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往生犹如移民(1 / 1)

人是死不了的,就像木柴烧火,一根木柴烧完了,又再烧另外一根木柴。一根一根的木柴虽然不同,就好比人生的阶段不同,但生命之火是一直燃烧不熄的;又好像我们手上挂的念珠,一颗念珠、两颗念珠……当你拨数到一百零八颗的时候,它又会再回过头来。生命也是如此,一个阶段连着一个阶段,就像是一颗一颗的念珠,所谓“六道轮回”,就是这个意义。所以,面对死亡,我们应该要看得很平淡。再说,也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本身的“机械”老朽了,必须要更新,而希望死亡。就像衣服旧了,当然要换新的;房子坏了,当然要重建,人的死亡就如同换衣服,就如同重建房屋,不值得大惊小怪。

人之所以畏惧死亡,就是他不知道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感到畏惧。假如你知道人死亡了以后,还会再来人间,就不怕了。像我,一再认为我还会再来做和尚,甚至,我也曾经劝天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教说:“来生,你还是去做主教,我也再来做和尚。”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目标,就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单国玺枢机主教在癌症末期时,还做了一次“生命告别之旅”,真正表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

大师应邀出席单国玺枢机主教《生命告别之旅》新书发布会,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右)主持座谈会。2008.9.11

此外,我觉得人之害怕死亡,除了不知道自己死了要去哪里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把这个身体的器官功能的停止当作是一种死亡,也就是说,身体能够活动叫生,身体不能活动、呼吸叫死。这是一般对生死的定义。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命是不死的,它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而已。就像是水,同样的水,放到冰箱,可以是冰水、冰块,加了粉,可以变成是布丁、粉圆,蒸发到天空,可以是云层……,水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也就是说,虽然外在流转的形体不同,但是,生命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只是因为缘分的关系,到不同空间不同示现罢了。

总之,死亡就相当于现在的移民,从这一个县城搬迁到那一个县城,从这一个国家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当然,你要移民,也要知道自己的资本如何,假如你的资本很多,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可以购买华屋大厦,一样地享受荣华富贵;假如你的资本不足,移民到另外一个区域,穷愁潦倒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我们在生死之前,就等于在移民之前,要先做好准备,了解自己未来的资粮丰富不丰富。假如说,你在死亡的时候没有目标,或者也没有资粮,就好像犯了法要充军,究竟要充到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当然会感到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