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沙利文无疑是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最欣赏彼得·林奇的人,不仅仅是欣赏,乔治·沙利文更是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为彼得·林奇大开方便之门。当然,彼得·林奇也没有让乔治·沙利文失望,屡屡为公司创造丰厚的投资回报。彼得·林奇在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如鱼得水般地展现着他的才华,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财富,而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也因为有了彼得·林奇这一员干将的加入而收益颇多。可以说,彼得·林奇和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达到了高度的双赢状态。
于公,乔治·沙利文是彼得·林奇的顶头上司,在工作中对他进行提拔,以及指导;于私,乔治·沙利文在彼得·林奇的内心当中就像是父亲一样一直在照顾他,从十岁以来,乔治·沙利文对彼得·林奇的态度早已让彼得·林奇把他当做父亲一样尊敬。不仅如此,乔治·沙利文还像老师一样尽心尽力地指导彼得·林奇。可以说,如果没有乔治·沙利文,彼得·林奇或许不会在金融行业取得非凡的成就。从这一点上,彼得·林奇就比沃伦·巴菲特幸运很多。巴菲特在毕业之后就想去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去打工,期望可以在恩师的身边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哪怕是做一个不领薪水的临时工都可以,但是格雷厄姆却拒绝了这个他唯一一个给了A+成绩的学生。尽管格雷厄姆很喜欢聪明的巴菲特,但是他还是更乐意把机会留给犹太人。当巴菲特知道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后,很是震惊。经过了三年不间断地向恩师自我推荐,在1954年8月格雷厄姆终于同意巴菲特到他的公司工作,当然,巴菲特在工作中表现得相当出色,第一年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是从运气上讲,巴菲特显然没有彼得·林奇那般好运——遇到一个一直为自己大开绿灯的伯乔治·沙利文。
彼得·林奇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不仅表现在彼得·林奇成为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总经理之后,不断有公司出更高的薪水来挖他过去,他全部拒绝,安心地在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工作,就是在他被乔治·沙利文破格录用成为公司员工之初,就可以从彼得·林奇的工作态度中看出来。
彼得·林奇在进入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工作后,几乎每天都会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因此彼得·林奇曾经说,他和自己的妻子卡罗琳最浪漫的约会也不过是每天开车进出门时打个照面而已。尽管彼得·林奇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花在家里的时间多得多,甚至经常会在办公室里休息一宿,但是卡罗琳却很深明大义地理解他,支持他。在卡罗琳看来,自己的丈夫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有事业心。这样的男人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呢?彼得·林奇会工作那么长时间,一方面是因为他想多做些工作来回报乔治·沙利文对自己的恩情;另一方面,自己确实也喜欢这份工作,只要一工作,自己就会像着了魔似的停不下来。看过彼得·林奇工作状态的人,都无一不认同他就是工作狂的代言人。
说彼得·林奇是工作狂其实一点儿都不过分。他每天都要阅读几英尺厚的调研资料,而且还要整理成千上万条有关股市的资料。这些资料里,有一部分是彼得·林奇可以收集得来的,有一部分则是在偶然之间阅读到的。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彼得·林奇对他每天阅读的资料都能充分地正确理解,而且这些信息都储存在彼得·林奇的大脑里,一旦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候,他就会高效准确地作出决断。
尽管彼得·林奇工作繁多,但是他也只有两个助手。一个负责与他一起收集华尔街各种资讯和出席会议,一个则负责打电话走访公司。不过对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彼得·林奇更喜欢亲力亲为。除此之外,彼得·林奇还喜欢和股票经纪人交谈,因为从他们的口中能够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料。为此,每个月彼得·林奇都会会见至少200个股票经纪人。如果他实在抽不出时间和这些股票经纪人见面,就会选择电话交谈。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彼得·林奇会把电话交谈的工作交给他的助手,最后他再根据股票经纪人留下的信息,选择他看好的资讯回电话。
