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四年,翁同龢开始入弘德殿教学。翁同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对同治帝的学习有这样的认识:“盖督责过严,诸事拘泥。”意思是慈禧太后对同治皇帝的要求太严格了,导致他不堪重负,就是“超负荷”了。
据《清史列传·徐桐传》记载:“穆宗每日黎明御弘德殿,讲读不逾二时,膳后满、汉功课一时可毕。桐与倭仁等奏以为一日之中,晷刻方长,宜兼习政事,现在召对内外诸臣,皇上御殿入座,嗣后拟于召对军机时,并请皇上入座,从之。”
专家根据这段记载,判断同治皇帝太累了:不仅要上课读书,还要习武骑射,还要给垂帘听政做摆设,还要到两宫太后那里去问安。
所以,人们把同治皇帝的问题,归结为管教严,功课太多。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是对同治皇帝的要求太严格了吗?
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非常清楚地记录了清朝教育皇子的家法:“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都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内府苏拉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依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则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等,薄暮始休。”
这段资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皇子们学习辛苦,是家法中规定的,不是针对哪个皇子的。清朝规定,皇子6岁开始读书,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
皇子们究竟应该怎么读书呢?
据康熙帝回忆,是老师念一句,皇子们跟着读一句,然后,就是皇子们自己念了,但不是念一遍,而是120遍;但是,念120遍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皇子们背下来,于是,又规定再背诵120遍,加起来就是240遍。只有这样,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才可以背下来。也难怪康熙帝会累得吐血。
但是,没有人这么要求同治皇帝,不是师傅们不知道家法,而是皇太后舍不得这样折磨孩子。舍不得的原因,就是孩子太少了,真要累吐血,恐怕谁都担当不起。
所以,上述同治皇帝的功课也好,事物也罢,并没达到与众不同的程度,也不会把他累吐血;相反,他在众星捧月中,自在的很。
这样,同治皇帝的学业长进,关键是看他自己是不是有觉悟,是不是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他的老师翁同龢最清楚了。翁同龢对他不时鼓励,提醒他什么叫“一寸光阴一寸金”,什么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叫…,苦口婆心,反复提醒,翁同龢说得口干舌燥,同治皇帝什么反应呢?
资料记载这样一句话:“颌之而已”。这四个字太形象了,同治皇帝真也是太沉着了,对老师的教诲,仅仅是点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