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
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
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这个故事颇值得我们思考,很有启发意义,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商家与商家之间,当我们成功了,是给对手留一条退路,还是彻底打破对方?无疑,给对方留一条退路,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总是会为自己的集体每分必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时候后退一步给对手一个机会对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广东某集团和杭州某集团是国内饮料市场一对有名的竞争对手,在杭州集团遭遇困境的时候广东这个厂家并没有像大家通常的做法那样给予狠狠一击,而是给予对手喘息之机,最后两家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共同的市场做大,都得到了好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发动一场商业进攻之前,你必须决定你希望事情怎样结束。你是打算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以控制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并使另一个竞争者悄悄地退出市场?还是你打算彻底击败你的竞争对手?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使竞争对手轻易地放弃市场份额并尽可能优雅地全身而退都是更好的做法,这样还能减少你必须花费的资源。花大力气或许多资源来试图彻底击败一个竞争对手是很不值得的。
我们现在不是处在你死我活的战争年代,所以我们的对手都是我们的朋友、同事、伙伴等,给对手留一条退路,在实际生活中也许就是给对方留一个回旋的余地,留一个下来的台阶。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很多时候,人能生时定要求生,有百条生存之路可行,斗争中给他断去99条,留一条与他人,他也不会提着自家脑袋来拼命。倘若连他最后一条路也断了去,那么,他一定会揭竿而起,拼命反抗。想一想,世界之大,人事之繁,何必逼人无奈?激人至此呢?
给别人留余地,本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不让别人为难,不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阔绰,这就是留余地的妙处。
曾有一位挚友,因为工作上的些许琐屑小事,与同事发生了摩擦。他们二人两位同在某大集团任要职,于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利用手里的职权,互相挤兑。结果呢?以两败俱伤而告终。可悲可叹!
细究起来,他们缺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不给别人留余地。其实他们不知道,当他们宽容和容忍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不管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生存法则。互相谦让,和平共处,就可以相安无事。而一旦有一方破坏了这种法则,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曾听说过一件有趣的事:一个水果店老板,生意很好,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懂得出"选择题"。比如,他如果直挺挺问顾客:"你要买水果吗?"顾客没有退路,有可能人家一口就回绝:不要。但如果是个棉里藏针选择题呢?比如他问:你要香蕉还是苹果?要樱桃还是青枣?这样人家就可能进入你的"答案圈套",其实也是条退路,不管你选择哪个,你的目的都达到了:你卖出水果了!
这件事表面看似乎有些怪诞,但它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给别人退路,真的是给自己出路。
给对手留一条退路,其实就是给对方留一个可下的台阶。留个台阶给别人,就是给别人留下尊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没有尊严的生命是可悲的。学会维护他人的尊严,是每个人必修的一门道德课。
1953年,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不小心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立刻给予纠正。对此,总理颇感意外,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也很尴尬,他迅速走到那个中尉面前要撕下他的肩章和领章。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然后,他放慢语速,重复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并让中尉准确地翻译出来,才缓解了现场紧张的气氛。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那个中尉单独干杯。苏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后备受感染,那位中尉也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件。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在闹市突然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苏联保安人员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为了保证戈尔巴乔夫的安全,保安们急忙冲下车,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这一举措让行人很震惊。这时,赖莎也给保安和在场的美国人一个"台阶"下,她解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顿时,现场气氛由紧张变得异常热烈了,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
在社交场合,你不妨学学周总理和赖莎,给陷入尴尬境地的对方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这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懂得留个台阶给别人,自然你的生活里,时时有台阶可下;懂得给对手留一条退路,自然在你的生涯中,不会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