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在工作中,不仅状态极佳,而且效率很高,几年的功夫,国家实力大大加强,备受世人瞩目。那么,皇太极凭的是什么,今天总结起来,就是工作技巧,他有很好的工作技巧,凭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善于用计
皇太极用兵如神,很少打败仗,几乎是常胜将军,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善用兵计”。对于带兵打仗的将帅来说,都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皇太极也是一样。他在对外作战中,把书本上学来的兵计活学活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皇太极心目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明朝,只有打败明朝,才能实现他的建国梦想。为此,他开动脑筋,提出了“和谈”与“自固”的策略,就是对明朝打出和谈的幌子,以友好的面目,来麻痹明朝对他的警惕心理,乘势发展自己,一旦时机成熟,再彻底撕破和谈的面纱,打败明朝。
在与明朝的斗争中,皇太极反复使用兵计,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借刀杀人”。
前文已经讲过,皇太极在征明的过程中,腹背受敌,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这两个人中,袁崇焕足智多谋,曾经打败了他的父汗努尔哈赤,是皇太极的心腹大患,必须除掉。毛文龙拥有重兵,手握崇祯帝的尚方宝剑,不时骚扰皇太极的军队,也成为后金的心腹大患,必须予以除掉。
可是,皇太极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做到。于是,他开动脑筋,采用借刀杀人的办法。先刺激袁崇焕,假意答应袁崇焕,与之议和,实现他向崇祯帝承诺的“五年复辽”目标。当袁崇焕上钩以后,向他提出条件,必须杀了毛文龙,表示诚意。袁崇焕上当了,毛文龙死于他的刀下。接下来,皇太极再用计,入围燕京,调袁崇焕入关勤王,再施用“反间计”,离间崇祯帝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崇祯帝中计,认为袁崇焕是奸细,是叛徒,便杀了他。
二是巧用战术。
比如,在天聪五年,大凌河战役中,皇太极就凭借多种战术取胜。
“引蛇出洞”。大凌河的明朝将领祖大寿,坚守不出,皇太极束手无策,于是,他命令八旗兵化妆成明朝援兵的样子,前往大凌河救援祖大寿。祖大寿果然上当,率兵出城,遭到八旗兵的伏击。
“八面埋伏”。为了解大凌河城之围,明朝派出各路援军,支援祖大寿。皇太极一面派出八旗兵,正面与之交锋,一面在明朝援兵经过的各个路口设下埋伏,等他们经过的时候,歼灭他们。为此,明朝援兵将领吴襄、张洪谟、杨华征、张吉甫、王之敬等都中了他的埋伏,吃了大亏。
比如在天聪八年的“入口之战”中,皇太极采用了另外一个战术,那就是“避实击虚”。他亲自率领大军,避开明军实力雄厚的山海关,而选择了相对薄弱的宣府和大同,从两处破关而入,采用的就是这个战术。
比如天聪元年,对察哈尔林丹汗用兵,皇太极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为了彻底打败林丹汗的察哈尔部,皇太极积极争取林丹汗的对立面,一个是奈曼部,一个是敖汉部,皇太极向他们频送秋波,要求建立友好关系。两个部落的首领求之不得,并且表示要率众归附后金。皇太极热烈欢迎,归附的人越来越多。这年底,另有喀喇沁部、鄂尔多斯、阿巴亥、阿苏特、喀尔喀也有归附之心,他们联合组成了10万大军,阻击林丹汗的4万大军,取得全胜。这一切,都是皇太极“分化瓦解”的成果,为日后彻底击垮林丹汗奠定了基础。
比如崇德五年,对索伦部首领博穆博果尔,皇太极采用了两个策略,一个是“声东击西”,一个是“虚张声势”。皇太极先恫吓博穆博果尔,说要向北进军,抓住他,吓得博穆博果尔仓皇北逃,实际上,皇太极早就暗中派出希特库、济席哈率军从蒙古北边追击,博氏中计北逃,正好钻进希特库的圈套之中,束手被擒。
