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1 / 1)

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佛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的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生命的永恒。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一)》

有人提倡安乐死,认为人在病重的时候,与其让他痛苦地活着,不如帮他打一针,让他免受病苦的折磨。佛教是个以慈悲为本的宗教,对于“安乐死”虽不绝对否定它,也不断然肯定它。佛教认为,对于每一个生命都应本着爱心、慈悲心,让他健康地存在。万一不得已而必须施以“安乐死”,如果确认是出于慈悲心,是为了不忍病人受苦,也没有什么不对,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慈悲心为出发点。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的道德观》

佛教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姑且不说其他,只要社会中有一人守五戒,则一人健全;一家守五戒,则一家健全;一个机关守五戒,一个机关健全;一个县市守五戒,整个县市就健全。推而广之,对社会国家就有无量无边的贡献。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十数佛法》

佛教除了对人权的维护,更进一步重视“生权”的平等。佛教主张“众生皆有佛性”,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未来佛”,恭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权利。由于佛教提倡“生权平等”,自然跨越国界的藩篱,而能“天下一家”;自然泯除同异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正确观念的建立对于个人的修身立业、社会的繁荣进步、世界的和平安乐,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譬如有人认为“人不自私,天诛地灭”,因而一生自私自利,贪心缺德;有人不信因果,伤天害理,无恶不作。然而有些人凡事反求诸己,遇责不瞋,发愤图强,改变别人对他原有的印象;有些人乐观进取,遇到任何不幸的打击,都能从困难中找到奋斗的途径,从哀伤中体会生命的喜悦。由于观念的不同,造成个人的命运有如天壤之别。可见观念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改变我们的命运。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命运》

佛教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虽然重视过去的命运,但是更注重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因为过去的宿业已然如此,纵然再懊恼,也无法追悔;但是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只要我们妥善地利用每一刻真实的现在,前程仍然是灿烂的。因此,佛教主张不沉溺于过去命运的伤感之中,而积极追求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命运。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命运》

佛教认为控制我们命运最大的力量是“业力”。所谓业力是指行为的影响力:一个人身、口、意的造作有善有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古德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控制业力的却在于我们自己,如果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不造恶业,广植善根,我们的命运必定是光明平坦的。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命运》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故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

佛经说,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背着躯壳一样,负担沉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脱离了这个沉重的躯壳,转化了有形的生命。因此,当人临命终时,应该告诉他,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

——《佛教丛书·仪制·丧葬礼仪篇》

结缘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并且是进趋佛法的重要门径。日常生活中,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赞美、举手之劳的服务、真诚的慰问关怀,都能带给对方莫大的快乐,增进彼此融洽的关系。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命运更平坦。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命运》

生与死是人生两大课题,也是一般人难以解开的谜。当初佛陀出家证悟的,正是解答这两大谜题的真理。今日人间佛教,也不外乎解决生、死两大问题。生,就是养与教;死,就是丧葬事宜。依佛法的观点来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庄严的心态面对之。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开创事业,造福邦梓,泽被社会人群。例如:创建公司、工厂,一经营就是几十年,甚至是百年老店。他们不但本身投注毕生的岁月,子子孙孙继承不辍,这就是一种事业上的寿命。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有关寺庙财产方面,寺庙本为十方信众的财产,但因出家众本身没有儿女,师徒间的关系法律不予承认,因此宗教人士往生后,因继承的关系,财产可能变成外人(有血亲关系者)的私物。因此寺院财产不能让出家弟子继承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亟待重新立法保障。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过去的出家僧侣大都不懂得法律,只讲求道德观念,然而今日的出家众除了要有道德修养以外,还要懂得法律。因为现今的社会光讲道理不一定能适用,凡事都要知法、合法,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保护佛教。

