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管理者总是尽可能地将权限让给下属,使自己专心于处理问题或策略方面的工作。员工在锻炼中才能成长,管理者要给他们机会,不要怕员工犯错误,让员工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创造性和培养顽强的品德。
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
有的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能力不放心,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才觉得踏实,自以为是爱护下属,是对下属的帮助。孰不知,这种对下属的“关心”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会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他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会画得更好。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力,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福布斯》是全美,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财经杂志。
《福布斯》总裁布鲁斯·福布斯和马孔·福布斯在用人方面就能做到放手授权,他们很少对下属的工作指指点点,而是完全交给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关键是要有成果。
在这方面,雷·耶夫纳感触颇深。他刚到福布斯工作时,公司就给了他很高的薪水,工作条件也十分优越。当时,雷·耶夫纳的任务就是对《福布斯》的附属机构进行调整,使该机构所出的《IAl》周报重振雄风。布鲁斯·福布斯给他的唯一指示是:一切由你全权处理,不过,事后要向我报告工作结果。
雷·耶夫纳每天早上到《福布斯》对面的餐厅喝咖啡,在那里和《福布斯》各部门主管轮流会谈,了解各部门的进展状况,决定哪些主管和布鲁斯·福布斯面谈。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手中握有无限大权。”雷·耶夫纳如是说,精神抖擞的他对《IAI》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扩大版面,并且加大行间距离,以便于读者阅读。此外,他让手下有事直接向他汇报,不必像以前那样层层报告。6个月内《IAI》果然重振往日雄风,雷·耶夫纳从此名声鹊起。各界纷纷邀请他演讲,担任顾问。这一切和布鲁斯·福布斯的充分信任及充分授权分不开。
由此可见,管理者要协调好与下属的关系,一定要学会授权艺术。另外,授权的同时要注意训练员工能担当重任的能力。
一、使他们具有独当一面的管理本领
英国著名经理人汤姆斯·佩恩准备提拔一个新人当部门主管。于是告诉他说,“你在此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挑战你所见到的一切,了解采取的每个行动背后的获利原因。如果没有获利就不要去做。若见到你不喜欢的事就改变它,或至少质疑它。如果你维持现状的话,人们就会认为你同意了这些状况。”
与此同时,佩恩也让他知道自己偶尔会回来。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并要求得到合理的答复。佩恩的良苦用心在于训练部属练习独立的管理本事。
二、提高他们的获利认同能力
一流的管理者不仅训练员工自主的管理能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获利重要性的认识。
事实上训练员工达到这个目标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在训练与专业知识培养、事业创立、秘诀培养、自我建立、工作多样化和自我激励等方面寻求适度的平衡。
管理者可以随时激发员工对工作目的及获利原因有新的认识。例如,管理者可以拿起一封信并问道:“为何你以这种方式处理它?”或是员工接电话时你站在一边说:“你为何告诉客户你月底前无法见他?”或拿起一份备忘录问他:“这份文件帮你达成什么目的了?”总而言之,你不断地质疑、打听,并以此来发现问题,激发员工自主思维。这样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与领导方法。
别让人才原地踏步
日本企业界权威富山芳雄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日本某设备工业公司材料部的S君是一位优秀的股长,精明强干,科长安排给他很多工作,而股长自己也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诸如同其他部门协作,并完善建立本单位的管理系统等。S君工作积极、人品好,深受周围同事的欢迎。富山芳雄认为他是很有前途的。
事实却不尽然,时隔10年,在富山芳雄再次到这家公司时,竟发现S君判若两人。原以为S君可以升任经理了,谁知刚是个小科长并且调离了生产指挥系统的第一线,只在材料部门担当一个有职无权的科长,没有具体工作,也无部下。此时的S君,给人以一副厌世的形象。