此外,皇太极每当派遣大军出征之时,只要他不亲自带兵,都要面授机宜,亲自教授兵计,要求将帅灵活多样地用兵计取胜。同时,皇太极还广泛征求计策,以期百战百胜。比如,崇德五年,对于明朝在关外的坚城锦州,皇太极就采纳了张存仁的策略:“鼓励三军士气,坚持围困之策”。张存仁主张长期围困,打持久战,皇太极采纳了他的建议。
善于用人
皇太极做事非常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要身先士卒,通过自己的作为,给官兵做出表率。
比如策划“反间计”,《清太宗实录》中就留下了清晰的记录。皇太极亲自登台表演,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事情。作为汗王,皇太极亲自出马,亲自授计,终于使崇祯帝中计,假借其手杀掉了袁崇焕。再比如大凌河之战,皇太极更是身先士卒,身穿厚重的铠甲,率领二百名亲兵,飞马过河,直接冲向敌阵。
但是,作为优秀的统帅,皇太极更加明白,并非事事事必躬亲,否则还不把人给累死吗?最关键的,要知晓用人,善于用人。关于用人,统治者都是很重视的。皇太极作为最聪明的一代帝王,更是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建设。看看皇太极是怎么做的。
首先,他很好的利用了汉人。
在皇太极信任的大臣中,有一个汉人最为引人注目,就是范文程。范文程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投靠了后金,可是,他的一身才华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他足足做了八年冷板凳,无人理睬。范文程真正被重用,是在皇太极上台以后,对他信任有加,几乎是言听计从。而且每逢诸臣议事,若范文程不在场,皇太极必定先问:“范章京知否?”每当群臣意见不一议事不决的时候,皇太极就说:“何不与范章京商议一下?”只有当众臣下说:“范文程已经同意。”皇太极才最后批准。有时,如果范文程生病没上朝,皇太极甚至会将一些事情延后,等范章京病好后再作裁决。后来,凡是范文程起草的文件,他不再过目便予批准,他说:“我相信范章京不会出错。”就此,范文程成了真正的大章京。君臣二人私下的关系也极为亲密。皇太极经常将范文程召入宫中议事,二人经常一坐就是几个时辰。有时,范文程深夜刚刚离开皇宫回家躺下,皇太极又派人来请范章京进宫议事。
其次,皇太极很好的利用了敌人。
在皇太极的功臣中,有很多曾经是他的敌人。比如洪承畴和祖大寿,这两个明朝将领,洪承畴与皇太极曾经有过生死对决,洪承畴被俘虏后,皇太极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几经周折,才收降他。至于祖大寿,更是具有传奇色彩,先是在天聪五年的大凌河之战中诈降皇太极,接着在10年后的崇德五年,又与皇太极在锦州决战;可是,皇太极非常爱惜祖大寿的才干,足足等了他10年的漫长时日,最终收降了祖大寿。
除此之外,皇太极还接收了明朝的三员大将,一个是孔有德,一个是耿仲明,一个是尚可喜。这三个人都曾经是明朝的边关将领,拥兵自重。他们仰慕皇太极的英明,便纷纷起义,投靠皇太极,皇太极大喜过望,最主要的是没有让这些人失望。不仅被封以王爵,孔有德被封恭顺王,耿仲明被封怀顺王,尚可喜被封智顺王。皇太极出征打仗的时候,这些投诚的汉王都随军前往,为皇太极效力。
再次,皇太极很好地利用了“下人”。
皇太极用人惟贤,他曾经说过:“朕惟图治,以人才为本,人臣以进贤为要。”反映出皇太极用人的原则,既要用人,还要用贤人。而且,皇太极用人不讲出身。如果有才华,就是奴才下人出身,他也不拘一格。比如,宁完我,曾经是萨哈廉的家奴,因为他通文史,皇太极曾经亲自面试,破格录用,成一代名臣。
皇太极选人用人的方法也很值得借鉴。
一是大臣推荐。推荐是最直接的办法,可是,由于人为操作,就会滋生腐败。怎么办呢?《东华录》记载:“荐举不实,请定功罪连坐法”。就是如果大臣荐举了贤良之才,有功受表扬;如果荐举了庸才,那就将大臣连同庸才一起受到处罚。
二是考试。考试取才是汉人政权行之有效的做法,皇太极借鉴了这一做法。天聪三年九月初一日,后金满蒙汉知识分子首次进京赶考,天聪八年三月,又举行了第二次考试,大批人才被发现并录取使用。
三是自荐。皇太极号召那些有才华的人要自我推荐,可以上书自陈。皇太极说,人才不怕多,金银财宝用过就没了,可是得到一个可靠人才却对国家有无穷的作用。所以,皇太极不肯漏掉一个人才,对那些没人推荐的,又没机会考试,或考试落榜的人才,可以让他们自我推荐,择优录取。
