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安德海真是该死。他本来得罪了很多人,有多少人想杀他呀。
恭亲王想杀死他,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恭亲王明白真相之后,恨不得把安德海撕碎了,食其肉寝其皮,不足以解心头之恨。
慈安太后想杀掉他。尤其是当她听到同治皇帝的那番话的时候,心情极度抑郁。她很自责,觉得对不住去世多年的丈夫咸丰帝。她恨恨地想:都是这个该死的狗奴才,秽乱宫禁。她甚至想起了当年咸丰帝给她的密谕,几次想拿出来,动用家法,惩治安德海和慈禧。
需要解释一下。有资料记载,慈安手中有咸丰帝临终密谕,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用来制服慈禧:“(慈安)袖出一函,授那拉氏,使观之。那拉氏启视,色顿变,惭不可仰。函非他,即文宗所付之遗诏也。”咸丰帝也知道,慈禧厉害,以慈安的性格,是很难驾驭的。为此,咸丰皇帝临终之际,特授予慈安一纸密谕。
同治皇帝是最想杀掉安德海的了。宫里的人都知道,上自太后,下到太监宫女,谁不知道安德海仪仗慈禧太后,欺负小皇帝。大家还知道,同治皇帝经常用小刀砍泥人的脑袋,砍掉一个,再砍掉一个,嘴里面还念念有词:“杀小安子!杀小安子!”
除此之外,宫中那些太监们又有几个不恨安德海的呢?安德海平时飞扬跋扈,连同治皇帝、恭亲王这样的人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那些太监们呢?他的言谈举止之间,都流露出狂傲不逊的神态,令人讨厌至极。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安德海一定要注意了,稍有不慎,可能要翻船。可是,这个奴才偏偏不知检点,什么都不怕。这就应了那句话,叫做“不作不死”。他居然干了一件飞蛾扑火的傻事。
他干的这件事,很多清史资料中都有记录。《翁同龢日记》:“闻安姓太监将往江南查考、采办诸物价值。”此外,印鸾章《清鉴》,无名氏《清史列传》,萧一山《清代通史》等,对此事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
这个胆大妄为的太监,究竟干了什么大事,这么引人注目呢?
他居然在同治八年六月,向慈禧请示,想出去到南方玩玩,也像当年康熙爷、乾隆爷一样,下江南。可是,总得找个由头啊。他向慈禧建议,派他到江南去采办龙袍等用物。
令人不解的事,慈禧太后居然批准了安德海的请求,真是糊涂至极。为什么呢?
印鸾章在《清鉴》中这样写到:“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死无赦。”就是太监不能走出北京,出城就犯了死罪。当然,更不能承办什么皇差。
关于这一点儿,早在顺治年间,顺治帝就有明文规定:“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盗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明确规定了太监必须遵纪守法,老老实实当差,不许胡乱走动。为了警示太监,特将铁牌立在了交泰殿前。
这一切对安德海都没用,他决定铤而走险,他要出宫到南方去,好好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