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没完没了、反反复复地听同样的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老调重弹,唠唠叨叨只会令孩子心烦,结果无论再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进去,据一份心理学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会产生一种心理的不在乎,甚至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一位母亲经常“偷袭”孩子的房间,检查孩子是否在认真做作业。如果发现孩子做别的事情或做作业精力不集中,会说同一句话:“做作业累着了,在休息啊?”
有一次,母亲又走进了孩子的房间,孩子正在叠纸鹤。母亲生怕她贪玩误了作业,就说了一句“怎么还在玩啊?”孩子突然着急起来,说“你们就知道冤枉我,我的作业早已完成,叠纸鹤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难道不对吗?”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母亲的声音马上降低了半调,给孩子陪一笑脸,并说怕她完不成作业,去学校没有办法交差。孩子说:“我现在已经懂得如何完成作业了,请不要把我当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不要老是啰啰唆唆。”母亲这时才明白过来,作为一名家长,她对于孩子龙成凤的要求太苛刻了,总害怕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不合理支配时间,影响了学习,却忘记了作为一名家长,更应该懂得如何理解、信任孩子。
从这个事例可以得知,“家长意识”有时候是一种“长官意志”,给孩子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其实,父母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支配时间、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唠叨,而是父母的指导。指导是亲切的,是言简意赅的,指导的结果是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唠叨则往往会有责怪、警告的成分。唠叨的结果会形成孩子行为惰性,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
有父母抱怨:“孩子就是不听话,我都说过起码不下十遍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有什么事值得唠叨“不下十遍”,同一句话在孩子耳边绕来绕去,孩子哪有不烦的呢。这时孩子不听话,往往是因为逆反心理在作怪。
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避免对孩子无谓地唠叨呢?
第一,学会等待。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并没有发展到那么成熟的地步,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有理解,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去做,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会常常出错。因此,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允许孩子有所反复。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文化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的历练,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因为有家长的唠叨就会缩短。
第二,只说一遍。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严肃认真地与孩子谈。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只说一遍”,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说,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对孩子没有把握,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即使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也不要喋喋不休地数落和教训孩子,凡事点到为止,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第三,就事论事。是孩子就都会犯错,当孩子犯错误时,有的家长总喜欢翻孩子旧账,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部数落一遍,越说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得越多。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家长应当就事论事,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烦人、太唠叨。
第四,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有些事情也许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家长教育孩子时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如果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照顾孩子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不但家长自己轻松了许多,孩子也会自然与你更亲近,也会自然更听你的话。
尽管唠叨包含了很多的关怀与呵护,但也意味着不放心与不信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点到为止,当孩子随着岁月渐长渐大,有了更强的自理能力,还是尽量减少一些命令式的口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