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全球性的软件帝国——比尔·盖茨占领中国软件市场(1 / 1)

90年代,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起来了。毫无疑问,占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对于比尔·盖茨来说是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市场。于是,1994年,3月21日晚上,比尔·盖茨第一次踏上了中国这块古老但充满活力的土地。当时,比尔·盖茨虽然是以旅游度假的名义来到中国的,但实际上比尔·盖茨是想考察一下中国的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中国的投资环境,探查一下中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实力,以便为微软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前作好准备。而其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与微软的大客户联络一下感情,为以后微软在中国的发展作好铺垫。

第二天早晨,比尔·盖茨在看望了两个微软的客户后,就急匆匆地赶到中国科学院,参观了中国开发的语言识别系统;下午,他参加了一个办公软件中文版的产品发布会,并回答了现场中外记者的提问;当天晚上他除了和中国国家电子工业部的官员会谈之外,还会见了120多名计算机同行。

第三天,盖茨利用早餐时间会见了十多位中国著名的软件工程师。吃完饭后,他做了一场有关90年代计算机发展趋势的报告会。这场报告会是提前公开报名的,名额限制在1000人之内,结果在盖茨到来的20天前,报名人数就超过了3000名。他在这次演讲报告中说:随着计算机业的高速发展,预计到1995年的时候个人计算机的价格将会降到2000美元以下。到1996年的时候,使用微软视窗软件的用户将达到一亿。比尔·盖茨在演讲过程中一方面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他还不失时机地对微软的产品作了一些推介。做完演讲报告后,当天他就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接见。比尔·盖茨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和访问后,结束了行程,离开了中国。

比尔·盖茨这次的到来给中国的计算机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由于中文和西方文字差距较大,所以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中文成了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在80年代,中国国内的一些机构就已经开发出了中文版的操作系统,后来香港和台湾开发的软件也进入了祖国大陆。其中,新天地公司开发的中文之星就是当时中国用户公认的优秀软件。虽然中文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个人计算机技术在中国的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是在中国人刚刚把市场培育起来的时候,就遭到了微软的吞并。由于过于分散的国内企业根本无法与国际软件巨头微软公司相抗衡,所以最终被微软抢占了市场。

1992年,微软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并且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北京微软大学。当时,国内的业内人士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威胁,而这次比尔·盖茨的到来,让国内的业内人士深切感受到了危险的到来,甚至当时的舆论界发出了“狼来了”的惊呼声。于是,人们纷纷争论,比尔·盖茨的中国行给中国的民族软件企业带来的是喜讯还是噩耗呢?有人认为,国内同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抵制微软,保护民族产品;也有人认为,应当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应该把好的东西拒之在外,国内企业应当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比尔·盖茨为了能进入中国的市场,特意制订了良好的进攻战略,占领了中国的软件市场,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其实微软公司早在1992年就针对中国软件市场的不成熟、人们的版权意识薄弱、电脑普及率低等特点制订了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策略。

首先他们采取了在中国设立微软培训中心的策略,并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北京微软大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提高中国国内科技人员的软件应用水平和开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教会学员如何使用微软产品,学会解决在软件使用时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而培养出了一批对微软产品有兴趣的人员。其次,微软采取与国内的出版社和新闻媒体合作的策略,除了组织专栏为微软宣传产品之外,还推出了40多种微软中文图书,对微软进行宣传和介绍,进而为微软进入中国提前打好了市场基础。

在软件方面,微软公司不断和国内一些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汉化版软件产品,使微软的软件产品在中国本土化。当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国内用户的认同,成为微软公司的客户。微软通过对中国软件企业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支持合作伙伴开发应用软件,与国内企业进行强强联合,达到共同开拓中国软件市场的目的。

在营销方面,微软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阶段,对中国软件盗版猖獗的现象采取了纵容的态度。因为这样微软很快就能将和微软抗衡的产品消灭掉。例如当时在中国大多数的用户使用的都是金山公司WPS办公软件,但是在微软推出中文版的Office后,微软产品的易操作性和极好的用户界面使得国内用户纷纷抛弃WPS转而使用微软的办公软件产品。

盗版软件对微软来说虽然会有一定的利益损害,但是那时已经是财大粗气的微软对在中国初期能不能赚钱并不十分在意——微软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微软的技术和在日后占领中国的市场。而当时对于中国实力不强的软件公司来说根本无法抵挡盗版给公司带来的致命打击。所以,在微软进入中国的短短几年内,就迫使国内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退出了软件竞争市场,而微软则顺利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垄断者。

微软公司在成为操作系统的垄断者之后,开始在中国打击盗版,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盗版用户的法律责任。1999年微软公司首次起诉了中国的两家公司,北京海四达科技开发公司和北京民安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微软指控这两家公司在没有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就在其销售的计算机上预装了微软软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微软胜诉,两家公司分别赔偿微软损失54万元和25.344万元人民币,并在指定报刊上向微软公开道歉。在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中国大众使用习惯的软件后,微软通过对当地的知名企业开刀,不但能让微软公司获得一定的赔偿,还迫使这些知名企业购买正版的微软软件。

针对个人的盗版用户,微软也采取了手段——微软在推出Windows XP激活系统时,让众多盗版用户升级完系统后发现自己的电脑会不断地发生系统瘫痪或者三十天期限的现象,这让中国的盗版用户叫苦连连。面对着微软这一系列遏制盗版的强制性的手段,中国用户对微软的这种霸道行为产生了反感。直到后来微软的态度才有所缓和,逐渐改变了打击盗版的手法,开始转为向国家的版权局进行申诉的方法,让企业停止使用微软的盗版软件。此外,微软还多次联合政府部门清查软件的盗版市场和加工源头,并且微软还通过版权局向中国的盗版用户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话,微软可以在产品的价格上给予30%到50%左右的优惠幅度。这些手段使得中国用户不得不使用微软的正版软件产品。

在Windows 3.0获得成功后,微软的产品凭借自己的优势很快成为了多媒体计算机的标准。在商业竞争上,比尔·盖茨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总是时刻提醒着下属,让他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态度,要时刻了解对手的发展方向和他们的一切情况。而且,比尔·盖茨还经常在员工大会上反复强调:“不要因为现在我们占了上风,就以为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会让我们不思进取,最终导致我们被市场淘汰。所以,平时要多想想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可以说,这也是微软成功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