——《普门学报·宗教立法之刍议》

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更应努力创造美好的语言寿命、芬芳的道德寿命、显赫的事业寿命、不朽的文化寿命、坚定的信仰寿命、清净的智慧寿命、恒久的功德寿命、互存的共生寿命,如此才是真正拥有了福德与长寿。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尽管科学发达,未来或许真有可能诞生出复制人,但是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科学家所复制的是有机体,心灵的能量无法复制。也就是说,复制品只是形体上的,身体可以复制,但生命的精神与意志无法复制,生命要用生命才能复制,一切都不离“因果”。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但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基因的内容也有因缘业报的关系。根据一项报道指出,基因不是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就永远不会改变,它是从孕育时起就接受外界的指示而加以回应表现。也就是说,基因不是操纵人类行为的推手,而是被人类的行为所左右,所以“业”才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的价值就是“爱”,生命的意义就是“惜”。有爱,就有生命;有爱,就有生机;有爱,就有存在;有爱,就有延续。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亡就算结束;生命是无始无终,生命是无内无外。生命是活力,是活用,是活动;生命要用活动、活力、活用来跟大家建立相互的关系。例如:雨水灌溉树木丛林,树木丛林也能保护水分;人吃了万物后排泄成肥料,肥料又再成为万物的养分。生命是相互的,是因缘的;想独存,想个己,那就没有生命了!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是一门艰深难懂的学问,但是尽管生命深奥难懂,分析起来不外乎“生”与“死”两个课题。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佛教不仅解答生死问题,佛教更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佛教倡导惜缘、惜福、惜生、惜命,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慈悲爱护,载之经典,处处可见。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生命之所以有力量,在于能为生命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人间留下贡献。因此,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活出生命的尊严,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佛教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因此,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久长,乃在于对人间能有所贡献、有所利益。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教说人生、世间都是无常的,所谓“无常”,就是迁流、变易的意思。其实无常并不可怕,只要对无常有正确的认识就会知道,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未来。无常,让人会珍惜生命;无常,让人会珍惜拥有;无常,让人会珍惜因缘;无常,让人会珍惜关系。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无常苦空虽为人生实相,但在无常之中,我们皆有一颗不变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命本来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体,生命之流、生命之水是永恒不灭的。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陀重视大我的生命,他以众为我,曾说:“我是众中的一个。”佛陀深知有形的躯体总会朽坏,因此他把有形、有限的生命融入大化之中,用无形的法身慧命来照顾众生。所以,佛教的生命能普遍全体,不仅普及一切人,一切动物,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甚至“阐提也能成佛”。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人活着,不是为了一宿三餐;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奔走钻营;生命的价值,更不在于本身的条件优劣,而在于对人是否有用。一颗上千万元的钻石,有人独得以后,珍藏起来,人们并不知道它的用途和宝贵;一堆不值钱的石头,以它来修桥铺路,却能供给普世人类的方便。因此,生命的意义,应该是以一己之生命,带动无限生命的奋起。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学,就是开展智慧之学。透过学佛,把痛苦、烦恼等转化为经验、智慧,以提升自己、扩大自己,才能圆满。因此,人生纵有缺陷,借由信佛、学佛、行佛、心中有佛,可以达到圆满。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生死问题,而是要人勘破生死!生和死如影随形,不仅凡人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信仰佛教的人虽然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有生死问题,但是学佛后能认清生命的实相,就有力量面对生死的各种问题。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轮回不是定型的,从动植物都有办法改良来看,因果也是可以改良的。所以造了重罪的人,只要忏悔、改过、发心、立愿,就能将功折罪,就可以改变因果轮回的果报。所以,信仰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前途,改变我们的未来。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过去一般人学佛,都是希望能“了生脱死”。所谓“了生脱死”,能够透视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当下活得自在,这就是“了生”;能够认识死亡后的世界,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而无惧于生死、超越生死,这就是“脱死”。若能进一步帮助别人认清生死实相,同样解脱自在,就叫做“自觉觉他”,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实践,也是人道的完成。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在充满缺陷而不圆满的人间,我们应该寻求精神世界的圆满、悟道世界的圆满、信仰世界的圆满,例如:认分就是圆满,知足就是圆满,接受就是圆满,包容就是圆满。乃至现在讲究同体共生、尊重包容、互助友爱、共享共荣,都有助于人生的圆满。甚至学习佛陀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人、自他两利”,都是圆满。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站在佛教的观点来看,我觉得捐赠器官含有生命延续、内财布施、资源再生、同体共生等意义。我们的生命是不死的!身体虽有老病朽坏的时候,但生命如薪火相传,是永恒无限的。透过器官捐赠,带给别人生机,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续。

