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景(1 / 1)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

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

芳草盈阶,茶烟几缕;

春光满眼,黄鸟一声。

此时可以诗,可以画,

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

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

则谓之诗可,则谓之画可,

则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

集景第六。

垂柳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

客来则寻常茶具,

本色清言,日暮则归,不知马蹄为何物。

花关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

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

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烟。

闲步畎亩间,垂柳飘风,新秧翻浪;

耕夫荷农器,长歌相应;

牧童稚子,倒骑牛背,短笛无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边有树,树欲高;树阴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欲不俗;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夜阑人静,携一小童立于清溪之畔,

孤鹤忽唳,鱼跃有声,清入肌骨。

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

独黄鹂百舌,抑扬高下,最可人意。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日夕欲颓,沉鳞[1]竞跃,实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

曲径烟深,路接杏花酒舍;澄江日落,门通杨柳渔家。

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缘崖,涉水于草莽间。数四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之,临水时种桃梅,霜月春风,日自有余思。

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而饮之。

案有诗书、庄周、太玄、楚辞、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天气清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

半醉半醒,携僧上雨花台,

看长江一线,风帆摇拽,钟山紫气,掩映黄屋,

景趣满前,应接不暇。

净扫一室,用博山炉爇沉水香,

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

每登高丘,步邃谷,延留燕坐,

见悬崖瀑流,寿木垂萝,闷邃岑寂之处,终日忘返。

每遇胜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足矣。

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

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己物?

柴门不扄,筠帘半卷,梁间紫燕,呢呢喃喃,飞出飞入。

山人以啸咏佐之,皆各适其适。

风晨月夕,客去后,蒲团可以双跏;

烟岛云林,兴来时,竹杖何妨独往。

三径竹间,日华澹澹,固野客之良辰;

一编窗下,风雨潇潇,亦幽人之好景。

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

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

绿柳白莲,罗生池砌;

时居其中,无不快心。

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屋大于斗。布被暖余,藜羹饱后,

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虚口。

谈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百年升平,不为不偶;七十康强,不为不寿。

以江湖相期,烟霞相许,付同心之雅会,托意气之良游。

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玩水,竟日忘归。

斯贤达素交,盖千年之一遇。

荫映岩流之际,偃息琴书之侧,寄心松竹,取乐鱼鸟,

则淡泊之愿,于是毕矣。

庭前幽花时发,披览既倦,每啜茗对之,

香色撩人,吟思忽起,随歌一古诗,以适清兴。

凡静室,

须前栽碧梧,后种翠竹,前檐放步,北用暗窗,

春冬闭之,以避风雨,夏秋可开,以通凉爽。

然碧梧之趣,

春冬落叶,以舒负暄融和之乐,

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威,

四时得宜,莫此为胜。

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

客来煮茗,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

或茗寒酒冷,宾主相忘。

其居与山谷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

良辰美景,春暖秋凉。负杖蹑屐,逍遥自乐。

临池观鱼,披林听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

求数刻之乐,庶几居常以待终。

筑室数楹,编槿为篱,结茅为亭。

以三亩荫竹树栽花果,二亩种蔬菜。

四壁清旷,空诸所有,

蓄山童灌园薙草,置二三胡床着亭下,

挟书剑以伴孤寂,携琴奕以迟良友。

此亦可以娱老。

一径阴开,势隐蜿蟺之致,云到成迷;

半阁孤悬,影回缥缈之观,星临可摘。

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

一派秋容,总是红蓼白蘋妆点。

南湖水落,妆台之明月犹悬;

西廊烟销,绣榻之彩云不散。

中庭蕙草销雪,小院梨花梦云。

秋竹沙中淡,寒山寺里深。

人冷因花寂,湖虚受雨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

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

眇眇乎春山,澹冶而欲笑;

