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住气才能成大器(1 / 1)

一个年轻人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很香的树木,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那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低。他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为此他深感苦恼。一开始他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日子如逝水,时间最终让他改变了初衷。

当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就能卖完时,他决定将这种香木烧成木炭来卖。随后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被一抢而空,这个结果令他十分高兴,他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诉他的父亲,但父亲听了他的话,却不由得老泪纵横。原来烧成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香粉,价值就超过了一车木炭。

这就是沉不住气的后果。沉不住气,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买主,最终让这个年轻人大受损失。

人生在世,必须要做到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是时机未到的等待,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形势不利时就要容下难容之事,忍住一时之气,为长远考虑;而沉不住气,时机未成熟就贸然行动,只会使自己败得更惨。

翻开历史,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不是一帆风顺,都经历过艰难曲折。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除了其它因素外,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各自的心理素质。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也就是说,碰到艰难险阻或陷入困境后,常人难以忍耐的事,他却能沉住气、顶得住。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举出许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就司马迁本人而言,也是在遭遇迫害之后发愤著书,因完成《史记》巨著而彪炳史册。我们有理由坚信,低头无妨做大事,耐着性子把事做稳,在小处忍让,可在大处获胜。

无论做人做事做领导,都需要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沉得住气。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保持沉着冷静,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身处剧变神不慌,以清醒的理智,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化险为夷;当目标或目的没有达到时,要沉住气,坚持忍耐,等待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当遇到暂时失利时,要沉住气,平衡心态,正常发挥,靠毅力咬紧牙关,一步步挽回败局,转败为胜。

要想沉住气,就得修炼自己的意志力。顽强的意志力,要靠自己长期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经历来磨砺。能够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首先要学会制怒。怒,是人从心理到生理的情绪反应。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的能量储备,而集聚成怒火。一般来说,急性格的人更易发怒。在沉不住气的情况下,常常失去理智,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除伤人感情外,还会给事业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应加强自身修养,遇事能够克己制怒。

历史上有许多因“怒而兴师”导致的悲剧。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不可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半月,便是有功。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兵进抵城下,指名辱骂,画着漫画,污辱曹咎。曹咎怒从心起,沉不住气了,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汉军早已埋伏停当,待楚军出城,霎时山摇地动,杀得曹咎全军覆没。

尤其是对于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来说,一定不要怒而决断、怒而行事。"三思方举步",这是容易发怒者避免失误的妙法。一个高明的领导应做到使自己尽量少怒,尽可能不怒。

我国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在书房里挂了一条横幅,写了两个遒劲的大字"制怒"。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钦差大臣林则徐审问洋人颠地时获悉,粤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听后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碎,这时他一抬头,"制怒"二字跃入眼帘,他由此警觉,沉住气,控制

住了情绪。第二天,他若无其事,依然热情地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

从林则徐制怒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沉住气,怒是可以克制的。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逐步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

制怒有法,但并非一天两天就可以学到,它要经长期的磨练和修养。我们要从平时的小事入手,尽量使自己能静下心,沉住气,靠自己的意志,冷静面对各种不顺,不断增加涵养,逐渐学会制怒。

其次要学会达观处世。社会是一个磨练人的地方。一个人如果有一点成绩,就会经常处在鲜花、掌声与欢歌笑语之中,但更多时候也处在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之上。因此既要面对荣誉、赞赏、提拔、重用,也常常面临嫉妒、排挤、诽谤、诬陷,有时还被撤职降级,遭受挫折和打击。对人生悲喜、官职升迁,要有一颗平常心,像接收鲜花和掌声一样接收挫折和失败。面对不平不顺之事,要沉住气,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做到从容镇定、坦然应对、达观开朗。

人生在世,就一定会遇到坎坷。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人们对人生的态度有很大差异,有人抱怨坎坷是磨难,有人披荆斩棘之后道出一句极有力量的话:所有的坎坷都是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死胡同。即使你走进了死胡同,也完全可以按原路走出去。而那个时候,阳光格外地灿烂。在你的前方又产生了新的选择,你完全有机会一路走好。

清代名臣曾国藩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诗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的"屠羊说"是说有个宰羊的屠夫,他曾帮助楚昭王恢复失去的天下,但楚昭王复国后再三请他做官都被他谢绝。他说,大王丢了国土时我也丢了宰羊的工作,现在大王重登宝座,我又操起宰羊刀,恢复了过去的一切,这很好。曾国藩借用这一典故告诉弟弟:你知道我为何在办公室的左边摆满了朝廷的奖状,右边放了一大堆告发和咒骂我的信札吗?人世间的事本来就如天平一样,这头高了那头就低,既不因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骂了就垂头丧气。只要效法“屠羊说”,乐观豁达,把一切看开了,荣誉也罢,诽谤也罢,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会儿就会被风吹散,成为往事。蓝天依然是蓝天,只剩下碧空无垠,浩海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