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以和为贵(1 / 1)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释义】

万物背负于阴,而拥抱着阳,阴阳之气互相激**而又互相调和。

【智慧解析】

宇宙万物是阴阳生息,遵循阴阳交融相合之道,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冲气”,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所以,无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的调节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

老子还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意思是说,知晓了和谐的道理,可谓知晓了道的常规;知晓了道的常规可谓明智。《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论语》中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也就是说圣明君王治国,无论大小事都遵循着达到和谐这样的标准去做。郑君《中庸》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儒道两家都崇尚事物的和谐,从这点来讲,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历经了两千多年心心相传,“和”已深入人心。它纵贯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诸多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中。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韩非子讲过一件事,叫作“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酿制的酒香味醇厚。他人也和气、公道,待客人殷勤周到,但是生意却很萧条。店外的酒旗高高地迎风招展,可酒就是卖不出去。由于酒卖不出去,放着放着就变酸了。他很苦恼,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就去请教邻里的一位长者。这位长者告诉他:“是因为你养的那条狗太凶猛了,人们害怕狗咬,谁还敢来买你的酒,酒变酸也就可想而知了。”

韩非子用这件事来说明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实也可以用来比喻做生意的道理。

生活中,你给人一个微笑,别人也会给你一个微笑;你热心帮助别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善有善报,为人和气是绝对没有坏处的。

再比如经商,古人都知道以和颜悦色来笼络顾客,让他们放心,让他们亲近,让他们舒适。这样,顾客自然而然愿意光顾你的店面了。

有一个老字号商店的掌柜,算是把这一课学透了。凡在他那里买货的,无论年少年长,还是文弱强悍,他都对你一脸笑容,客气陪送。有时碰到一两个年少无知的,冲撞了他老人家,他也毫不介意,甚至还会逗乐那些冲撞他的人。

如果有人寻衅滋事,伙计耐不住握紧老拳,想打一个出手。老掌柜则示意不要动怒,送走即了之。如果伙计们咽不下这口气,露出些许不满的言语,老掌柜便会断喝制止。这使新来的伙计往往不明白,也老大不痛快。当然,等到他们待久了,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待人接物和老掌柜如出一辙。

“和”能嫁接无根树;“和”能点燃无油灯;“和”能使世界更加完美。国家为政之道讲究“政通人和”;家庭这个社会细胞讲究“家和万事兴”;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讲究“以和为贵”;商业或企业的经营者讲究“和气生财”;网络中的交流讲究“和谐美好”!一个小小的“和”字,与国、与家、与人、与物都有许多充满教益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