富山芳雄经过调查分析才知道,10年间,S君的上司换了三任。最初的科长,因为S君业务精通又是个诚实可靠的人,丝毫没有让他调动的想法。第二任科长在走马上任时,人事部门曾提出调动提升S君的建议。然而,新任科长不同意马上调走他,经过3个月的考核,给人事部门的答复是S君是工作主力,如果把他调走,新人接手势必要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造成很大损失。这样,哪任科长都不肯放他走,S君只好长期被迫重复同样的工作,提升之事只能不了了之。起初,他没有什么想法,很努力地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变得傲慢、固执,别人的意见他根本不听,加之他对业务熟练,对下属,可以说完全是在发号施令,独断专行。结果,使得下属谁也不愿意在他身边,纷纷要求调走。在上司眼里,他虽然工作内行,堪称专家,然而却不适合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正因为如此,使他比同期进入公司的人当科长反而晚了一步。由此使他变得越来越固执,以至工作出了问题,最终被调离了第一线的指挥系统。
因此千万不能总让下属原地踏步,特别是对那些能干的下属,更应信任他们,委以重任,适时提拔。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欲望,希望被别人重视,故想多担负一些责任。因为担负了责任,自己就有责任感,换句话说,给了某人责任与权限,他就可以在此权限范围内有自主性,以自己的个性从事新的工作,因此他就拥有了可自己处理事务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但是,授权并非只说一句“这件事交给你”就能完成。授权一事需要授权者和被授权者双方密切的配合,彼此态度诚恳,相互了解。
管理者成功授权要把握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视员工为事业伙伴
要做到成功的授权,必须有下列几种理念:
视员工为事业伙伴,是创造资产的决定因素。
每位员工都期望得到管理者的赏识——若他们的心里有这种感受的话,就会尽全力为此奋斗。
让员工有学习的机会——人不是生下来就会做事,任何事情都是学来的,即使是管理者也不例外。一定要让员工有学习与犯错误的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精心教导员工——员工犯错,在所难免。任何人不可能什么事都由自己做,必须有心栽培值得信赖的可挖掘其潜力的员工,耐心地教导他们。待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该大胆地授权给他,让他自主发挥。这样,公司才留得住优秀的人才,这也是一个公司永续经营之道。
(2)授权不是弃权
授权就是让员工有自主权,像自己当领导一样获得尊重与肯定,具有相当程度的成就感。授权并不是要你授权之后什么都不管,你仍须随时待命,当公司遭遇极大难题,员工解决不了,此时你仍必须亲自出马解决,绝不能坐视不理,让公司蒙受损失,那就失去了授权的意义。
(3)权责相伴
承担责任就是本人对工作结果要负责任,因为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没有盈利,公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员工委托某一项任务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这项工作必须盈利。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感到责任重大,不能应付了事,必须认真对待。
让下属充满挑战精神
拥有挑战精神的下属在困难面前往往具有主动性,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培养下属的挑战精神呢?
首先,断然赋予重任。
培育下属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工作来进行。与其纸上谈兵,不如给予实际训练。因此在考虑、衡量下属的条件后,应放心大胆地交付工作。
业务即相当于教科书,而为了培育下属尽快适应工作,决不可吝惜教科书或是参考书。下属必须凭借熟读教科书,回答参考书问题,逐渐增加实力。
管理者的教诲、指导确实是培育方法之一,但是如果下属本身能以自己的头脑思考、下决心、采取行动,则更具培育效果。
“你一定要达成此项工作,利用自己的创意尝试一下!”
“多留意平素教导的重点固然不错,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做做看!”下属可以通过参与从未做过的工作,增加新的经验、助长自信。
虽然说可大胆地交付下属工作,但是如果赋予超出下属能力太多的工作,则下属不但不能完成,甚至会因此丧失自信。不经考虑地交付工作,大多都是失败的。在下属工作时,不妨在一边予以适当指导,可增强培育效果。
其次,鼓励下属勿惧失败。
“失败是不可原谅的”的短视想法是培育的大敌。培育者必然了解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必须经过失败的考验才可能成长。
管理者对下属的失败过于神经质,是由于必须对业绩低落负起一个做上司的责任。另一方面,下属为了避免失败而消极地推卸工作的原因,多半是管理者不当的严厉苛责,任意转嫁责任之故。此无异于收回下属的教科书,不鼓励其学习。结果只会造成士气低落,使不想提升能力、不能工作的下属增加。
管理者应该有度量与远见,容忍下属一些小的失败。管理者必须认识清楚,与其在会议桌上不顾情面地检讨下属的失败,不如暂且将失败一事放置一边,只让下属了解其失败原因,学习到勿重蹈覆辙的经验与智慧,这样反而能增加培育效果。
“无论如何试试看。不论结果如何,责任由我负责,尽力做做看!”
