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了“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迫人生智、导人修德”的育人规律,他认为,挫折和挫折教育能造化出“担当大任”、“定国安邦”的特殊人才。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起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挫折教育本身认识的误区
现代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排除一切干扰,让其顺利成长,缺少甚至没有困苦和磨难。如此,孩子的适应力从何而来,遇到挫折又如何面对呢?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一受挫就败,而是耐挫能磨、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应激和挑战,成人首先要转变对挫折的消极认识。长期以来,父母普遍深信,儿童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因而只能接受良好的环境,误以为“挫折”只能使孩子痛苦、紧张,故而把挫折看成是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予了杜绝的东西,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孩子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他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他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故父母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练意志、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
很多父母误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于是,以吃苦教育为主的各种夏令营热起来了:去旷野跋涉、到深山探险、调查农村人民的生活、到穷山村体验。这些活动对于帮助生活在富裕物质生活中的孩子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过高的估计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因为它只是挫折教育中的一个方面。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的、潜移默化的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挫折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靠几件事就能见效的,应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最终让孩子拥有强劲的翅膀,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人生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挫折教育就是“针尖”对“麦芒”
传统的儿童教育把“打”作为一种教育的法宝,郭沫若美其名日:“刑教。”“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人,打到做官人”,这些都成了劝学的民谚、教育的格言。至今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还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必须打的,不打不成才,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针尖”对“麦芒”。其实,这种强硬措施不仅很难生效,而且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并易产生心理障碍。在许多对于儿童的心理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儿童中有心理障碍的已经占到很大的比重。在这些可怜的孩子中,有很多人的行为就是父母和教师严厉的惩罚教育所导致的后果。可见,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过了头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埋下精神障碍的祸根。
·过度预期孩子的能力
不要说“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希望你考一百分”等,不要让孩子觉得只有第一名,爸妈才会喜欢,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欢他了,这会使他不愿意面对挫折和失败。
·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经验,遭遇挫折是难免的。父母不应嘲笑孩子,或责怪孩子这错那错,而是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并在克服困难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缺乏挫折心理疏导
很多父母因观念上的原因,以为挫折教育仅仅是让孩子吃点苦,接受一下失败,他们往往只把挫折摆在了孩子的面前,却忽略了如何在心理上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挫折之后该怎样去做。这导致许多小学生在竞争失败之后拒绝参加任何比赛、中学生受不了学习的打击而轻生、大学生承受不了激烈竞争的压力而自毁前程……凡此种种,无不让人惋惜。挫折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在失败中体验经受挫折的苦痛,更多的是要刺激孩子勇敢地再参与竞争。因此,当孩子经历了挫折以后,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是相当重要的。
其实,挫折教育要做的也仅仅是还生活本来面目,作为父母,不要竭力粉饰和掩盖挫折,而是让孩子认识挫折,从而学习战胜挫折的本领。总之,父母不要总是对孩子苛刻的批评、高声谩骂和严厉的责打,而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只有这样,挫折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因为挫折变得茁壮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