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客户推销产品时,倘若总是说“我”,就拉远了我们与客户的心理距离,冲淡了我们与客户间的感情,这样客户就丧失了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很难再进行实质性的沟通;而如果说成是“我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却不一样。
能否成交,不在于销售员说了多少,而是如何说。一个简单的措辞,都会引起客户的心理波动。当我们向客户说“我”时,客户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忽视,不愿与我们交流,甚至是产生反感;而如果说成“我们”,则缩短了我们与客户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了客户的防范心理。同时,也造就了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朝着某一目标迈进的合作心理。
张晋是一个保险项目的负责人,他需要经常与客户高层的领导就项目问题进行交流。而这些领导中,大部分都是张晋从未见过面的。
张晋想如果采用“尊敬的××,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虽然这样的说辞也很有礼貌,但是会使双方感觉很生分。
斟酌了许久,张晋决定这样开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我也是第一次来我们公司,但是我们两家公司已经是老朋友了,我们的××项目组给我讲了很多这边的情况,今天我想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就××方面的内容和各位领导交流探讨一下。”
张晋这样开场的话,一下子就让大家感觉坐到了一条板凳上,而不是很正式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这就为后面的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调。
作为销售人员,我们不是要打动客户的大脑,而是要打动客户的心,因为心是离客户钱包最近的地方。所以,一个好的销售员要懂得如何拉近双“心”的距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对自己的关心要远远大于对他人事情的关心,关注自己是人的天性。很多情况下,人会不自觉地替自己说话。所以,销售员在工作中要学会“忍”,不能时常把自己挂在嘴边,而是要时刻顾及客户的感受。我们推销产品,不是在做自我讲演,而是给客户提供产品信息。
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虽然我们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个人的心理,但是有一条准则却是相同的:我们要为客户着想。即使不能让客户绝对信任我们,但至少不能让客户反感我们。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描写王熙凤为人之道的话: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然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罢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着不让她再提伤心事的时候,她马上换了表情,转悲为喜。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案例中,王熙凤这番说辞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一句没提自己,却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作为销售人员也是如此,我们若想得到客户的关注,不一定要句句提及自己,时刻关注谈话者的感受,将更容易走进对方的心里。
当我们在客户面前频繁地说“我”时,就失去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人人都喜欢被别人重视,所以我们要把握客户的这种微妙心理,在和客户谈话的时候多说“我们”,少说“我”。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事事说“我们”,对于那些我们不能掌握的情况,过犹不及就不好了。
我们向客户推销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服务。如果只一味地说“我”如何如何,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我们的服务产生不满。其实,只要改变一下,把“我”变为“我们”,不仅不会对我们有任何损失,还会获得客户的好感,也能使我们同客户的关系进一步地加深,为后续的沟通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