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顾客就是上帝。”如果我们都不了解“上帝”在想什么,那怎么与“上帝”沟通?又如何说服“上帝”来买我们的产品呢?
方丈想的是怎样管理好寺院,满足拜佛者的愿望。所以,两名销售员站在方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了拜佛者与寺院建设都需要“梳子”的建议,这样就很容易地得到了方丈的认可,达成了交易。
客户想什么,我们就要说什么。我们要转换角色,将自己当作客户,以客户的眼光去看待产品,找到客户所关心的问题。这样想客户之所想,从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必然会得到客户的青睐。
“你们这里的东西比别家都贵。”女顾客说。
“怎么会,我们这里的售价是最低的了。”店员说。
“你们这里的青豆罐头就比别家的贵了许多。”
“噢,你说的是绿王牌,那是次级货,而且是最差的一种,由于品质不好,我们已经不卖了。”店员解释说。
女顾客讪讪的,有点不好意思。
店员为了卖出产品,继续说道:“吃的东西不像别的,关系一家老小的健康,您何必省那点钱。这种牌子是目前最好的,一般上等人家都用它,豆子的光泽好,味道也好。”
“还有没有其他牌子的呢?”女顾客问。
“有是有,不过那都是低级品,您要是想要的话,我拿出来给您看看。”
“算了,”女顾客面有愠色,“我以后再买吧。”她连挑选出的其他罐头也不要了,掉头就走。
“女士请留步,”经理彭奈急忙说,“你不是要青豆吗?我来介绍一种又便宜又好的产品给你。”女顾客愣愣地看着他。
“我是这里的经理,”彭奈赶忙自我介绍,以消除对方的疑虑,接着说,“我们这位店员刚来不久,有些货品不太熟悉,请您原谅。”
彭奈顺手拿过沙其牌青豆罐头,指着罐头说:“这种牌子是新出的,它的容量多一点,味道也不错,很适合一般家庭用。”
女顾客接了过去,彭奈又亲切地说:“刚才我们店员拿出来的那一种,色泽是好一点,但多半是餐馆用,因为他们不在乎价钱,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家庭用就有点划不来了。”
“就是嘛,在家里用,色泽稍微差一点倒是无所谓,只要不坏就行。”
“卫生方面您大可放心,”彭奈说,“您看,上面不是有检验合格的标志吗?”
这笔小生意就这样做成了。
故事中的店员虽然热心,但是对顾客的说话意图缺乏理解。当顾客说东西贵时,其言外之意,就是想买便宜的货物。这时,销售员应该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了解他的需求后,再向他介绍合适的东西,要让顾客感觉到自己买的产品是最适合自己的。
销售是一场心理战,唯有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知己知彼,才能有针对性地向不同性格的客户推销,这样成功率才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