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婆媳之间的问题,也有一则趣闻。有一户人家,因为端午节到了,婆婆就对媳妇说:“媳妇啊,端午节到了,你要包粽子。”媳妇一听,现代的女孩子,哪里会包粽子,但婆婆的话,也不好拒绝,就非常辛苦地跟别人请教、学习。
到了端午节晚上,好不容易粽子包好了,就在粽子快煮好的时候,她想告诉婆婆,可以吃粽子了,却听到婆婆在客厅里打电话,仔细一听,婆婆在电话里说:“女儿啊,你的弟媳妇快做好粽子了,你赶快回来吃粽子喔。”
媳妇一听,顿时生起瞋恨,无明火燃烧。心想,我这么辛苦、艰难地包粽子,你一点都不帮我,现在粽子好了,就叫你的女儿回来吃粽子。媳妇非常不服气,把围裙一解,厨房门一关,就回娘家去了。
大概娘家也不远,回到娘家,进了门,看到妈妈正拿起电话,一看到她回来,就说:“女儿啊,你回来得正好啊,我正要打电话告诉你,你嫂嫂的粽子包好了,叫你回来吃粽子呢。”这个女儿一听,顿时明白,原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母女是母女的感情,婆媳是婆媳的感情,不是不好,只是亲密程度不同。
从包粽子的故事,我们看到中国婆媳之间的问题,都是由于互相不了解,互相计较,互相比较,产生了许多问题。佛教也有一个趣谈。
有一个信徒,来拜访一间寺庙的住持,年轻的住持在接待他跟他谈话的时候,身边站了一位老和尚。年轻的住持跟老和尚说:“你去倒茶,请客人吃茶。”这个客人也有信仰,心想,怎么这么年轻的住持态度这么傲慢,对年老的师父口气那么不好,心里就有了成见,但自己是客人也不好说。
正在忍耐的时候,年轻的住持看到老和尚泡茶来了,他又说:“你去切一盘水果来,请客人吃。”老和尚称是,就去切水果。信徒很想发作,但是也不好意思,谈话就草草结束了。
这时,年轻的住持对老和尚说:“等一会儿,你带客人去吃饭,我先去办别的事情。”年轻的住持走了以后,信徒趁机就问老和尚:“刚才那个年轻的住持,是你的什么人?”老和尚回答说:“他是我的徒弟啊。”
信徒一听,很惊讶地说:“既然是你的徒弟,怎么对你这么没有礼貌?”老和尚就说:“不会啊,我的徒弟对我很好啊!”“怎么好?你看,他叫你去倒茶。”老和尚说:“是啊!倒茶很简单,他没有叫我烧茶,烧茶就比较辛苦了。”“可是他又叫你去切水果。”老和尚回答说:“是啊,他只叫我切水果,没有叫我种水果,种水果就很辛苦了。”
这个信徒一听,觉得奇怪就问:“你们寺院究竟是师父大,还是徒弟大?”“出家人还谈什么大小,都一样共同为常住服务。他年纪轻,做重要的事情,我年纪老了,就倒倒茶、扫扫地,做一些轻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