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美德(1 / 1)

从小参加劳动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也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的456名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管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和工作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劳动使孩子获得能力,生活上就独立;在面对挫折时,孩子善于以独立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在家里,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在学校,老师也很少安排劳动。这样一来,孩子的动手机会减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也会逐渐使其厌烦劳动。

孩子做不做家务劳动看似小事,但却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不做家务劳动的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弱,眼高手低。对于孩子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一个孩子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也很难激发孩子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不做家务劳动的孩子,往往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孩子的劳动习惯与自主、自理能力是连在一起的。有关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孩子的独立性有显著关系,也就是说,孩子的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就越强。试想一下,一个没有任何劳动机会、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会干的孩子,当他离开父母的时候,怎么能够自如地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更不要说在这个社会中有所发展了。

不做家务劳动的孩子,往往缺乏同情心。如果孩子一点儿家务劳动的经验都没有,他就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父母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他也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孩子这样的思想就会在无形之中为亲子沟通设置障碍,使得父母终日辛劳而不得解脱,难以得到孩子应有的情感回报,让人心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家务劳动是孩子们可以参与的劳动内容之一,它既能养成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立意识,促进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还能增强参与家事的意识,留恋、珍惜家庭的安宁和融洽,从后者着眼,鼓励孩子做点家务劳动更有其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