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观(1 / 1)

所谓佛教现代化,目的就是要将佛教慈悲、容忍的精神,提供给社会参考,希望社会遵循佛教的平等法、因缘法、因果法等真理原则,使人间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如果透过佛法的指引,而能充实世道人心的内涵品质,提高精神层次,那么佛教对于这个时代、社会,才有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要弘扬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佛教现代化》

如何建设现代佛教?我们认为应学习佛行,学菩萨行,以人间进取的精神,来建设佛教;以乐观喜悦的说理,观机逗教,使众生同沾法益,悟佛知见;以资生利众的事业,恒顺众生的需求;以悲智愿行的性格,落实人间,使人间社会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现代佛教的建设》

民间有些宗教,虽然没有深奥的义理,不能让人接触到真正的信仰,但有时候迷信也有迷信的力量。例如:有些人迷信,只是基于行业的规矩,尊崇该行业里最有成就、最崇高、最圣洁的一个人物,把他神格化,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种精神崇拜意在提升自己,而非装神弄鬼,自然也有它可取的价值和力量。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世间的宗教很多,信仰宗教要能增加道德、要能消除烦恼、要能安心立命;能使生活有安定力,能增加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气,这才是正当的宗教。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失败、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以宗教信仰为精神归宿。许多宗教,总是教人把希望寄托于渺不可知的未来,因此宗教遂被一些自许为受过现代科学新知洗礼的知识分子,嗤为不能解决根本病痛,只是暂时麻醉神经的鸦片。其实宗教,并不是叫人逃避现实,躲入未来世界的象牙塔里,而是勇敢地面对当前的痛苦,并且找出离苦得乐的方法。宗教对于未来,虽然有美丽的蓝图,但是更注重现在世界的开发、完成。

——《人间佛教系·人间与实践·佛教现代化》

历史上,佛教曾经举办不少义学,礼请名师大德教育失学的人,为国家作育英才,也提供各种医疗救济、教育、文化事业,造福社会。今后,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经济利益、幸福快乐有所增益的事业,如农场、工厂、公司、银行等,佛教徒都可以去做,这就是“普济群生”。现代佛教种种事业,要合乎现代大众所需。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现代佛教的建设》

以观音的慈悲,给众生方便,为众生服务;以文殊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出迷途,获得光明;以地藏的愿力,使佛法进入每个家庭里,传遍世界每个角落;以普贤的功行,契理契机,随顺众生,行难行能行之事,让人间充满欢喜平安。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现代佛教的建设》

信仰宗教,能够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宁可不信,千万不能邪信。信仰错误,就如走差了道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佛教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姑且不说其他,只要社会中有一人守五戒,则一人健全;一家守五戒,则一家健全;一个机关守五戒,一个机关健全;一个县市守五戒,整个县市就健全。推而广之,对社会国家就有无量无边的贡献。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十数佛法》

在各种信仰中,正信的宗教给人的力量最大,对正信的宗教一旦产生了信仰,则对于人生一切的横逆、迫害,不但不以为苦,并且能甘之如饴地接受。宗教信仰的力量,使我们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致命的打击;使我们有宽宏的心量,包容人世的不平,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运。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命运》

护法,就是保护、维持正法。护持佛法的方式很多,诸如建佛寺、塑佛像、印经典、弘佛法、护教难、施财物、当义工等,只要对住持三宝、弘扬佛法有助益的事,都是护法的表现。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的护法信徒》

自古以来,许多信众勇于护法,乐于护法,但是缺乏正确的认知,以致于无法达到护法的目的,或局限一隅,或导致纷争。因此,我们应具备护法的正知正见:

1.护教重于护寺:护持整个佛教比护持某个寺院重要。

2.护佛重于护神:护持自觉觉他的佛陀比护持有求必应的神明重要。

3.护法重于护人:护持佛法弘传比护持某位法师重要。

4.护众重于护私:大众福利比个人私情重要。

5.护道重于护情:护持有道者比护持私交者重要。

6.护小重于护老:护持青年佛教比护持老年佛教重要。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的护法信徒》

佛教的信仰,念佛拜佛,都建立在尊重上。没有尊重,彼此猜忌,彼此轻视,怎能和平相处?信徒尊重三宝,佛教才能和平有序。没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欲图持久之和平,必须建立尊重之心。佛门大众若能互重互敬,团结一致,则祈愿世界和平,当非难事。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和平》

