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空间距离(1 / 1)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保持演讲的空间距离,还与人类心理有关。假设会场中有一排10个依次排列的座位,在6号和10号位子上已经分别坐上了两个人,这时,你走进了会场,你与他们互不相识,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是哪个位子呢?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第三位进会场者一般选择第8号位子,第四位进会场者一般选择3号或4号位子。这里,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是互不相识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陌生人之间自由选择座位时一般遵循这样的法则:既不会紧紧地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但同时,也不会坐得离陌生人太远。如果你真的紧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那么这个人就会急促地把身子移向另一边,有的甚至会移到另一个空位子上去,你这时会感到很尴尬。为什么相互间会有这么别扭的感觉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

但是,假如你坐得离那个陌生人太远也不行,因为这可能会无声地伤害那个人,他可能会感觉到你是在嫌恶地躲避他。因此,挑选两者之间的位子,一方面可尊重别人的个人区域,另一方面又可以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避免别扭。这就是旨在维护个人空间的适当疏远原则。当然,当人数增多时,个人区域就会变得很小,这样,即使每个人都紧紧地挨着陌生人坐下,也谈不上相互间的伤害,而且谁也不会有别扭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可以预测的、无声的空间选择规律。

上海作家沙叶新曾在东方电视台的《东方潮》栏目中拍过这样的节目,请一位男青年在上海繁华的大街上有意地去紧跟着别人走,或紧挨着与别人并排着走,摄影师偷偷地拍下路人的反应。结果,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被陌生青年侵犯了个人空间的路人表现出种种紧张和措手不及的窘态:所有被跟随的路人都困惑或焦虑地看着这一青年人,甚至很多路人慌不择路地跑进了附近的商店躲起来。这正是通过对他人个人空间的侵犯而引致路人紧张的事例。

以上事例证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而于演讲,空间距离同样是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空间方位意义说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于1959年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无声的空间》,正式提出了“空间交往”理论。霍尔把人际交往的空间分为四种:

亲密空间,距离15厘米至46厘米;

个人空间,距离75厘米至15厘米;

社交空间,距离215厘米至365厘米;

公共空间,距离365厘米至765厘米。

演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因此一般在社交空间中进行。演讲者应根据演讲内容、演讲感情、演讲环境灵活调节与听众的距离。

听众多、内容明朗、感情激烈、场境大可离听众远些;

听众少、内容含蓄、感情平稳、场境小可离听众近些。

演讲者演讲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因素,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

演讲空间距离的确定对演讲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想像:如果演讲场地很小,热情的听众又济济一堂,你与他们完全挨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种压迫感?相反,如果你站在大厅里演讲,下面只有二三十个人,且稀稀拉拉地坐得老远,是不是又有一种空虚感?

演讲中基本位置确定好以后,可以随演讲内容、感情及听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适当地前走、后退、左移、右转等。

由于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而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综上可知,演讲时适当保持与听众的空间距离,并懂得灵活调节,这对于能否激发共鸣力,能否给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