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股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变幻莫测,最致命的地方也是它的变幻莫测,而且这里既是一个可以让人在转眼之间就腰缠万贯的地方,也是一个在顷刻之间就能让一个亿万富翁倾家**产的地方。这样一个具有罂粟花一样魅力的地方,吸引来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他们前仆后继地想要在这里创造自己的传奇。
在华尔街铸就了许多股票投资界的泰山北斗,这些人在华尔街的股市上呼风唤雨,成为众多投资者仰望的人物。他们大多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操纵着他们的投资,指挥着自己的属下做巨额的投资生意,在买卖进出中,赚取巨大的差额利润。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也有一些人,在所投资的股票沉入谷底的时候,立刻从拥有巨额财富的富翁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人。
股票市场的险恶并不是只有股票上涨或下跌,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么简单。从股票市场开始产生的那一天,各种花招就层出不穷,各种圈套、陷阱就**着很多看不清形势的投资者陷进去。可以说,在这个步步陷阱的股票市场里,再精于算计的人也会有失手中招的时候。在华尔街的股市上,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神经都时刻紧绷着,仔细辨认别人设置的每一个花招、陷阱,以避免自己的财富因为误入别人的圈套而成为他人的财富。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使得华尔街的投资者时刻都像是坐在火药桶上一样不得安稳。
1977年5月的这一天注定是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他们将要迎来公司历史上也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出色的一位总经理。从彼得·林奇成为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开始,这个传奇便被开启。
尽管彼得·林奇走马上任了,但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却并不会因为他的上任而停止,甚至在他上任后的两个月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一路下降到801点。这一情况更是成为“彼得·林奇法则”又一有趣的见证。
从这一天开始,意味着彼得·林奇从幕后走向台前,不需要再在幕后做辅助基金经理的工作了,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决断去作决策。这位33岁的年轻人开始管理着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2000万美元的庞大资产,直接成为了在第一线搏杀的经理人。
彼得·林奇上任后不久,便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了华纳公司的股票。在彼得·林奇购买华纳公司股票的时候,有一位经济专家分析华纳公司的股票处于“严重超值”的股价中,但是彼得·林奇并不相信这个专家的理论。在彼得·林奇购入华纳公司股票六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价上涨到32美元,这样高速的增长让彼得·林奇也有些担心。但是通过对华纳公司的调查,彼得·林奇还是决定继续持有该股票。过后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就升至38美元,这时,彼得·林奇的判断被那个专家的意见所影响,认为38美元的股价应该是华纳公司的封顶价格了,于是彼得·林奇将公司持有的所有华纳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出。令彼得·林奇后悔的是,在他抛出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一路看涨,最高达到了180美元,将近他当初收购价的七倍,即使是后来股票市场暴跌,华纳公司的股票也始终维持在100美元左右。因为这个投资,彼得·林奇懊恼不已,从此他发誓再也不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评论,只相信自己的分析研究。
在经过这次华纳公司股票的涨落后,彼得·林奇变得成熟了,同时他魔术般的选股能力也让人们感到惊奇,几乎每一种股票到了彼得·林奇的手里都可以成为为他带来丰厚利润的工具。彼得·林奇选股的方法与其他投资者只关注于进出场的时机不同,他觉得何时买进、何时抛出并不重要。因为股票市场行情永远都在起伏跌宕。想要获得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只有在正确的时机选对的股票,即使在市场行情并不乐观的时候,也要耐心等待,相信自己的选择,在走势攀高的时候,高回报自然就到来了。这才是投资者所作的投资而不是投机。
当时,华尔街的运作方式是按照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根据眼前的资料来研究股票的走势,美联储货币供应政策等等。但是彼得·林奇却成为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打破了这个存在于华尔街多年的“潜规则”——他不但不相信那些所谓的投资专家得出来的投资结论,也不相信那种只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得出来的结果。他鼓励着自己的属下走出公司,去上市公司所在地进行调查、研究,并鼓励自己的属下多跑几个地方,仔细分析自己所调查的上市公司的资料。彼得·林奇的这一举动,开创了华尔街实践投资理论的先河。或者也可以说彼得·林奇就是华尔街实践投资理论的创立者。
彼得·林奇上任的最初几年,华尔街广为流传的几个传奇故事中就已经有他所带领的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高换手率了。
