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痛恨绿营军的腐败,并且他深知绿营兵的坏习气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因为他们从根源处就已经坏了,无法再相救,而靠这种兵永远也打不了胜仗。他说:“居今之世,用今之兵,虽诸葛复起未必能灭此贼。”曾国藩此次练兵,就是想成立一支和绿营兵截然相反的新军,那就是曾国藩所说的一支劲旅,一支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军队。
对曾国藩而言,如果不是在长沙时受到排挤和激发,他也不会想到练出一支自己亲自指挥的军队。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他也不知道,但一定要比绿营兵出色。至于到底如何出色他也没底,八旗和绿营虽是正规军,但均腐败无能,地方团练势力弱小更不能对付太平军。没有好的榜样可以学习,显然凡事他只能靠自己的摸索。
曾国藩就是在一边实践一边摸索中练就了一支勇猛的湘军的。咸丰三年(1853年)夏,当时的太平军已进攻南昌,负责和太平军交战的是江忠源。由于势力单薄,江忠源便写信给曾国藩,让他派军队前去援助。而曾国藩也想试试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在战场上的威力到底如何,于是他便派罗泽南、朱孙贻、金松龄率领三千多人赶往前线进行增援。不久就传来了让曾国藩异常高兴的消息:派去的各营均有战功,杀敌无数。初战告捷让曾国藩沾沾自喜,但一会工夫又传来了让曾国藩非常恼火的消息:罗泽南带领的一营中了敌人的埋伏,有几十人伤亡,其中包括罗泽南的几位得力战将。对此,曾国藩有些不解,按说有后面的部队进行援救,不应该有如此大的伤亡。部队都撤回之后,曾国藩开始详细调查,最后他得知一重大情况:当罗泽南遭到敌人伏击时,以金松龄为首的后面部队看到此情景,不但没上前相救反而趁机逃脱,罗泽南一营由此而损失惨重。
得知情况的曾国藩很是生气,他总结了此次教训,说:“今日兵事最堪痛哭者,莫大于‘兵不相救’四字。虽此军大败奔北,流血成渊,彼军却袖手而旁观,哆口而微笑。”曾国藩也说中了绿营军的要害,在绿营军和太平军的作战中,绿营军经常当逃兵,见死不救是常有的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不一,将和兵、将和将、兵和兵之间没有形成一条心,他们“胜则相忌,败不相救”。而太平军的内部却团结一心,同生死共患难,这种可贵之处正是湘军所需要的。所以曾国藩痛下决心,一定要练成一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酒杯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誓不相弃之死党”,而这也正是曾国藩练兵的独特之处。
为了彻底改掉军队里这种陋习,曾国藩痛下决心,对此事一定要严加惩处,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严肃军纪,曾国藩作出了一个惊人举措,含泪斩杀了金松龄及相关湘勇,以实际行动为湘军立下了铁的规矩。
湘军要想独树一帜,成为一支铁军,必须彻底废除绿营兵的制度。绿营兵是“吃粮当兵”、“子承父业”。曾国藩要“赤地立新”、“扫除陈迹”。他对湘军军官的要求:其一必须是文化人;其二会治军、不怕死、能吃苦、不急功近利;其三要公、明、勤、义。在对湘军士兵的招募上也有规定:不收绿营兵,不收油腔滑调之人。他所招募的大部分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农民,因为他们忠厚、朴实,身体素质好,便于管理。一营之兵在一地选拔,利用各种关系,并对应募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
湘军规定:大帅选统领,统领选营官,营官选哨官,哨官选什长,什长选士兵,层层选拔。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湘军的训练很严格,“训”的是政治思想,“练”的是军事、技艺的学习、锻炼。
所“训”内容广泛,有做人之道,军队纪律等。“练”的内容主要有:学习武艺和各种阵法;练习射击、拳击、枪法;学习择地、布局、跳沟、筑垒等行军扎营的知识。
曾国藩认为湘军都是精兵良将,是大清的希望,和绿营兵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待遇方面也应该丰厚。刚开始时,由于清政府不承认这支军队,不给他们拨饷,曾国藩就厚着脸皮四处筹款,为练勇的将领和军官发军饷。直到湘军成为保护清政府的中流砥柱之后,才被承认。这样一来,清政府就每年下拨一定数量的军饷供应这支部队。曾国藩给湘军制定的军饷特别丰厚,高出绿营兵许多倍。
由于湘军的待遇极为丰厚,一些吃不上饭的农民、清苦的读书人都争相前往,报名参加湘军。由于文人的不断加入,湘军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而文化水平提高了之后,各方面的素质、战斗力等都随之提高。可以说,曾国藩的军队改制是成功的,经过他的改制,才有了被称为“铁军”的部队,也正是由于这支“铁军”,太平天国才会被镇压,大清才会被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