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秋天,比尔·盖茨进入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是美国常青藤联盟的领袖学校,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学之一,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美国的很多领袖人物和科学巨匠都是从哈佛毕业的。从哈佛先后诞生了八位美国总统,三十四位诺贝尔获奖者和三十二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它被称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能从哈佛毕业,就预示着一个人将有一个光明美好的前程。所以,进入哈佛读书是无数学子的梦想。比尔·盖茨之所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是因为他想跟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同学一起学习。但是,后来他却退学了。
比尔·盖茨在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中以1590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当时满分为1600分。父母本来想让他在法律上有所发展,大学毕业后成为律师。很显然比尔·盖茨并不想继承父业。他除了对计算机有极大的兴趣外,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哈佛上学的时候经常陷入对前途的迷茫和矛盾中。
进入大学后,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性,这让学生有很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尔·盖茨在学校除了读文学、历史、经济、心理学等必修课之外,还选修了计算机、数学等课程。比尔·盖茨对一些法律和文科类的课程没什么兴趣,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对于这些课程他经常逃课,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拼命突击学习。但是他的考试成绩并不差。虽然这种办法能把考试应付过去,可是却不可能在学术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办法对于要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并不可取。据说,有一次比尔·盖茨在希腊文学课考试的过程中睡着了。当监考老师把他叫醒时,考试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这时盖茨才开始拿起笔来匆匆做题,到了交卷的时间才勉强答完试题。没想到,考试成绩出来后,盖茨居然得了一个“B”。对此成绩,盖茨很得意,经常向他人炫耀。
哈佛大学虽然配备了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但是并不可能像比尔·盖茨所希望的那样可以不限时使用。计算机除了用于学生上课外,每个学生都有规定的课余上机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计算机房的管理人员就会把你请出房间。比尔·盖茨在用完自己规定的上机时间后,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例如:他会对管理员非常谦卑地恳求说,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需要上机操作,否则自己就会受到学校的惩罚;还有的时候,他会抓住学校管理的漏洞,为自己据理力争,争取到上机的机会。这些都可以看出比尔·盖茨身上有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比尔·盖茨为了设计一个程序常常三天三夜不睡觉,然后回到宿舍拿毯子随便一裹,倒床就睡,一旦睡着,房间里不管有多大的动静也很难吵醒他。大学生活对比尔·盖茨来说,毫无生活规律可言,这导致他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尔·盖茨在学校经常随便买个汉堡来充饥。对于个人卫生也不大注意,据说当时他的身上总带有一种香水和汗臭相杂的味道。他的室友给这种味道命名为“比尔的味道”。有时候大家一起打牌时,总会挑选一个离盖茨远一点的位置。
盖茨从小就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在大学同样也不例外。当时他的做派也不讨女孩子的喜爱。曾经有一个叫卡罗琳·格罗伊德的姑娘跟他来往过一段时间。因为盖茨的父亲和这个姑娘的父亲是同事,所以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认识了。通过与盖茨一段时间的交往,卡罗琳发现盖茨只热衷于谈论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事情,在谈其他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丝毫没有兴趣。这使得卡罗琳觉得和比尔·盖茨之间缺少共同语言,她甚至还怀疑过比尔·盖茨是不是有某种方面的心理障碍。就这样,两个人渐渐地就不再有什么交往了。
比尔·盖茨上了大学二年级后,仍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他觉得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时他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也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他常常坐在宿舍里一连几小时地发呆。比尔·盖茨开始疯狂地玩起扑克来。那时,小伙子们经常在没事的时候在一起玩扑克赌钱。比尔·盖茨天生的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牌技并不好,经常会输得很惨。但是他凭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和肯于钻研的认真劲儿,很快就成为玩牌的高手。
但是有个狡猾的同学针对盖茨的自负心理,想到了对付他的办法。这个同学在开始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让盖茨赢得一部分小钱,当他看到盖茨开始露出得意的微笑时,就开始想办法布下诱饵等鱼上钩。他有意出错手中的一两张牌,让盖茨不能准确地猜到他真实的底牌,然后到了最后时刻,突然亮出底牌,一下子就把钱统统赢了回去。
比尔·盖茨后来认为当年打扑克的一些策略对他以后的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助于他在商界的发展,因为在玩扑克时,他需要收集其他人的各种情报,在综合完他们所有的情报后,再根据自己手中的牌来制订出牌策略,一般都会战无不胜。这些打扑克的策略同样适用于商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