——《普门学报·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每个人活在世间,难免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再者,一个人只要有愿,有心把自己的身体布施出来利益别人,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无法安详往生极乐净土的顾忌,所以对于死后八小时不能移动身体,甚至不能捐赠器官的这种观念,早已不合时宜,现代人的思想应该随着时代而进步,应该正确地认识生死。

——《普门学报·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当你捐出一个心脏,就能给别人生命的动力;当你捐赠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流入他人的生命之中。所以“器官捐赠”是自利利他,是十分有意义的事,值得全民推广、响应。

——《普门学报·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生命是很宝贵的,能不杀生尽量不杀生。平时要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避免滋生蟑螂、老鼠等,纵然有时候不得不伤害它们,也不能带着“打死你、杀死你”的心态,应该心存歉意,如此罪过也会比较轻。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有生存的权利,广义的杀生,如一朵花原本可以开一个月、两个月,不好好照顾,它很快就萎谢,这也是杀生;衣服原本可以穿三年、五年,不爱惜它,三个月、五个月就坏了,这也是杀生。现在是重视民权、生权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对于人生,不必想得太过悲哀,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坏的因果也能转变成好的因果。人间千万条道路,何必只选择自杀一途呢?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自杀是很自私的行为,不但伤害自己的生命,还把痛苦留给别人,这怎能安心、怎能解脱呢?再说,一个人既然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不提起勇气活下去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不要轻易伤害自己。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佛教徒对“生命”的定义,不在于表相上是动物、是植物的区别,而在于有无心识反应。例如:鸡、鸭,我们要杀它,它会有心识反应,会恐惧害怕;我们吃青菜、萝卜,它只有物理的反应,没有心识反应。就以一般人都会有的同情心来说,摘取一片植物的叶子和杀死一只动物的心情,毕竟还是不同。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医学上以动物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救天下苍生,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的价值不一样。医生从事医学研究,目标远大,有时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小节。不过,做实验不得已要杀生时,如果能带着“对不起”、“感恩”的心态,并将实验功德回向给被牺牲者,就比较圆满了。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虽然主张对任何微弱细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我们每天总在无意之间伤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吸时空气里没有微生物的生命吗?茶食之间没有微小的生物吗?甚至打针、吃药、开刀、火葬、土葬,难道没有伤害寄附我们身上的生命吗?只是当下我们并没有“杀心”。因此,在修养上,我们纵有杀生的行为,也不要有杀生的“心业”;纵有伤害物命的行为,也要对不慎杀害之生命生起惭愧之心,并深深忏悔,这就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

——《普门学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生命实在是一种无价之宝,对所拥有的东西,应心存感恩感激,尤其是健康的身体。

——《星云日记》

“动”是生命的活力,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动,因为动,人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有活力。“懒”,不动,即不懂生命意义。

——《星云日记》

人生二十最:

1.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2.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3.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

4.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

5.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慢。

6.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

7.人生最大的无明是怨尤。

8.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

9.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

10.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

11.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12.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

13.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

14.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15.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16.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17.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

18.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

19.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20.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

