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1370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从疆域的广阔度来说,只有后来的清王朝才能和元朝相提并论,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
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元史·地理志》)。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泰国、缅甸北部的一些地方。面积相当于今天中国疆土的两倍。
蒙古帝国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在经过对欧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后,在文化思想领域也主动或被动地吸收集合了多种文明长处,因此,到了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充满了“汉法”与“色目法”的主导地位之争。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朝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使不同地区、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加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可以说,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现了全方位共享的局面。
历史关键词
统治制度
元朝建立后,有意识地保留了中原的一些封建制度。但关于采用什么政策来统治汉地的问题,从蒙古建国之初就有争论。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
所谓汉法,不仅仅是指中国传统的封建剥削方式,更主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全部上层建筑。它是与保守落后的蒙古“旧俗”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汉法的采用,反映着当时蒙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汉法的采用进一步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速度,并使元王朝的统治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元世祖为了贯彻汉法,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中书省各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当时全国共有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至于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
在军事方面,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的政策,使军职不得干预民事。虽然军职世袭的旧制被保留了下来,但军队的调遣、军官的任命,都由枢密院直接掌握。元朝军队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探马赤军是在蒙古灭金时组成,以蒙古人为主体,包括色目、汉人在内的一支先锋部队。汉军是以汉人地主军阀的武装为基础,经过整编而成的部队。新附军是南宋投降后改编的部队。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是骨干,主要驻防于京师和腹里,而汉军和新附军多驻江淮以南。
元朝统治者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
第二等是色目人;
第三等是汉人;
第四等是南人。
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上的负担,都有不同的规定。如在法律上规定蒙古、色目和汉人犯了罪,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只能向司法部门申诉,不能还手。蒙古人酒醉打死汉人者,只要交出一份埋葬费,就算了事。汉人、南人不准集体打猎,不准举行宗教活动,不准执持弓矢等武器。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汉人、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如地方上的官吏,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形成定例。同知、总管互相牵制,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蒙古人由科举出身者,一正式委任就是从六品官,而色目、汉人、南人则递降一级。诸如此类等等制度,都有明显的民族压迫色彩。
元朝统治者制定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但那些早期就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地主,如真定董氏、易州张氏、大兴史氏、阳城郑氏等,元朝政府对他们都与蒙古贵族同样看待。元世祖就曾亲昵地称呼董文炳为董大哥;到了他的孙子成宗即位后,也称呼董文炳的二儿子董士选为董二哥。董文用“每侍燕,与蒙古大臣同列”。
按当时惯例,每年皇帝去上都时,枢密院官员除随行外,在京师大都要有一人留守。由于留守官员责任重大,从来不派汉人充任。至元二十五年时,元世祖破例让郑制宜作留守。
在取得江南后,元朝统治者又注意重用南方的汉族地主。至元二十四年诏命程钜夫为御史中丞。又下诏求贤于江南,过去诏令用蒙古文,元世祖还下令改用汉文。程钜夫乘机推荐了赵孟??等江南名流,世祖都授与他们一定的职位,企图借此取得江南地主的拥护。
对汉人、南人中一般的中小地主也采取笼络的办法。元世祖时,蠲免兵赋的儒户,多数是汉族地主阶级分子。通过汉族大地主的投靠,又笼络了一大批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重用了当时的名臣窦默、姚枢。姚枢又推荐了许衡。这样,汉族地主在元朝政府里形成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元朝统治者不仅对汉族地主如此优容,对其他各族的上层,也都采取笼络的手段。早在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就注意争取他们,如契丹旧族耶律楚材每天在成吉思汗左右,参与决策大政。按民族等级的规定,只有蒙古人才能担任达鲁花赤,而实际上畏兀人的世家子弟们任达鲁花赤的不少。李祯和高智耀都是西夏的贵族,元太宗命皇子阔出伐宋时告诫他:“凡军中事须访(李)祯以行。”元世祖呼高智耀为高秀才而不名。回回人赛典赤一直为忽必烈所器重,让他去云南任行省平章,他死后,其子纳速剌丁继续守滇。对吐蕃等族上层也竭力拉拢,喇嘛首领八思巴等被封为“国师”。大理段氏的子孙如信苴日等,也都曾享受过特殊的优待。
经济发展
一、农业
在蒙古对金作战期间,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地死亡和逃散,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从成吉思汗到元世祖,一直存在着农牧争地的问题。在战争之后,北方农田大量荒废为牧场。