四是重用一线人员。皇太极所处的时代,正是战争杀伐的年代,皇太极所用人才必然会带有时代的特征。皇太极就非常重用那些有战功而又地位低下的人,甚至于重用一线的士兵。比如,天聪三年,皇太极就看中了一个小卒萨木哈图,他仅仅是一名士兵,可是在攻打遵化城的时候,他作战勇敢,第一个登城杀敌。皇太极非常重用他,不仅赏给了他世袭的职位(备御),赐予巴图鲁的称号,还给予大量的物质奖励,使得这个萨木哈图受宠若惊。皇太极的这种做法,激励了广大低级士兵,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勇立战功。
善于改革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后金面临着很多困难:宗室之间的内部矛盾,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与朝鲜、蒙古、明国之间的周边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怎么办呢?新主皇太极陷入了沉思。
皇太极是最聪明的智慧之王,他马上就意识到必须改革旧有体制,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可是,改革就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而过去的事情是父汗努尔哈赤制定的;改革还意味着对现有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皇太极必须克服这些矛盾,战胜自我,才能够顺利进行改革。
事实证明,皇太极很快进入角色,他破釜沉舟,对旧有体制进行了彻底的革命。
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中,最需要改革的就是满汉关系。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满族一小部分满洲贵族的需要,把那些俘虏的明朝士兵和征服的辽沈之民,悉数变成奴隶,供其役使。满汉之间是紧张的主奴关系,两个民族之间势同水火,有的汉民向满族居住区的井中投毒,甚至在街上走路时,汉民会突然袭击满洲人。为此,努尔哈赤曾经制定制度,要满洲人提高警惕,防止汉民偷袭。这就是皇太极继位时,所面临的紧张的满汉关系。
对此,皇太极进行了改革。
一是提高汉人的政治地位,他规定:“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说的再清楚不过了,满汉地位一样,没有高低贵贱。
二是解放奴隶。努尔哈赤时期,汉人被编入满洲旗下,成为满洲人的奴隶,供其役使。皇太极改变了这一制度,解放了汉民的奴隶身份,与满洲人分开居住,恢复了他们的自由。
三是给予汉奴一定的权利。皇太极重新制定了《离主条例》,就是对那些荒**无道的满洲主人,汉奴可以控告他们,也可以选择离开。同时,皇太极对那些逃跑的汉奴也放宽了政策,过去,汉奴一旦逃跑,抓住就是处死,这次改变了,即使逃跑,也不会处死,进行严肃的教育,或者不许他们再回到后金,仅此而已。
其次是官制改革。
皇太极深知本民族历史相对较短,制度建设上不如汉人久远,便学习明朝制度,改革以前不成熟的官制,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官制。天聪三年,设文馆,负责两项只能:翻译汉文典籍,以资借鉴;记注本朝政事,总结执政得失。天聪十年改文馆为内三院,包括內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有职责,內国史院,负责当朝的帝王起居、撰拟诏令、纂修实录等等事宜;内秘书院负责各衙门文奏往来和外藩往来书信的撰写;内弘文院负责负责注解历代帝王得失,为皇帝讲经说史。各院设大学士,由满蒙汉大臣中佼佼者担任,其职责类似于宰相。天聪五年,皇太极设立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明确了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崇德元年,再设督察院,负责监察各个部院包括皇帝的得失;崇德三年,又设立理藩院,专门负责蒙古事物。至此,大清朝基本形成了内三院、六部和两院,也就是所谓的“三院八衙门”,各设官员,各司其职,而皇太极总领于上,大权集于一身。
再次是皇权的改革。
