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没有罣碍过衣单,但年轻人的肚子总觉得经常填不饱。栖霞寺是一个穷寺,本来就没有条件办学安僧,但由于家师和那许多重要职事热心佛法,荷担如来家业,而办起了律学院。那时候,正在抗战期间,经常锅里的水已经滚沸,却还没有米可以下锅,等待着常住的职事到街上赊借一石米粮回来。
当时,一年四季,很少吃到一餐可口的饭食。有时,中午过堂的一饭一菜,菜碗里的菜叶子很少,浮在汤水上的小虫子却很多。说一句夸张的话,用吃的菜汤去洗衣服,也不会把衣服洗脏。可怜我大概由于没有油水,每一餐饭食没有个六、七碗,不会有饱足的感觉。
那个时候,每天三餐我们吃的都是豆腐渣,豆腐是留给客人吃的。如果豆腐渣在锅里炒一炒、烤一烤倒也还好,但我们库房总务总是把它放在太阳下晒一晒,然后用盐拌一拌给我们食用。晒的时候,鸟雀来吃,昆虫也来分食,到了我们吃的时候,经常掺有鸟雀的粪便、幼小昆虫的尸体,甚至有时候,臭气难闻,也只有憋住气吞它两口,因为知道人总需要一点咸味。这就是我在栖霞山参学六七年的岁月。
十八岁贫僧负笈镇江焦山佛学院,生活大有改善。当时有一句歌谣说:“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海会寺哩啦腔。”意思是说,你盘腿盘得好,要能够一坐两、三个小时之久,才有资格进入金山江天寺禅堂;在扬州高旻寺打坐,一支香也要数小时。常州天宁寺三餐的饮食供应有水准,焦山定慧寺每一年要打七个禅七,共七七四十九天,晚间的大板香,在禅坐一小时四十五分以后,会分给每个人一个菜包子。我们年轻的学僧,哪里懂得什么参禅悟道,只为了吃那个菜包子,除了白天的坐禅以外,甘愿每天晚上都坐上那支一小时四十五分的“大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