在中原和江南地区先进农业经济的影响下,蒙古统治者不得不放弃其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方式,而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在元军攻宋的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较之北方要轻一些。这种“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思想,还贯穿在其他许多行政措施和命令中。如考核地方官吏时,决定升迁的首要条件是“户口增、田野辟”。重农政策的结果,也使蒙古封建领主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
1261年(中统二年),忽必烈就设立劝农司,派出许多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1270年(至元七年)二月又成立司农司,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同年十二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各四员。由劝农司到大司农司,反映出对农业的逐步重视。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诏以大司农司所定《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各路。
在大力提倡垦殖的同时,又扩大屯田网,除军屯、民屯外,还有军民和屯等形式。据历史记载,当时大漠南北的屯田是卓有成效的。元初,民间有自发组织的“锄社”,“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间有病患之家,共力锄之”,往往“苗无荒秽,岁皆丰熟”。元政府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村社形式,规定“诸县所属村,凡五十家立为一社”。社长组织居民垦荒耕作,修治河渠,经营副业。这种村社是农村基层组织,成为恢复生产的一种积极手段。
此外,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如迁徙民户充实内地和西北地区,听民自买荒田旷土,延期课税,对贫困的屯田户和迁民,给以牛具、农具和种粮;清理豪强侵占的土地和民户,推行大规模的“籍户”(调查登记户口),释放部分奴隶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兴修水利等等。
由于贯彻了重视农桑的政策,各地的农业生产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发展的表现,首先是水利灌溉业的发达。元初,内设都水监,外设各处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郭守敬作督水少监时,曾亲自到华北、西北一带进行规划,增辟水田数万顷。宋、金时的水利工程,在元朝都逐步得到了恢复。王祯《农书》中介绍用于灌溉的水车就有七种,其中高转筒车可引水到二百余尺的高地,这些工具在当时能够广泛应用,是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第二,表现在粮食产量的提高上。到元世祖时期,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盛于天下”,关、陇、陕、洛出现了“年谷丰衍,民庶康乐”的景象。长江以南地区产量更高,仅江浙一省的岁粮总数就占了全国岁粮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北至怯绿连河(克鲁伦河)、乞里吉思、谦谦州(均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南至罗罗斯(四川南部)、乌蒙(云南昭通),均有屯田。
二、土地
在土地占有关系上,元代在北方基本上沿袭辽金旧制,在南方则保持南宋的陈规,没有多大变化。官田是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北方主要是金时屯田军遗留下的土地,南方则包括南宋的入官田、内府庄田和南宋末年掠夺民田而设置的公田。元政府把这些官田的一部分作为军队屯田,一部分作为官吏职田,一部分用来赏赐王公贵族和寺观僧侣,剩余的由政府直接招佃耕种。私田是蒙古贵族、各族地主和一部分自耕农私人占有的土地。官田和地主占有的土地除一部分由农奴性质的驱丁耕种外,绝大部分是以佃耕的方式出租给农民。
佃户交租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形式。元律规定,主户打死佃客,依“良人殴死他人奴婢例断一百七下”。从法律上可以看出当时佃户地位之低下。
蒙古贵族入中原后,除一般佃户外,还有所谓投下户。在徭役繁重的情况下,军、民、站户之应役者均以投附投下为避役之计。投下官吏亦乘机诱纳,元政府不得不屡屡申禁投下擅招民户。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元朝北方劳动者的身份比北宋时期有所下降。
三、赋役制度
蒙古国时期的赋役采取“中原以户,西域以丁,蒙古以马、牛、羊”的征收办法。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如上上、上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鼠尾文簿”。科征赋税差役时,即以鼠尾簿为准。
元代的赋税制度,前期后期数经变化,主要有税粮和科差两项。税粮南北不同。北方分为丁税、地税。1280年(至元十七年)规定全科户丁税每年每丁纳粟三石,驱丁纳粟一石;地税每亩纳粟三升。南方则沿袭宋代旧制,一律按地亩分夏秋两税征收。秋税纳粮,夏税纳木棉、布帛、丝棉等物。其数量则根据土地肥瘠、产量多少而定。
科差行于北方者,包括丝料、包银和俸钞三项。丝料在太宗时原规定每两户出丝一斤,交给政府;每五户出丝一斤,输于本位(获得份地的封主)。到世祖时,交纳办法又有了改变,“其法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该丝二斤一十二两八钱,其二斤即系纳官正丝,……外将每户剩余六两四钱攒至五户满二斤数目付本投下支用,谓之二五户丝”。这样,人民的负担又增加了一倍。包银在宪宗时规定每户每年纳银四两,其中二两输银,二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俸钞规定每户每年纳钞一两,作为诸路官吏俸禄。南方科差有户钞、包银。江南户钞,规定一万户田租中输钞百锭,每户折交中统钞五钱,这是专供份地主人享用的附加税,相当干北方的五户丝。
文化宗教
元朝的文化艺术成就相对较少。戏曲与小说创作繁荣,涌现出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了与南戏的交流,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例如昆剧和粤剧。叙事性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主导地位。
元朝对不同的宗教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各种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吉思汗十分敬重并曾亲自接见长春真人丘处机,让他掌管天下道教。在忽必烈时期,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获得了元朝朝廷相当的尊重,萨迦派法师八思巴被忽必烈奉为国师(后升为帝师),赐玉印,任中原法王,命统天下佛教,并兼任总制院(后改名为宣政院)使来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务。与此同时,随着中西方的交流,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尤其是景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