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不幸病逝,皇太极被推举继位称汗。可是,努尔哈赤早就规定是集体执政,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所以,皇太极继位当天,就率领诸贝勒向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行三拜礼,对他们三位不以臣礼相待,而以兄弟之礼相待。这很好理解,三位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大贝勒,位序都在皇太极的前面。三大贝勒在朝见群臣的时候,也是并列而坐。不仅如此,三位还是大权在握的旗主:代善是正红旗、镶红旗的旗主,阿敏是正白旗的旗主,莽古尔泰是正蓝旗的旗主。这样,皇太极做事,决定事情很难,达不到乾纲独断的程度。面对政令不通,权利分散的局面,皇太极进行了改革:
一是设立部院,主要是设立六部,每个部院中有专门的承政管理事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剥离了三大贝勒的权利。因为六部对皇帝直接负责,等于强化了皇权。
二是改变“四神并尊”为“南面独坐”。四神就是四大贝勒,共同面南背北,共同理政,皇太极只是一个领头人而已。为此,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实现“南面独坐”。
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曾经屠戮永平等四城平民为借口,定大罪十六条,将阿敏幽禁。天聪五年,皇太极以“御前露刃罪”,革除莽古尔泰大贝勒爵位,天聪六年,莽古尔泰暴亡。三大贝勒之中,仅仅剩下一个大贝勒代善了。
皇太极为了实现南面独尊,扳倒代善,于天聪九年找了一个借口,就是代善款待皇太极非常讨厌的莽古济格格,于是,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严厉申斥代善,使得代善无地自容,从此闭门思过,权势大减。到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的时候,代善被迫向皇太极立誓:“自今以后,若不恪守忠贞,殚心竭力,而言与行违,又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逆作乱者,天地谴之,让代善不得善终。”这样,代善再也不敢与皇太极平起平坐,皇太极彻底实现了南面独尊。
三是弃汗称帝。皇太极最大的变革,莫过于他敢于弃汗称帝。实际上,虽然在天聪九年他实现了南面独尊,但是毕竟还是汗王,与明朝的帝王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皇太极非常羡慕明朝的帝王,羡慕皇权的集中。所以,当他得知多尔衮获得了传国玉玺,漠南蒙古归入后金版图的时候,他接受了重臣的“劝进”,弃汗称帝。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南面独尊”的成果,而且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使他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断。
最后是改革后宫制度。
一个成熟的王朝,必然有成熟的后宫。努尔哈赤称汗时期,就没有成熟的后宫,他的女主人还成为“福晋”,到后来,才有“大妃”的称谓,很不正规。崇德元年,皇太极弃汗称帝,便改变这一现状。
这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仿明制钦定后妃名号,并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册封哲哲为国君福晋,居清宁宫;册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居东关雎宫;册封娜木钟为西宫大福晋,居西麟趾宫;册封巴特玛·璪为东次宫福晋,居东衍庆宫;册封布木布泰为西次宫福晋居西永福宫。清代的后宫制度以此为蓝本,逐步成熟起来。
总之,改革使得皇太极获益匪浅;改革也使一个新兴政权从随意走向规范,从弱小走向强大,为大清入关,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