长久以来,由于政府未能制定一套健全的宗教管理办法,造成佛教在行政、寺务、文教的推展上阻碍重重。尤其将佛教与只管烧香拜拜或没有因果观念的邪教一起管理,更使佛教蒙受莫大的伤害。好不容易现在有了立法之议,却引起一些纷争。我认为给宗教团体一个明确的法人地位,保障宗教的利益,并修改宗教团体法中对宗教不切实际的规章,那么“有法总比无法好”。有法,才有保障!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立法的目的,旨在让制度化的宗教更如法,让非制度化的宗教走向制度化。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实在要感谢基督教在宪法中所争取的“信教自由”。所以在数十年前,我就一直希望佛教界有人出面召集,透过大家座谈、研究,达成共识后,研拟出一套对提升信仰有帮助的“宗教法”,不仅对净化人心、社会教化有正面的影响,甚至对结合宗教界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的安定,都将是一大贡献。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在佛教里,吃饭时都是供养一切众生;获得一丝一缕时,都要感谢十方大众的因缘。佛教提倡平等,佛陀视一切众生都如爱子罗睺罗;佛教更重视一切生权的维护,所以佛教自古以来不曾引发世界战争。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慈悲就是情爱的升华,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爱;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就是爱。爱就是为了你好,爱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给你自由,要给你方便。爱是美的,爱是善的,爱是真的,爱也是净的。佛教本质上即是慈悲与净爱。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自古以来,有人类便离开不了宗教。宗教的重要,在于能领导生命的大方向,能将生命之流的过去、现在、未来衔接,所以人人都应该有宗教信仰,有信仰才有规范与目标。信仰是道路,信仰是纪律,信仰是秩序。宗教代表真理、代表真善美。但是,若说有宗教信仰的人就全都是好人,这也未必!人,总是贤愚不等。只是有个宗教信仰,就有目标,就有规范的力量,在自我的心中就有一个主,所以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宗教的价值在于净化人心,寺院有功于公益者,不光是指捐款而已。政府一般只奖励捐财的慈善团体,下焉者,会使宗教沦为慈善机构,不能发挥宗教净化社会人心的功能;更有甚者,不肖者可借受奖之匾额作为敛财工具。因此唯有透过立法,把对于文教有功者纳入奖励对象,才能提升宗教的信仰层次。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宗教与政治自古以来即有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联性,宗教没有离开过国家,国家也需要宗教对社会的辅佐教化。诚如东晋道安大师曾说“不依国主(国法),佛法难立”,宗教应受国家法令的规范与保护,就像建筑有建筑法规,医师、金融、教育、出版等皆有其法令规范。虽然宗教原本已具有自律的内涵,但社会的生活又何能独立于法律之外?所以透过宗教立法,保障宗教权利与地位,使其正常发展,这是法治国家一致的作风。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所谓异教,是表示跟我的信仰不同,例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民间信仰、一贯道、天理教、轩辕教、统一教等,也没有骂人的意思。我认为不管任何宗教,只要迎合人心,适合大众,就有人信仰。宗教彼此间应互相尊重而非反对,在弘扬佛法的前提下,对异教要有包容心,而非排斥、对立。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所谓“正信”的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必须是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必须是经过举世共同承认确实存在的,必须是具有高尚品德与圣洁人格的,必须是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如此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们信仰、皈依的对象。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早在数十年前,我们就具函向政府提出反映: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借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圣经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提升宗教信仰的层次。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宗教基本上可合可分,有些地方可以合,有些地方必须要分。教主不能合,耶稣就是耶稣,佛祖就是佛祖;教义也不能合,就好比文学就是文学、科学就是科学、医学就是医学,天文、地理,性质也不一样,根本就不必合!但是教徒可以互相来往,彼此可以做朋友,你信天主教、基督教,我信佛教、道教,我们可以在一起谈话做朋友,彼此可以互相来往。也就是说,你尽管信你的教主,但我不能信。好比你的爸爸,不是我的爸爸,我把你的爸爸当成是我的爸爸,这就不伦不类了,所以是行不通的。因此,各人的教主,就归各人去礼拜,不必一定要“同”,让它各自存在,各具特色,不是更好吗?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宗教如艺术,人在生活中离不开美感。因此,尽管有很多人平时不信仰宗教,但是一遇到急难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便是“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可见佛教信仰的重要性。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佛教徒拜佛,不是盲目的崇拜偶像,而是与佛接心的过程与方便。当他借着香与佛菩萨来往,“香”就如现代的电话,是表达情意的方式。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有人问:不信宗教的人会死,信仰宗教的人一样也会死,那么为什么要信仰宗教呢?须知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他有信仰宗教的情操,有信仰宗教的修行,就能增加自己面对生死的智慧与力量。他能认识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例如把死亡当成如同回家,所谓“视死如归”,不是很安然,很快乐吗?所以,佛教的种种修行法门,如果应用得巧妙,不但生活里没有忧悲苦恼,即使面临死亡,也能无忧无惧,这就是信仰的好处,就是修行的利益。