亮点人物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不仅组建了一支当时天下无敌的强大骑兵,出色地解决了军队给养、后勤供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符合骑兵作战特点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当时,中国北方处在女真族的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还各自独立, 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1146年,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残酷地钉死在木驴之上。蒙古部落联盟曾经组织了多次反抗斗争,他们的几代先人为此付出了鲜血与生命。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出生的铁木真,自然也将对金国的胜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奋斗目标。
他一直把这个仇恨记在心里,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同蔑儿乞人赤列都结亲。1161年秋,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在斡难河畔打猎,发现了途经蒙古部驻地的诃额仑。他在几位兄弟朋友的协助下,根据当时的“抢亲”传统,打败了蔑儿乞人,抢来了诃额仑夫人,于是诃额仑成为也速该的妻子。第二年,也速该活捉了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格,恰好这时第一个儿子降生了。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也速该给自己刚刚出生的长子取名为“铁木真”。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被塔塔儿人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毒死。也速该死后,俺巴孩汗的孙子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机兴风作浪,他煽动蒙古部众抛弃铁木真母子,使他们一家从部落首领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难的深渊。
铁木真18岁时,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的可汗。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纠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在铁木真一生所经历的60余场战争中,这是惟一一次没有打胜的战争。
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发动进攻。打败了主儿乞部,其首领被杀,部将木华黎父子则投到铁木真帐下。后来木华黎成为铁木真的第一名将,被封为太师国王,让他独当一面地经略中原。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他们组成了12部联军,向铁木真和克烈部发动了阔亦田之战。札木合率领的乌合之众经不住铁木真、王汗联军的猛烈打击,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了,札木合投降了王汗。随后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战败后服毒自杀,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投降。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就向铁木真投降了。
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手下几员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却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后来远征西辽消灭屈出律的是他们,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别和速不台作用最为特殊,追赶苏丹的是他们,活捉秃儿罕太后的是他们,打败罗斯基辅大公的也是他们。
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其宿敌塔塔儿部。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
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难河源头举行库里台选汗大会,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宣告成立,这在蒙古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阔阔出以天神名义给铁木真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意即“世界的统治者”。铁木真分封功臣与诸子、诸弟和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并创造了畏兀字书,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儿族政权。
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先后发动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仅仅凭借着人数较少的军队,以及漫长的后勤供应线,几乎战无不胜(1260年在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除外)。 成吉思汗西征,不仅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而且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
拿破仑说: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个虎子都争为其父效力,我没有这种好运。
忽必烈
忽必烈是元朝的创立皇帝,庙号世祖。
其长兄蒙哥即位后,下令攻打南宋,忽必烈则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他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和姚枢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1253年,忽必烈率军进攻位于今云南的大理国,国王段氏投降,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蒙哥在1259年去世后,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选立为大蒙古国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中原开平在精兵拥立下自立为大汗。幼弟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此发动战争争夺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迁都大都,上都为陪都,并继续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员。但四大汗国之中的三国则因他违反历来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行汉法”的主张而纷纷终止藩属关系,脱离了他的统领范围。仅伊儿汗国(首任伊儿汗即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在名义上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实际上伊儿汗国也处于半独立的地位,而在忽必烈去世后则完全独立了。至此,他实际管辖的政治版图仅止中原地区、今新疆东半部、西藏和蒙古全境。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他的军队用了六年时间攻陷重镇襄阳,但以后的进展则相当顺利。1279年,在厓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正式君临华夏。