翔翔乎空丝,绰约而自飞。

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

醒来命取榐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

徐步草玄亭,芰荷出水,风送清香,鱼喜冷泉,凌波跳掷。因陟东皋之上,四望溪山罨画[2],平野苍翠。

激气发于林瀑,好风送之水涯,手挥麈尾,清兴洒然。

不待法雨凉雪,使人火宅之念都冷。

山曲小房,入园窈窕幽径,绿玉万竿。

中涯涧水为曲池,环池竹树云石,

其后平冈逶迤,古松鳞鬣,

松下皆灌丛杂木,茑萝骈织,亭榭翼然。

夜半鹤唳清远,恍如宿花坞,

间闻哀猿啼啸,嘹呖惊霜,初不辨其为城市为山林也。

一抹万家,烟横树色,

翠树欲流,浅深间布,

心目竞观,神情爽涤。

万里澄空,千峰开霁,山色如黛,风气如秋,

浓阴如幕,烟如缕,

笛响如鹤唳,经呗[3]如唔咿声,

温言如春絮,冷语如寒冰,此景不应虚掷。

山房置古琴一枚,

质虽非紫琼绿绮,响不在焦尾号钟,

置之石床,快作数弄。

深山无人,水流花开,清绝冷绝。

密竹轶云,长林蔽日,浅翠娇青,笼烟惹湿。

构数椽其间,竹树为篱,不复葺垣。

中有一泓流水,清可漱齿,曲可流觞,

放歌其间,离披蒨郁,神涤意闲。

抱影寒窗,霜夜不寐,徘徊松竹下。

四山月白,露堕冰柯,

相与咏李白《静夜思》,便觉冷然。

寒风就寝,复坐蒲团,从松端看月,煮茗佐谈,竟此夜乐。

云晴叆叇[4],石楚流滋,狂飙忽卷,珠雨淋漓。

黄昏孤灯明灭,山房清旷,意自悠然。

夜半松涛惊飓,蕉园鸣琅,窾坎之声,疏密间发,

愁乐交集,足写幽怀。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

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

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

不妆散粉,点点掺原宪之羹。

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

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孤帆落照中,

见青山映带,征鸿回渚,争栖竞啄,宿水鸣云,

声凄夜月,秋飙萧瑟,听之黯然,

遂使一夜西风,寒生露白。

万山深处,一泓涧水,四周削壁,

石磴崭岩,丛木蓊郁,老猿穴其中,

古松屈曲,高拂云巅,野鹤时栖其顶。

每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清远。

风声鹤唳,嘹呖惊霜,闻之令人凄绝。

春雨初霁,园林如洗,开扉闲望,

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

一派苍翠之色,

或从树杪流来,或自溪边吐出。

支笻散步,觉数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

四月有新笋、新茶、新寒豆、新含桃,

绿阴一片,黄鸟数声,乍晴乍雨,不暖不寒,

坐间非雅非俗,半醉半醒,于是尔时如从鹤背飞下耳。

名从刻竹,源分渭亩之云;

倦以据梧,清梦郁林之石[5]。

夕阳林际,蕉叶堕而鹿眠;

点雪炉头,茶烟飘而鹤避。

高堂客散,虚户风来,门设不关,帘钩欲下。

横轩有狻猊[6]之鼎,隐几皆龙马之文,流览霄端,寓观濠上。

山经秋而转淡,秋入山而倍清。

山居有四法:

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花有喜、怒、寤、寐、晓、夕,

浴花者得其候,乃为膏雨。

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

狂号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

檀唇烘日,媚体藏风,花之喜也;

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

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

嫣然流盻,光华溢目,花之醒也。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

溪山窈窕而幽深,寒山童赪[7]而堆阜,

桂林之山,绵衍庞博,

江南之山,峻峭巧丽。

山之形色,不同如此。

杜门避影出山,

一事不到,梦寐间春昼花阴,

猿鹤饱卧,亦五云之余荫。

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

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

大得隐者之乐,惟恐一日移去。

与衲子辈坐松林石上,谈因果,说公案。

久之,松际月来,

振衣而起,蹈树影而归,此日便非虚度。

结庐人境,植杖山阿,

林壑地之所丰,烟霞性之所适,

荫丹桂,藉白茅,浊酒一杯,清琴数弄,诚足乐也。

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小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