协助下属排除对失败的恐惧,使其全力参与工作,也正是管理者应学习的培育下属的窍门之一。
失败当然无法避免,但是放任下属失败并非是主要目的。因此注意下属工作情况,事前指点出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引导其朝正确方向发展,才是正确做法。
最后,培养下属的挑战精神。
在企业中往往会要求员工实现似乎无法完成的工作。这对于拥有若干下属的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头痛的事。
人对没有自信的工作往往踌躇不前。如果无条件地委托交付,组织的业务必然遭到拖延。如何说服下属,不会遭到“我没有办法达成此项任务”、“是否能交给其他人处理”、“这超出我能力范围之内”等拒绝反应,是管理者的职责。
让下属养成一开始就勇于挑战困难的态度,仔细构思可利用何种帮助、何种方法、花费多少经费,在多少时间内可完成工作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上级所交付的任务完全失败……”
“他已丧失了自信……”
但如果以上述理由不敢交付下属新的工作,则下属根本不可能成长。
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圣贤,也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能圆满地完成工作,唯有经过重重失败、反省、训练,才能超越他人,获得成功。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艺术家,不经过反复苦练,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常的工作亦同。唯有不畏失败,勇敢挑战,最后才能获得成功。无论是下属或是管理者,都需要有此种积极精神与挑战精神。
鼓励下属坚持到底
下属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此时,管理者首先要鞭策下属。
在交付工作给下属时,完成乃第一个要求。这也是下属经过一番辛苦努力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在下属工作的过程中,宜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就工作内容与下属能力做适当的复核,暗示其正确方向与方法,这样可以防止下属中途受到挫折或过分拖延时间。
为了让下属达到最终目的,必须教导下属主动自发地报告其工作进展。尤其是不能有效率推动工作的下属,必须强制其定期报告,再视情况予以适当支援,以完成工作。
下属的工作如果陷入停顿,或是半途而废,往往与能力无关。极可能是心情不好或是士气低落,在此时,充分运用赞赏、激励、暗示的做法,增加其自信,可使其有信心对工作再度展开挑战。
工作遇到障碍是无法避免的,唯有超越障碍才有可能成长。但是下属碰到严重困难无法超越时,管理者不妨代为除去障碍。这并非放纵下属,而是让下属享受完成工作的喜悦,增加他的自信心。用长远的观点来看,此乃培育下属的重要方法。
另外,管理者要引导下属坚持到底。
工作速度落后,效率不好的原因多半是萎靡不振。萎靡不振不仅是运动选手会发生的现象,更是经常袭击任何人的现象。
和经验与实际等无关,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混乱。萎靡不振不仅左右本人的工作情绪与业绩,有时会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生活。
发现下属萎靡不振,协助其克服是管理者重大任务之一。
当发现下属出现以下现象时,要特别留意。应注意追究原因,协助除去可能发生恶劣影响的因素,使其回归正常状态。
①头部僵直,回转迟钝。
②重复发生做错事与健忘的情形。
③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④没有积极精神,毫无生气。
⑤发呆、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增加。
⑥呈现性格分裂的现象。
协助解决的具体方法如下:
面谈:向下属说明其目前的情况,并听取其意见与感想。借助谈话,协助其找出原因。
休息:暂时不交付太重的工作,给予一段时间休息,再让其重新接受挑战。
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重新施以基础的教育训练。
从萎靡不振中恢复时,下属会从萎靡不振的痛苦经历与克服的过程中学会许多事情,同时确实往前迈出一步。千万勿因部下的萎靡不振而视其为病人,以致完全不交付工作。
神经衰弱或是陷入严重的萎靡不振情况另当别论,在工作途中有时会发生取消下属工作资格,转而由他人接替的情况。这多是由于交付的工作未能按照管理者所期待的那样完成。