彼得·林奇在刚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时候,虽然公司的资产已经高达2000万美元,但是与它的资产不成正比的是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却只有40只股票。在彼得·林奇上任之初,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创始人约翰逊先生曾经建议过彼得·林奇能够把公司所持有的40只股票减至25只,这样即使彼得·林奇是个新手,也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彼得·林奇听了约翰逊的建议后,并没有依照他的建议把股票持有数量削减至25只,而在上任后的一个月里,彼得·林奇就把公司持有股票的数量增加了20只,达到了60只;六个月后,公司持有的股票数量再次增长,达到了100只;过后不久又增加到了150只之多。其实彼得·林奇这样做并不是跟约翰逊先生作对,而是每次他都希望能够按照约翰逊先生要求的那样去做,但是一旦他发现哪只股票被严重低估了,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要把这只股票购入,而在那一期间,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几乎遍地都是。并且,做出这样的举动,彼得·林奇也是有自己的依据的。这种举动与彼得·林奇的投资信念有关——作为一个投资者,必须能判断出来哪只股票或者哪几只股票能够带来丰厚的收益,一旦遇到一只具有巨大潜力的股票,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下来,因为机会不等人,稍纵即逝。这样一来,彼得·林奇所购买的股票数量自然就不会太少。
彼得·林奇在担任麦哲伦基金公司经理第一年的股票换手率高达343%,随后三年间,彼得·林奇更是将股票换手率保持在了300%左右。
彼得·林奇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换手率其实也可以说是被逼无奈。因为他必须要用在股市里所寻找到的中意股票代替现在手中不理想的股票,并且还要靠变卖股票来满足一些公司的投资者的赎回要求。此外,因为股票大跌,投资者更是不愿意选择共同基金作为自己的投资方式,因此在彼得·林奇最初上任的这四年里,麦哲伦基金不得不被迫不对新客户开放,同时大量的投资者要求基金赎回,使得麦哲伦基金一下子缩水了近1/3。因此,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临危受命的彼得·林奇不得不采取高换手策略。当然这样的高换手策略也和彼得·林奇在上任之初提交给董事会的“进攻性策略”的施政方案有关。用彼得·林奇的话来讲就是:“永远不知满足地用更好的股票替换手中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股票。”
尽管最初彼得·林奇这样的做法并不为思想开明的约翰逊所理解,但是他却并没有干预彼得·林奇所作的决定,反而从旁给彼得·林奇提了不少可行的建议。在约翰逊的认知里,既然已经任命彼得·林奇为总经理,那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要相信彼得·林奇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因此,尽管彼得·林奇是进攻型投资者,约翰逊是保守型的投资者,二人的投资策略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共融性,完全相反的,但是二人的出发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为公司赚钱。因此,投资策略的不同,并不能妨碍约翰逊接受彼得·林奇的做法。因为,摆在他眼前的事实证明,自从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公司经理后,公司业绩节节攀升,而投资回报率更是较以前提高了不少。因此,尽管约翰逊并不能认同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但是他作为公司的老板,怎么能不愿意看到公司可以得到更丰厚的利润呢?
彼得·林奇在股票上的投资选择是以长期持有投资为主,这一点与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彼得·林奇知道,选择好的股票长期持有是保证公司回报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增长的最好办法。
一般,正规的金融投资机构以及一些在投资市场上混出名堂的稳健投资者都是长期投资者中的一员。可以说,他们才是精通股票的专家。因为他们懂得以长期投资回报的眼光去选择可以长久持有的优质股,而不是把眼光短浅地放在短线利润上。
他们一旦购入了他们看好的股票,每个月股票的涨跌便不是他们所特别关注的了,一旦股票市场行情面临全面高涨的时候,他们便会陆陆续续地出手。这种投资方式不仅风险比短线低了不少,而且利润十分巨大。只有那些在股市里能够谨慎地分析行情,在优质股还是低价位的时候就出手购买,经得住耐心的等待,在高价位的时候出手的长期投资人才能在股市中赚到大钱。而那些只注重短线投资的投资者,往往很难在优质股低价位的时候买进,更是很难在高价位的时候卖出。通常,他们在股市里赚的是买进卖出之间很少的差价,而这些差价,在频繁的手续费和税金中又要被扣除一部分,因此他们的收益又会减少。
当然即使是稳健的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时候也不会放弃短期投资。因为一名优秀的股票投资者,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为他们赚得巨大利益的机会的。因此,作为股票市场上长期投资者的麦哲伦基金公司,他们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为华尔街投资的风向指标。
