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大婚了,他已经17岁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他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作为一个帝王来讲,他可要堂堂正正的坐上宝座,无需别人指手画脚了,应该亲政了。

慈禧会同意把大权交给他吗?这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借口了。她没有退路了,必须把权利交给同治皇帝。

“该撤帘子了”,慈安对慈禧说,“皇帝长大了,也已经亲政了,之前我们垂帘,都是不得已,是怕皇权旁落。如今,皇帝都大婚了,是时候了。”她看着慈禧,感觉她的表情很不自在。

时间终于确定下来了,在同治十二年的正月二十六日,同治帝举行亲政大典,两宫太后撤帘归政。同治皇帝心中一阵狂喜,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做皇帝了。

慈禧心里极不舒服,她百感交集,自己27岁守寡,咸丰十一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变仿佛就在眼前。那是一场殊死搏斗,稍有闪失,就会万劫不复。这都是为了什么呢?慈禧咬着牙在想,都是为了权利呀。肃顺除掉了,权利抓到手了。后来,又发生了他和恭亲王之间的权利之争,面红耳赤,仍然是惊心动魄的,最终,她又胜利了。谁都不能动摇她垂帘听政的宝座,她太在意,这是她的生命。如今,儿子亲政了,要搬掉她的宝座,她痛不欲生。

慈安释然了。她回顾了一下这前后的12年,往事历历在目。本来,慈安是一个木讷之人,言语不多,心计不多,欲望也不多。可是,她被慈禧推着走到了今天,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被利用了。辛酉政变,是自己同意的,杀了那么多宗室,血染禁城,这不是她想看到的;参与恭亲王之间的斗争,也是被裹挟的。所以,她为了洗清自己,也不时发挥一下,同治八年诛杀安德海就是一例;坚持让阿鲁特氏做皇后也是一例。这回,她催促慈禧归政,让皇帝亲政,把权利交回爱新觉罗,让祖制和家法回归,又是她发挥作用的一例。

那些宗室王公们,更是欢欣鼓舞。皇权已经被异性掌握了12年,这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耻辱。恭亲王万万没有想到,太后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动了政变,获得了垂帘听政的机会,却把他一脚踢开了,太憋屈和窝囊了。就连慈禧的妹夫醇亲王奕譞也是心有不甘,当听说太后要卷帘归政的时候,他非常高兴,积极配合。

正当大家弹冠相庆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慈禧并不甘心,她绞尽脑汁,提出了一个缓冲之计,她要同治皇帝继续读书。我们看《清实录》中是怎么说的:

“奉懿旨,前因皇帝冲龄,亟宜乘时典学,特简师傅,朝夕辅导,于今十有二年。兹值亲政伊始,仍当不忘古训。况学问事功互相表衷,凡古今治忽之原,政事得失之故,无不可因事监观,引为法戒。列圣文谟武烈,载在圣训,尤应按日恭阅,庶于用人行政,得有遵循;国语清文,亦必勤加练习。皇帝每日办事召见后,仍应诣弘德殿,与诸臣虚衷讨论;李鸿藻、徐桐、林天龄、桂清、广寿,均著照常入直,尽心读贯,用收启沃之功;至肄武习劳,乃我朝家法,骑射等事,皇帝亦须次第兼习。”

慈禧的这道懿旨,就规定了同治皇帝的基本动作,除了政务之外,还要像之前一样,到教室去学习,做个小学生。同治皇帝看到这个懿旨,叫苦不迭。这还叫亲政吗?皇太后照样可以指手画脚,吆五喝六。

怎么办呢?要知道,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儿子的性格随母亲,他能甘心任人摆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