“你已尽了努力,但是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工作。”
“对你来说工作或许太重,还是由B来做吧。”
以组织整体来看,此种做法确实可以防止时间的浪费,但是却让下属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工作热情。
在下属遇到挫折时,或许是因为管理者的指示与建议有不当之处。此时必须再度深入考察下属本人、周围情况,查出问题关键,讨论推动工作、超越障碍的方法。
可能的话,与下属一起讨论、商议,听听下属的说法,支持下属坚持到底,完成工作。
这绝不是对下属的无谓帮助,而是教导下属的一个方法。下属在此种教诲下,可以累积难得的经验,并且能够领悟到工作的诀窍及产生坚持到底的决心。
让下属有机会去表现
聪明的管理者会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下属充分表现自己,如此一来员工工作起来才更有动力,更有积极性。
当员工由于无法对付某个问题而感到苦恼时,身为管理者不妨以个人的经验而提供给员工一些方法。然而,许多时候,情况往往在开始时便弄巧成拙,变了质。管理者虽想用温和的方式传达给员工,但是语气上却隐含命令的意味,那么员工表面上也许接受,心里却未必服气。因此,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要知道,当员工因为不知如何做而感到闷闷不乐的时候,管理者如果趁机在一旁干预,对于员工而言,或许意味着对他们不信任。
在此情况下,管理者不妨对员工表示:“如果是我,我将这么做……你呢?”以类似的做法来指导员工,不但可保持自己的立场,也可将意见自然地传达给员工。这样,管理者说服的目的便达到了。
管理者若直接表示自己的方法,则无法让员工真正学到工作的实际技巧。
如果管理者能够指出多种方法,让员工自己有机会加以思考,员工一方面认为管理者是给自己面子,另一方面则将提高对管理者的信赖感。
许多管理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希望以最简单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员工,而不让员工自己去思考,如此将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员工。这是管理者必须警惕的一环。
有家软件公司业务经理王先生,奉派到国外出差10天。王先生平时做事就很仔细,什么事都亲自下命令,并一一验收成果。虽然他手下有好几个人,但他从不将有责任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做,因为王先生认为:“他们做事没有效率”。
就因为这样,很难想象他不在的这10天,公司里会发生什么事。
王经理将出差前能处理的事全都处理完,并将在这10天里可能发生的事都写在笔记本上,然后才动身出国。但因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原本打算停留10天的行程,只好延长到一个多月。
王经理一直担心那些“不值得信赖的员工们”,在这期间都做了什么呢?所以就利用工作之余打国际电话、电报和他们联络,但又没有当面说得清楚,他心想在他回国时,公司可能已经大乱了吧?
但是王经理回国后发现,这些员工的工作,完全没有因为他的出差而受到任何影响。当他的行程决定延长时,员工们自动自发的心理反而更加强烈。
这些平时依赖领导者的员工,各自负起责任去处理部门内的事,所以即使王经理不在,各种业务依旧顺利进行。碰到难以决定的事情时,大家就互相商量,然后去请示相关主管。
王经理的员工们因为这次事件,对工作也有了醒悟。管理者有时候不妨故意制造些这种机会,这样一来,将会意外地发现员工的潜力。
到其他公司商量事情时,常会遇到一些管理者只是把负责人叫来,说了一句:“其他的就由您和这位负责人一起做决定”,然后就离开的情形。
通常管理者只决定个大概,其他细节部分则交给负责人处理,这是一个让负责人发挥能力的机会,而且,他们对工作细节的了解也比管理者多。
但是,有时当我们和负责人决定后的事情,已经开始有进展时,他们的管理者又突然出面干涉。
结果,一切都要等管理者裁决后才能运作。虽然他口头上说要把权限交给负责人,但事实上,决定权还是在他手上。
当然,负责人必须要做工作季度报告,并且要避免判断错误的发生,绝不可以为所欲为。相对的,为避免负责人在工作中有所疏忽,管理者也要做调查的工作。
但我们常看到听到的则是,一些管理者连工作细节也要干涉。
在这种管理者手下做事的人,真的是很为难,对顾客也不好交代。
所以,管理者事先要和负责人做好意见沟通,不能只一句“都交给你”就撒手不管了。一旦说出这句话,就要有绝不干涉的觉悟,否则会让员工失去工作热忱。如果是和公司外的人谈生意,又会牵涉到公司的信用,因此更要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