即使彼得·林奇担任了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总经理,可他对实地调查研究依然十分重视。在一些重要的投资中,彼得·林奇更是亲自出马,经过他自己的反复调查分析后才下定投资决心。因此,在华尔街股票整体呈现下跌状态时,彼得·林奇却利用这一时机调整了公司在股市上的投资配额分配问题,趁着股市这种低迷状态,买进了大量的低价优质股。可以说,这一措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麦哲伦公司的资本增值基金的性质,使得它有权利购买任何种类的股票。麦哲伦公司的这一性质使得彼得·林奇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大展拳脚。1978年,彼得·林奇主张公司减少对飞机制造业、铁路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公用事业的这些已经没有多大增值空间的股票持有量,主张增加广播公司、宾馆行业、保险业、租赁行业、娱乐行业、金融业和消费品工业这些类股票的持有数量。而且,这一主张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麦哲伦基金公司当年年报中。在1979年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年报中,彼得·林奇提到:中小型成长企业,处于低谷、前景可观且正在改善的周期性公司,被忽视的具有高成长前景的公司,资产被低估的公司以及高收益的公司是他所青睐的投资公司。
这样的高换手率,并不能总是为彼得·林奇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并不总是成功的——一些股票在被他抛出之后,走势反而势如破竹地节节攀升,而卖出这些股票后投资的股票却并不如彼得·林奇想得那么良好。对此,彼得·林奇无奈地说自己是:“拔掉了美丽的鲜花,却浇灌着杂草。”这句话竟然成为了流行于华尔街的名言,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曾经引用过这句话。可见,两个在股票投资上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的见识是惊人一致的,而且他们都有感于股票的投资确实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1977年到1981年麦哲伦基金公司被迫采取不对新客户开放的封闭性政策,对于刚上任的年轻的彼得·林奇来讲是一场很艰苦的考验。这四年里,彼得·林奇为了既能在客户不断撤资下保存公司的资产,又要在这段期间不断地使公司的资产增值,被迫熟悉了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公司,了解了每一行业、各种公司的运营方式。华尔街有人称麦哲伦公司为共同基金之都,成为麦哲伦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彼得·林奇每年都要走访几十家上市公司的总部,以了解当年、当月的运营情况,而且在上市公司举办的各种投资会上要熟悉了解当时参加会议的几十家公司,甚至每年都要邀请200多家公司的负责人来公司进行深入的会谈。这些在彼得·林奇上任后也成为了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工作惯例,即使彼得·林奇在1990年退休以后,接替他职位的鲍勃·斯坦斯基也是这样去做的。彼得·林奇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知道了研究在投资中的价值。
在这四年里,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在彼得·林奇的领导下不仅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并且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尽管基金曾经在这期间缩水近1/3,但是凭借着彼得·林奇的高换手率,基金额在后来高速增长。1981年,麦哲伦基金与塞拉姆基金撤除不对新客户开放的命令,重新向公众发行,这只养精蓄锐四年的公司基金的发行,立刻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此时,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已经从1977年的2000万美元增加到超过一亿美元,当时麦哲伦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达到了200多只。彼得·林奇依靠着自己过人的投资本领,不仅安然地度过了这四年的赎回**期,还为麦哲伦基金公司增加了高达8000万美元的资金。此后,因为投资者不再大量赎回,所以彼得·林奇的换手率从当初的300%下降到了110%,逐渐趋于稳定。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银行屡次调整存款利息,想依靠高额利息吸引大众存款。巴菲特所投资的保险公司的保单利率也随之增高,到80年代,美国国家银行的存款利息逐渐下降,这一措施使得巴菲特投资的保险公司出现了大额利差损失。在这种情形下,巴菲特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行业都得依靠着合理的利润才得以生存,保险业也不例外。外在的存款利息因素使得保险成本提高,那么随着成本的提高,保费也应该相应地提高才能创造利润。因此,他对自己收购投资的保险公司始终坚持价格合理的原则。尽管巴菲特也希望可以得到大额保单,但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由于巴菲特的坚持,很多新老顾客都脱离了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的投保,跑到其他公司去了。尽管因为这样造成了巴菲特旗下保险公司业务的骤然下降,但是也因此使得它避免了因长期亏损而倒闭。那些竞争对手一个个在遭受损失而倒闭的时候,巴菲特的保险公司的客户则开始回流,成为保险业的稳定保险供应商,这种举动使得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成为了保险业的“稳定剂”。20世纪70年代的股市对于华尔街上很多的投资者都是个惨淡的光景,但是巴菲特却从中看到了巨额的利润。通常,他只要发现值得投资的股票,在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他都会立刻去购买。
可以说,彼得·林奇和巴菲特都具有超于常人的敏锐,他们善于使用逆向思维,使自己以极低的资金获得巨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