彼得·林奇每年至少要走16万公里的路程。可以说,全球没有一家基金总经理会像他这样如此重视实地考察,也不会像他这样成为总经理了还去亲自作调查。他每年都会对各地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每个月,他大概走访40到50家上市公司,平均一天走访一家半公司,并且他都会跟走访到的公司总裁谈话,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家公司。随着彼得·林奇走访的公司越来越多,他发现很多公司的总裁透漏出来的内容十分有限,甚至有些公司的总裁喜欢夸大其词,有些公司的总裁显然是谦虚过度了,真正诚实可靠的公司只占其中的一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林奇必须很好地分析这些总裁的类型,才能从自己得到的资讯里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真实资料,使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富达公司里很多人发现,彼得·林奇很喜欢参加由经纪人组织的区域性公司会议——每次有哪个公司组织这种会议的时候,彼得·林奇都会兴奋地走来走去。对于彼得·林奇来讲,这种区域性公司会议,可以让他从中了解很多家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和产品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在会议上崭露头角,博得头彩,每家公司都会派出他们公司最优秀的经纪人,以最简洁干练的方式介绍他们公司最丰富的资讯,同时还会留下专门的时间为对他们公司感兴趣的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虽然当时也有一些投资者像彼得·林奇一样去作实地的调研,但是他们却做不到像彼得·林奇那样勤奋拼搏。可以说,在当时的华尔街如果彼得·林奇自认为努力是第二,那么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了。不管是从阅读资讯的多寡上还是出差考察的频繁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彼得·林奇。正是彼得·林奇这种努力,才使得其他人了解范围的宽广度无法超过他,掌握的资讯量无法超过他。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很多非职业的投资者都把自己当成了“福尔摩斯”,他们认为只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和商业杂志,不用和任何人交流,自己就能够判断出哪只股票有潜力,到时候钱财自会滚滚而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做法在华尔街任何专业投资员看来都是非常幼稚的,甚至这只能是一个投资人员刚刚入门而已。在彼得·林奇看来,要成为优秀的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获得第一手资料,让自己在投资决断上先人一步。
彼得·林奇的投资涉足了每一个行业的股票,并不像大多数投资者那样,只约束于一些固定的行业当中。当彼得·林奇一旦发现哪个行业或者哪家公司有投资良机的时候,他便不会再去作深入调查和研究,而是雷厉风行地采取行动。当然这样的投资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长期研究和基础的积累。如果国家出台的某个新的政策可能会对某个行业有利,彼得·林奇这时候通常不会只买这个行业发展前景最好的一家,而是会买入一堆能够从这个政策中获益的公司的股票。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把其他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出。
除此之外,从同行那里获得信息也是彼得·林奇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这此同行大多都是处于这种股票投资的食物链顶端,每个人手里掌握的资讯要比股票经纪人丰富得多,当然他们是不会告诉你他们要买哪只股票的,因而你只能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得蛛丝马迹。很多时候,这些蛛丝马迹中有些信息是你想象不到的。
彼得·林奇收购股票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局限于一种股票中——小公司的股票、成长股、潜力股,甚至高股息股票,只要价格合理都在他的收购范围之内。在彼得·林奇看来,只要一只股票的股价收益是其公司增长率的一半就是好的购入时机。因此,彼得·林奇很喜欢收购那些价格低但是收益指数高的股票。
相对于彼得·林奇在公司的表现,巴菲特在他的恩师格雷厄姆那里工作的时候,是困难多多。首先格雷厄姆的第一目标是守成,而不是赚钱。巴菲特就曾经这样说过:“老师对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状况并不感兴趣,而我对此却一直在深入了解。”
不得不说,两个投资大师在对公司状况的理念上惊人地一致,他们都要求自己完全了解自己想要投资的公司的经营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依据这些分析进行投资。
尽管巴菲特是进攻型的投资者,而格雷厄姆是守成型的投资者,但是这并不妨碍巴菲特从恩师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收获。格雷厄姆的一切投资行为都建立在自己对一只股票的公司的充分信任上,决不会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去判断一只股票的命运。这种十分理性的方法对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