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佛灯光 缝纫机上写书(1 / 1)

大师就着小小的裁缝机写书

贫僧二十六岁到了宜兰,一生没有用过电灯的我,忽然在宜兰市区龙华派的雷音寺这间小庙的佛前,有了一盏每个月缴交台币十二块钱的照明电灯,等到晚上九十点钟,信徒解散后,我跟佛陀要求,分一些灯光给我。那个时代,民间还不可以私人接电线。电线不够长,我只有把灯泡拉到寝室门口,一半可以照亮佛殿,一半可以让我在缝纫机上写下《玉琳国师》和《释迦牟尼佛传》,但房门就关不上了。

在此之前,我虽然出版过《无声息的歌唱》、《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但是并没有太介意它们的销路;到了这两本书,虽然不敢说洛阳纸贵,销路却是一直很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的读者,都是几百本、几百本地购买。直至如今,这两本书不但是畅销书,也是长销书。

《释迦牟尼佛传》

《玉琳国师》手稿

《玉琳国师》

《无声息的歌唱》

我的经济因为这两本书有了些许改善,自觉有些得意,就拿着书到台北重庆南路各家书店,请他们代为流通。没想到,无论我怎样央求,那些书店的老板都不肯接纳,他们说得也对,佛书没有人看,也没有地方放。甚至我跟他们说,书给你们,卖了钱都归你,我不收分文。他们还是推辞说,佛书没有地方放啊!最后,我只有扫兴而归。

贫僧在宜兰念佛会初期时,吃饭的桌子,是由两片木板临时组合起来的,筷子经常从中间的缝隙里滚下去。汤匙是自己用铁皮手工敲打做成,质量很轻,微风一吹,都会把汤匙吹落在地上,捡起来还可以用来喝汤。睡觉的床铺,是由竹子编成的竹床,只要一坐上去,就会吱呀吱呀作响,几米外都能听到。记得一九五三年,严长寿先生的尊翁严炳炎老先生,他非常爱护我们青年,有一次到宜兰来看我,和我同榻而眠,我告诉他:你可不能翻身哦!不要让竹床的声音给外面的人听到了。前不久,我把这事告诉严长寿先生,他也对当时艰难的生活,唏嘘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