——《普门学报·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虽然彼此信仰的对象有别,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的各种神祇等,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规划出来的“本尊”,名称虽有不同,意义却是一样。由于各人心中各有本尊,所以不管耶稣、穆罕默德、孔子、上帝、关公,认定就好,不要互相排斥,也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别人。宗教之间应该要融和,大家和平共存,才不会失去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本质。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有人质疑,“九一一”事件发生时,上帝在哪里?其实说来,这不应该责怪上帝,因为信仰不能把一切责任都交付给别人来负担,自己的业报因果也有关系。现代的宗教信仰,应该从对“神”的依赖,走向对“人”的关怀。依佛教的教义来说,人人都是上帝,人人都是佛祖,世间上的幸与不幸、好与不好,都有往昔久远以来的“原因”(业),一直到今日的“结果”。所以,因缘果报包括上帝、包括佛祖、包括我们自己。

——《普门学报·九一一事件之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报道》

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槃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而学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开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做佛;唯有自己做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普门学报·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人间佛教并非新创,而是释迦牟尼佛一脉相承的教法,乃从净化心灵根本之道做起,但并不因此而偏废物质方面的建设,而是教人以智慧运用财富,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从而建立富而好礼的人间净土。

——《星云日记》

台湾的宗教信仰相当自由,尽管大家的信仰有所不同,但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却是一样的。因此,不论什么宗教,都不应只是自立门户,所谓“宗教无国界”,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宗教家应该要走出去,加强宗教之间的友好交流,突破传统弘法方式的窠臼,如此,才能将宗教教化的功能充分发挥。

——《星云法语·走出去》

不管是信仰哪一种宗教,都必须具备共识,才能算是一个宗教徒,才能称为宗教人。什么是“宗教人”的共识呢?即以慈悲济世为宗旨,以共享和平为目标,以参与善事为方便,以发扬人性为努力。

——《星云法语·宗教人的共识》

佛教的特色在于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创立僧伽教团,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阶级的不平等,而提倡“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佛陀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发出金刚一般颠扑不破的宣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揭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同体平等精神。我们的教主其实就是“同体平等”观的倡导者、推动者。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佛教的传播,虽然其根本教义是不容改变的,甚至戒律也有其坚持。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日本、韩国,就是北传佛教;传到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泰国,即成南传佛教;传到新疆、西藏、蒙古,就是藏传佛教。这是因为气候、地理、风俗、民情不同,所以要随顺世间。传播佛教要尽量发心落实本土,如米谷果蔬都有不同的品种,要让佛教在各地也有不同的特色。除了根本教义不变以外,都应该随顺当地风俗民情的需要,容许这些差异的存在。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所谓“本土化”,是奉献的、是友好的、是融和的、是增加的,不是排斥的,不是否决的。因为佛教不是用来做为侵略他国文化的工具,而是要同体共生,共同发展,共存共荣。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过去,北港天后宫想要参加中国佛教会,但不获准许。我建议主事者应当慎重考虑,因为中国人向来拜妈祖的、拜城隍的,甚至信奉一贯道的,都称自己是佛教徒,可见他们都将佛陀视为最高的信仰,佛教应该摄受他们,为他们定位。像佛陀时代拜火教的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信奉怀疑论的舍利弗、目犍连,率领众弟子们皈投佛陀之后,佛教马上就多了一千两百五十位生力军,他们在佛法弘传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陀教舍利弗、目犍连必须尊重他们过去的外道老师删阇耶毗多罗尼子,教师子将军应继续奉养他以前的外道老师,凡此不但无碍于佛教的发展,反而更让人敬佩佛陀的通情达理,这不正是“人间佛教性格”最好的写照吗?

——《如是说》

中国有儒、释、道三教,西方有天主教、耶稣教。儒家讲修齐治平,可纲维人伦,等于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稣教主张升天,等于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讲返璞归真、清静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思想。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问题,主张“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业,进而实践菩萨道的慧业。

——《如是说》

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

——《如是说》

皈依三宝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一种尊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样可以礼拜神明。不过,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一念往生”,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因此,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

——《如是说》

经典中常可以看到佛陀倡导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四姓平等的思想,可见十法界一切众生的本质是平等无差的。然而,这世间无论在哪里,都会有权势大小、财富差距、出身高低,甚至教育悬殊等的种种差别,到处都可以看到因不平等而引发的怨怒斗争。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习佛陀打破阶级差异的勇气,常怀众生平等的慈悲智慧,为社会建立平等的制度,为世界建立平等的秩序。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人人平等,这世间必能像大海包容百川,相互融和,同一法味。

——《如是说》

世界各大宗教,都是以善为出发点,只是教义的层次有所不同,正如学校有小学、中学、大学的等级不同。在多元化的人间,宗教能肩负起导人向上、向善的责任。

——《如是说》

过去佛教给人的感觉是消极、迷信、落伍、闭关、灰色、暗淡,充满了苦行的色彩,这实在是对佛教的一大误解。今日佛教徒应该把积极、乐观、正信、进步、多彩多姿的佛教呈现出来。我们唯有不断地改革,树立佛教新形象,才能扭转一般人既有的成见。

——《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