东风开柳眼,黄鸟骂桃花。

晴雪长松,开窗独坐,恍如身在冰壶;

斜阳芳草,携杖闲吟,信是人行图画。

小窗下修篁萧瑟,野鸟悲啼;

峭壁间醉墨淋漓,山灵呵护。

霜林之红树,秋水之白蘋。

云收便悠然共游,雨滴便冷然俱清,

鸟啼便欣然有会,花落便洒然有得。

千竿修竹,周遭半亩方塘;

一片白云,遮蔽五株垂柳。

山馆秋深,野鹤唳残清夜月;

江园春暮,杜鹃啼断落花风。

青山非僧不致,绿水无舟更幽;

朱门有客方尊,缁衣绝粮益韵。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兴到欣然独往;

村落烟横,沙汀月印,歌残倏尔言旋。

赏花酣酒,酒浮园菊凡三盏;

睡醒问月,月到庭梧第二枝。

此时此兴,亦复不浅。

几点飞鸦,归来绿树;

一行征雁,界破青天。

看山雨后,霁色一新,便觉青山倍秀;

玩月江中,波光千顷,顿令明月增辉。

楼台落日,山川出云。

玉树之长廊半阴,金陵之倒景犹赤。

小窗偃卧,月影到床,或逗留于梧桐,或摇乱于杨柳;

翠华扑被,神骨俱仙,及从竹里流来,如自苍云吐出。

清送素蛾之环佩,逸移幽士之羽裳。

相思足慰于故人,清啸自纡于良夜。

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

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

绘人者,不能绘其情。

读书宜楼,其快有五:

无剥啄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

无湿气浸床,三快也;

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

云霞宿高檐,五快也。

山径幽深,十里长松引路,不倩金张[8];

俗态纠缠,一编残卷疗人,非关卢扁[9]。

喜方外之浩**,叹人间之窘束。

逢阆风之逸客,值蓬莱之故人。

忽据梧而杖策,亦披裘而负薪。

出芝田而计亩,入桃源而问津。

**两岸,松声一丘。

叶动猿来,花惊鸟去。

阅丘壑之新趣,纵江湖之旧心。

篱边杖履送僧,花须列于巾角;

石上壶觞坐客,松子落我衣裾。

远山宜秋,近山宜春,

高山宜雪,平山宜月。

珠帘蔽月,翻窥窈窕之花;

绮幔藏云,恐拟扶疏之柳。

松子为餐,蒲根可服。

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出涧幽而泉冽,入山户而松凉。

旭日始暖,蕙草可织;

园桃红点,流水碧色。

玩飞花之度窗,看春风之入柳。

命丽人于玉席,陈宝器于纨罗。

忽翔飞而暂隐,时凌空而更飏。

竹依窗而庭影,兰因风而送香。

风暂下而将飘,烟才高而不瞑。

悠扬绿柳,讶合浦之同归;

缭绕青霄,环五星之一气。

缛绣起于缇纺,烟霞生于灌莽。

[1]沉鳞:指水中的鱼。

[2]罨画:色彩鲜明的绘画。

[3]经呗:梵文,指以短偈的形式赞唱佛、菩萨的颂歌。

[4]叆叇:浓云蔽日。

[5]郁林之石:据《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陆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清廉为官,罢归无装,舟轻无法越海,取石配重方得渡。后世以郁林石喻清廉。

[6]狻猊: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

[7]童赪:无草无木的红土地。

[8]金张:西汉时金日磾﹑张安世。二者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为显宦世家的代称。

[9]卢扁:即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因家住卢国,故称“卢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