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做什么,行、住、坐、卧都应该是心思集中的,处于这种状态下,才算是身心合一,才能全身心地在当下之中体验生活。假如我们做什么都是分心的,那岂不是浪费时间?
心一旦脱离了我们的控制,就会如同那不羁的野马一般,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所以,看顾好自己的心,总比对着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要明智得多。
大慧曾对他的弟子们说:“不论是在行走,还是打坐,不论你们做什么,都应该把心思放在眼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成功的法门就这一条。”大慧说的完全正确,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与心才不会脱离我们的掌握,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
当我们把所有的心力都集中在事业上,就好比,母鸡孵小鸡,或者苍鹰追赶猎物,那么我们的事业岂能不成功?做事业就如同参禅一样,要有十分的决心和十分的信心。
有个刚来禅寺的人,他问身边的师兄,什么时候才能学有所成。他的师兄告诉他,当你停止这个疑问时,便会学有所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的事业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这样做是不明智的,我们只有把精力放在手头的事情上才是最明智的。所以,停止无意义的追问,埋头去踏实做事吧。
如果你有一颗纯净的心,就会破除那种执着于获得好果报的贪执心,也就能不带着功利心做善事。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要能够扛得起压力,受得了委屈,如此才能看到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当然,这首先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忙碌中,而不是整日地愁眉苦脸,要全身心地去有所担当。
“求人不如求己”,并不是说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忽略朋友的帮助、团队的力量,而是说在生活的道场里,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成功的指望都放在别人帮助上。人一旦形成依赖心,就会生出惰性。
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人生的道场上也没有只胜利不失败的情况,失败不可怕,但如果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那才会真正断送自己的美好人生,任何的失败,都意味着成功的开始。
同样的一个人,有人抬举他,有人贬低他,其实,这些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要紧。因为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究竟能做成多大的事业,这也不是由他人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人到底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价值从来就不靠他人的评断,而是看我们如何给自己定位。
成功时不炫耀,遇挫时不悲观;得到时不狂喜,失去时心坦然。不以自己为中心,在不断的变化中收获生命的经验。
一休禅师曾经对某位来访者说:“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便是我的禅了。”人与人相处,产生矛盾时各退一步,坦然相对,世界一片宽阔,身心无限自由,这就是禅的精义了。
在几千年的进化中,人始终有一个没能克服的缺陷,这便是“习惯性”。因为习惯性的存在,我们才对平日的生活熟视无睹,而生活中却有着那么多的美好,我们却仅仅因为“习惯了”而对它再无感觉。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我们都要做好规划,带着有追求而不强求的心态去努力完成,而不是对结果特别执着。每个人的能力总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没必要把目光全部集中在结果上,自己付出了辛劳,锻炼了自己,那么,又何必对结果那般在意呢?
——摘选自铃木大拙《禅者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