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误,特别是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及不好的思想道德表现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和警戒作为补充,让孩子明辨是非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应该就事论事,存在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干净利索。切勿借题发挥、节外生枝,更不能针对孩子进行人身诋毁。
美国心理学教授金纳认为家长要想妥善处理好家庭关系,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可贵的,也是非常脆弱的,它就像一张白纸,一旦被捅破了,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金纳首先强调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这就是说,当孩子惹了麻烦时,父母应针对情景展开话题而不要评断孩子的人品和人格。
批评、惩罚与表扬一样都是教育的行为原则,所以教育者在操作批评、惩罚时,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即只能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绝对不能错位,也就是不能对人不对事,否则,孩子就会失去羞耻心、荣誉感和进取精神。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在奖励孩子时,过多地关注了他所做的事,而在惩罚时,又过多地关注了犯错误的人。
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后现代叙事理念“将人与问题分离”的运用。那么,在批评孩子时,如何才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呢?首先,从大的方面说,家长要想在批评中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保持平静而和谐的心态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发现自己面对孩子的心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则应立即停止对孩子的批评,不然批评就很容易变成“体罚”或“心罚”,变成一种直接指向孩子的身体攻击或语言攻击行为,其对孩子脆弱心灵的伤害之深有时是无法预料的。接着,从操作细节上来说,父母不要一开始就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这样做相当于扇了孩子一个耳光,然后叫“滚”,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反感。要批评孩子,就得想办法消除对方的防卫心理,让对方能够听进去。所以,在开始批评之前,首先应该表扬孩子,把孩子优秀的一面全部说出来,对他这个人进行肯定,当发现孩子被正面情绪围绕的时候,父母批评的时机就成熟了。批评的时候,只对事情进行评价,说事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千万别让自己带有负面情绪,不然就功亏一篑。应该心平气和地、面带微笑地陈述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所造成的危害,并且给孩子机会说出犯错误的原因,这时孩子才会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当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父母应该告知如何改正这个错误,以后如何防止类似错误发生。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对父母产生负面情绪,还会把父母当成好朋友。
比如,孩子做错了一道题目,正确的批评是:“这道题你好像做错了,做作业要认真、仔细,知道吗?”而错误的批评是:“你这个笨蛋!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这种批评就是对人不对事,是错位的批评,把批评变成了指责,变成了人身攻击,使孩子产生负罪感,降低孩子的自尊和自我评价能力。而更好的批评方式则为:“孩子,我发现你做作业的速度比原来快了,这很好,但是出现了一些错误,如果你下次做作业时不再出现错题,再认真、仔细一点就更好了。”哪怕孩子作业没有以前做得快,你也这么说。这样的批评就具有建设性,孩子下次做作业不但快而且会认真、仔细,并且这种批评孩子乐于接受。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苦药的外面包一层糖衣呢?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我们为什么不能顺着孩子的心意以满足其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呢?只有做到了这一切,父母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孩子能力的开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教育学生的故事,一定会对父母有所帮助、启发。
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先生则留下来,简单地了解了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很多人教育孩子的常规模式,不是采取训诫的方式,而是针对事件评议事件,不对孩子进行任何道德或品质上的指责,使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做出有违父母意愿的事情,父母在处理这些“问题孩子”时,应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就事论事,而不要对孩子自身进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