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些事情需要装糊涂(1 / 1)

不是所有的冲突都不可调和,也不是所有的冲突公正地处理了就会合情合理。很多时候,管理者“推”一下,“冷”一时,装装糊涂可能更好。毕竟,员工之间的矛盾是企业内部的事,大家以后还要长期相处,装一时糊涂能皆大欢喜,处理得过了却会造成阴影。

学会“糊涂”

所谓糊涂,它的实质,不过就是认识到智慧也有它的局限;因而在某些场合放弃对智慧的依赖,而对事态的发展采取一种静观待变的态度,也叫“顺其自然”。我们所不能驾驭的,不能强求的,就不要去勉强。人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重要的是,要认识这种局限,承认你有所不能。然后,在你所能的范围里,你就可无所不能了。所以糊涂换个角度来看是大智慧,不是混日子。

虽然如此,人也不可时时糊涂,事事糊涂。糊涂和精明一样,隐忍退让和竞争进取一样,有它的作用,也有它的局限。过分的精明,是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过分的糊涂,是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竞争进取,难免不伤及左右;一味隐忍退让,又无端受人欺侮。所以,糊涂也应该有糊涂的原则。

原则一: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不该糊涂的时候别糊涂。事关民众利益,个人气节的时候不应该糊涂;在损己害人,误事危身的时候,也不能糊涂。相反,如果只是关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荣辱,那么就无须锱铢必较、寸土必争、针锋相对。此时,宁可糊涂一点,忍让一点,放人一马,留一点余地。

原则二:装糊涂要像。装糊涂并不是一种卑鄙或伪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糊涂不是愚蠢,而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这种智慧是经过长期的养成、反复的自省、丰厚的积淀、勤奋的学习和刻苦的磨炼,尔后才能获得的。有了这种智慧,才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装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在心静如水、明察秋毫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是智慧的表现。

这种糊涂,是做出来的,是精心去追求,刻意达成的。这里所谓做出来,并非给人以欺骗,而是让人能够放心接受,坦然不疑。如果装得不像,那么难免露出形迹,仿佛居心叵测,别人望而生疑,避之唯恐不及。

原则三:好学不辍,大事不糊涂。糊涂既是基于对自身局限的一种认识,又有其不得已的成分。一个人纵使天降大任,天纵奇才,也不可能免除他的局限,因而也就难免于糊涂。知道自己不免于糊涂而不过分依赖自己的智能,固然是一种明智的表现,但是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你就可以突破局限,少一些糊涂。特别是在不该糊涂的时候,就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人处世,是精明一点好,还是糊涂一点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答案。我们讲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大智若愚的技巧,避免一些弄巧成拙的尴尬。

作为管理者,有时糊涂一点,宽容一些,企业内部的亲和度就高。这样,企业就不单有了凝聚力,战斗力,也有了生命力,从而形成一个有机协调、不断成长的整体。

“冷”一下化大为小

每当事当临头的时候,人的情绪波动往往非常大,而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就相对冷静得多。管理者应利用这一规律,适当地“冷”一下。

俗话说:“钓鱼不在急水滩。”选择风平浪静的地方,选择风和日丽的时间,才能有所收获。当下属间出现摩擦时,你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因此风风火火,甚至火冒三丈,这样你的情绪对矛盾双方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妨来个冷处理,不紧不慢之中,会给人以此事不在话下之感,人们会更相信你能公正处理。

双方因公事而产生矛盾时,“官司”打到你的跟前,这时你不能同时向双方问话,因为此时双方矛盾正处于顶峰,此时来谈,双方定会在你跟前大吵一顿,让你也卷入这场“战争”,双方可能就谁最先失误或失礼而争论不休。此时你不妨倒上几杯茶,请他们喝完茶先回去,然后分别接见。

单独接见时,请陈述者平心静气地把事情的始末讲清楚,此时你最好不要插话,更不能妄加批评,要着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事情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所讲的当然会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不必去证明谁说的对。

但是非还是要由你来断定的。当你心中有数了,此时尽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开说谁是谁非,以免进一步影响两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开站在一方这边,显然这方觉得有了支持而气焰大涨,而另一方则会觉得你偏袒一方。你不妨这么说:“事情我已经清楚了,双方完全没有必要吵得这么凶,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关键是你们要从大局出发,以后不计前嫌,精诚合作。”你这么一说,双方有了台阶下,经过几天的冷静,双方都有所收敛,互相道个歉,也就一了百了。

如果纯属私事,你也应该慎重处理,切不可袖手旁观,因为两人私事上的矛盾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也要分别召见两人,但和处理公事不同。对于他们之间的私事,你没有必要明察秋毫,评定谁是谁非。有许多私事是十分微妙的,看似简单,实则越处理事情越复杂,可能会扯进来很多旁人,事情越闹越大,定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