忽必烈后来亦有派遣军队进攻一些其它国家和地区,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事最有名,也最惨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发动第一次侵日战争,日本史书称之为“文永之役”,以三万二千余人,东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发动第二次侵日战争,史称“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军十余万人,到达次能、志贺二岛,却碰到台风,溺死近半。
忽必烈晚年饱受肥胖与痛风病痛之苦。爱妻察必与皇太子真金先行离世,使他悲痛不已。他过度的饮酒损害了健康。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于宫内去世。
大事件
帝国的扩张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受阻于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率军东归争夺汗位的继承。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后在此处建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
1258年,西征军攻占巴格达。
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1259年蒙哥大汗在进攻南宋时于重庆合川钓鱼城战死。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大马士革战败于埃及。埃及占领叙利亚全境,并使得蒙古帝国无法延伸到非洲。此处建立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
窝阔台汗时,1230年至1234年,蒙灭金朝。1231年,进攻高丽,高丽王室退守江华岛。窝阔台之后,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时,蒙哥汗于1258年率三路大军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战斗中中箭受伤,不久便病死,享年52岁。正在进攻鄂州的忽必烈(1215—1294)遂班师,自称大汗。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后改称大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称帝,是为元朝的开始。
1267年至1279 年,经过对南宋多年的征战,元军终于灭宋。至1275年高丽已臣服于元朝,成为元朝属国。蒙古曾于1257年进攻安南北部地区。
元朝灭南宋后,元军又分别于 1285年和1287年两度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越南陈朝。大越与其宿敌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权)联合击退了入侵军。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之后在1303年又退出该地区。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因朝鲜所造战舰不合格而作罢。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是爆发于元末的一次农民战争。
元朝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惨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遂利用白莲教和弥勒教暗暗串通穷人。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农民15万人挖黄河河道。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
刘福通派了几百名教徒作民夫,在工地活动,传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暗中凿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埋在工地。民工挖出后,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刘福通是颖州(今安徽阜阳)人。他与白莲教另一首领、河北永年人韩山童一直在北方地区秘密传教,宣传“明王出世”、“弥勒佛下生”,以吸引群众。石人挖出,时机成熟。在韩山童、刘福通领导下,3000人在颖州颖上县白鹿庄准备起义,因事前泄密,遭到敌人包围,韩山童牺牲。刘福通突围后把起义群众组织起来。起义者以红巾裹头,一鼓作气占领颖(今安徽阜阳)、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真阳(今河南正阳县)、确山(今河南确山县)等地。
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纷起响应。人数较多的有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部、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的芝麻李部、南阳的布王三部、荆樊的孟海马部、濠州(今安徽风阳东)的郭子兴部等。
为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军提出以“明”斗“暗”的口号,鼓舞群众向封建官府作斗争。1355年,刘福通率军攻下亳州(今安徽亳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1357年,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东路由毛贵率领,经山东、河北攻入大都;中路由关先生、破头潘等率领,攻向山西、河北一带,经大同直捣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放火烧毁「富夸塞北」的蒙古皇宫,继续转战辽东各地;西路由大刀敖、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直趋关中,攻下兴元(今陕西南郑县)、凤翔(今陕西凤翔县),转战四川、甘肃、宁夏各地。农民起义军节节胜利。
三路大军转战各地的同时,刘福通率部于1358年五月又攻克汴梁,定为国都。在红巾军沉重的打击下,元王朝危在旦夕。这时,红巾军的势力已“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
派遣的回军、汉军溃败后,元朝统治者又派御史大夫也先帖木耳带兵镇压,结果又大败而归,军资兵器几乎丢光。元朝统治者搜罗一切反动力量,孤注一掷,从各处向红巾军扑来。
红巾军英勇抗击官兵和地主武装的进逼。由于兵力分散,三路大军流动作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又缺乏周密的作战计划,往往使所占之地得而复失。正当红巾军与元朝军队进行殊死斗争的关键时刻,义军领袖刘福通遇难,中原地区的红巾军被地主武装镇压下去。1363年,红巾军建立的韩宋政权结束了。而在南方,朱元璋的起义军发展迅速。元末红巾军虽然失败了,但农民军坚持斗争13年,历经“大小数百战”,波及大半个中国,对瓦解和推翻元朝的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元王朝在各地农民军打击下终于灭亡了。