——《星云日记》

人生如一盘棋,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棋子。有时摆在重要的位置,是将、是相;有时摆在不重要的位置,成为小兵、小卒。有时一盘棋,到了最后,小兵、小卒也能立下大功。所以一颗棋子,倒不计较开始的大小,而要在乎最后立功多少。

——《迷悟之间·棋子》

佛教净土宗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生命托付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迷悟之间·生死泰然》

人之惧死,就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的生命如杯水,茶杯跌坏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迷悟之间·生死一如》

死亡不足畏惧,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到了另外的国家。只是我们有生存的资本吗?只要我们有功德法财,即使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迷悟之间·生死泰然》

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人生世缘已了,随着自然而去;重重无尽的未来,也会随着因缘而来。能把生死看成是如如不二,生又有何喜?死又何足为悲呢?

——《迷悟之间·生死一如》

在古老的观念里,生之可喜,死则可悲。当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百般庆贺;一旦撒手人寰,呼天喊地,悲泣万分。其实,人出生时,就注定死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人之死也,如冬尽春来,又有何可悲?生死一体,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

——《迷悟之间·生死一如》

生命的能量就是真如佛性,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限无量的。我们要发挥生命的能量,先要把心里的问题找出来,心中的盲点去除,则智慧、慈悲、功德等能量,自然源源不绝。

——《迷悟之间·生命的能量》

自杀是愚痴的行为,自杀者不能引起别人的同情,更不能获得家人的谅解,所以有自杀念头的人,自杀前应该多想一想。如日本青木原自杀森林入口处的告示牌说:“生命是双亲所给与的珍贵之物,请再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和孩子。不要一个人烦恼,请试着与我们谈谈。”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当然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有自杀念头的人,应该找人好好谈一谈,只要自己多给自己一些机会,生命就会再现生机。

——《星云法语·关于自杀》

莲花因为污泥,而更庄严清净;鲑鱼因为逆游,而更勇猛奋发;探索者不怕危险困难,正因为可以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参禅者不怕腿痠脚麻,也是向自我内在的陋习挑战。人生正是因为有着种种的横逆阻拦,而我们不断超越升华,才显出意义。因此,人生困顿,更要坚强;世道崎岖,更要勇敢;处事难公,更要自爱;做人难正,更要实在。

——《星云法语·人生当自强》

长寿,不是肉体活到八十岁、一百二十岁,就叫长寿。除了肉体上的长寿以外,最重要的,我们还要有:

1.言教上的长寿:我们的一句话能让他人有所助益,能流传久远,我们的教育能被大家接受,就是言教上的长寿。

2.工作上的长寿:工作要有恒,要敬慎持久。在工作上也能因为自己立下良好的工作典范,让后进者有规可循,事半功倍。

3.功德上的长寿:要有益于人类、社会,让功德能持之以久。铺一条路,可以让众人走几百年;造一座桥,可以让众人安度彼岸,就是功德上的长寿。

4.法身上的长寿: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不死,慧命永恒。能证悟不死的生命,才是一种无量寿的长寿。

——《星云法语·健康与长寿》

生命的真谛在有意义内涵,什么意义?比方,我一生中,教育多少的后进,提携多少的人才,帮助别人解决多少苦难,走过多少挫折。假如让别人因为我们而能有所增长、有所提高、而能扩大,那么,生命就不在表相上,而在自他成就的内涵中了。

——《星云法语·生命的真谛》

生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生命就没有了。但是,生命不是只在这气息上而已,因为我们既然活在世间上,就要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这就要靠思想了。思想里有智慧、有慈悲,都是利人利事,行止也必定是利人利事。

