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宜称谓 是尊敬是礼节(1 / 1)

在佛门里,为了这个称呼,也经常有一些纠纷。就例如,慈航法师都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比较亲切。“老师”的称谓也很平常,但是佛教界就批评他,不应该称作“老师”,甚至不谅解,一听到青年们称慈航法师为“老师”就不高兴,而把那些青年排拒于门外。其实,小学里的教师也称老师,幼稚园的教师也称张老师、陈老师、林老师,为什么慈航法师不能称“老师”呢?

又如印顺法师,他实在对原始佛教的论典有研究,应该称他为“论师”;不过,也是因为他的学生弟子很多,就尊他为“导师”。这“导师”也没有什么异议,像现在学校里,也有高一班的导师、高二班的导师、高三班的导师,但印顺法师在被称为“导师”的时候,佛教界也有很多的批评、议论,甚至反对、不以为然。其实有何不可呢?学生愿意以印顺法师做导师,为何不能称“导师”呢?是他不懂,还是疑忌别人受人恭敬呢?

说到受人恭敬,不管什么称谓,都不是自己擦粉装饰,而是要别人愿意尊敬你是哪一种称呼。因此,像在大学里教书,我们称他教授、先生或老师,他也不以为忤,只要适合你,称谓是一个尊敬的意思。而每一个称呼,都有一个当时的情况,例如一名女士,我们可以称她为夫人、太太、小姐,无论怎么称,应该都是平常的事情。

以上述的这些例子,我就跟佛光山的徒众讲,你们再想另外一个职务来称呼我,不要称我大师,这个称谓会为我招来许多麻烦。但徒众们想了想,说:“我们不称你‘大师’,不知道该称呼什么了。如果称呼你师父,我们煮饭的有饭头师父,煮菜的有典座师父,做香灯的有香灯师父,做园艺的有园艺师父……通通都是师父,又如何分别呢?还是请你慈悲,让我们称你‘大师’吧!”我就这样继续被称作“大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