,一切从“无”去进入,故舍俗入道,要建立佛道的新思想——“十无生活”:

1.无财之富。

2.无求之有。

3.无情之慈。

4.无欲之乐。

5.无住之家。

6.无安之处。

7.无人之众。

8.无悔之心。

9.无聪之慧。

10.无功之德。

十时,与引礼法师们座谈,彼此交换带班的心得,我也提供一些意见,祈盼戒子们都能很快熟悉环境,静下心来,珍惜这三个月“行解并重”的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