——《星云法语·生命的真谛》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自然的定律,并且名之为“缘起”。“缘起”符合了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大自然的一切现象,小至个人的成败得失、气候的寒来暑往,大至国家的盛衰兴亡、世界的成住坏空,莫不是在“缘起”法则下进行。其中,尤以我们的生命和缘起法则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生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自己造作的业力而来;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来,而是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有支”三世因果相续而成。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众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赖以生存的生命共同体。佛经有一则譬喻说瞎子、跛子、哑巴,借着互相提携帮助,终于安全地逃离火宅。一出精彩的戏剧,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还需要配角的无漏配合。我们生存的社会,也需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会。慈悲,才能容纳对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每一次说法,从不以一地、一国、一时、一众为当机对象。说到地方,总是三千大千无量华藏世界;说到众生,就是十方法界等恒河沙数无边众生;说到时间,则无非三大阿僧祇劫。佛教讲因缘,认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众生是因缘和合,一体不二。虚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辉映;大地上的山岳丘壑不论高低,彼此连绵;宇宙间的奇珍异兽不管异同,相辅相成。因此,这个宇宙本来就是“同体与共生”的圆满世界!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同体”,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虽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诸根的差异,但是却同为身体的一部分;地球虽然有各种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却是共同仰赖地球而生存;众生虽然有男女、老少、强弱、智愚的分别,但却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相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清净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生,是因缘生;死,是因缘灭。从圣义谛来看,无生也无死。自然就像一个“圆”,好因带来善果,坏因遭致恶果,因果相续,无始无终。无量劫以来,生命在自然循环下历经千生万死。死固然是生的开端,生也是死的准备,所以生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如薪尽火传,生命之火不曾停息;如更衣乔迁,生命的主人仍未尝改变。所以古来的高僧大德大事已明,生死一如。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人,不一定要飞黄腾达、福寿双全,但要活得有尊严。过去的人讲究生存的尊严,极力争取自由、平等,大力倡导民主、博爱,甚至为此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的人注重死亡的尊严,希望能够死得安乐、死得自在,乃至为此而走向街头,奔走呼吁。其实,由缘起法则所延伸出来的“业力自由”、“众生平等”、“同体慈悲”、“生死一如”等观念,才能统合生存与死亡,真正将我们生命的尊严发挥到自然的极致。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佛陀当初证悟真理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我们应该以悲悯的胸怀来看待众生的苦难,以人我共尊的平等角度,来包容彼此的差异,才能促进和平。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不伤害众生的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许做一盏明灯,发挥生命的光热,照亮温暖周围的人群;发心做一棵大树,展现生命的清凉,为众生作庇荫;甘愿做一滴雨露,释放生命的柔和,滋润有情的身心;立誓做一道桥梁,铺排生命的张力,导引大家到安乐的彼岸。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的生命可以流注于物质世界里,此即所谓“空即是色”;无穷的万物也可以和我们的生命结为一体,此即所谓“色即是空”。所以佛教讲到世界,是无量无边;讲到众生,也是无量无边;讲到生命,不但无量无边,而且是无限永恒。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生命的定义,不在于一息尚存,而应在于是否具有“用”的价值。人存在于世,固然可以说有生命,山河大地等能够为人所用,对于人间有贡献,也应视为有生命者。例如:一张纸上面画了圣贤的画像,一块石头雕成古德的相貌,让人一见生起仰慕效法之心,这一张纸、这一块石头就有了生命。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有些人以为自己有权力来决定自己的生死,但从“缘起”真理来看,我们的生命是由父精母血所和合产生,是因社会士农工商提供日用而继续存活,所以世间上没有一个实体的“我”。生命既是天地万物自然所共有,所以凡自杀、杀他都是逆天行事,违反自然。

——《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

佛教主张“万法缘起”,认为法界中小至一芥子微尘,大至整个宇宙,彼此之间都具有互动的关系。唯有大家抱持一颗尊重心,让天地生机绵延不断,才能使一切众生的生存得到最佳的保障。

——《当代人心思潮·尊重与包容》

在佛光世界里,天下本是一家,众生原是一体,所有的人本应不分国家、种族、男女、贫富,大家共同为弘扬佛法而携手努力,因为我们视一切众生为同体共生的地球人。

——《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